安徽省服务型制造发展初现成效
时间:2017-03-26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郝玲 张晓梅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获悉,《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明确提出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两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部门狠抓落实,紧紧围绕制造强省建设,推动全省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
“产品+服务”模式初显。
一批制造企业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如: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锅炉智能控制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具备8000余台套燃气锅炉的智能控制与远程运维服务能力,实现了锅炉运行、燃烧、污染物排量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确保了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可年实现锅炉增值服务收入5000余万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1%,提高生产效率23%,提高能源利用率13%。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基于WIFI 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电信息交互系统”项目,在27个型号洗衣机、5个型号冰箱产品上实现了高端智能家电系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仅2016年即新增产品销售利润1亿元;单台产品售后服务费同比降低11.3%,节约费用2438万元;“用户投诉率”、“售后服务及时率”等也得到显著改善。
“制造+服务”转型见效。
一批制造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系统集成能力,实现了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如: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转型为行业领先的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具备新能源发电系统开发、咨询、设计、建设、融资、运维等全过程的总集成总承包能力,承担建设了国家级合肥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100MW项目、广州易玛分布式光伏项目、中科大先研院光伏微电网项目等,企业的智慧光伏电站管理平台——“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累计服务全球光伏电站容量超过4GW。去年企业在线运维及系统集成等服务性收入占比超58%,增幅连续两年超过40%上,成为企业营收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转型为工业装备健康智能服务系统提供商。近年相继承担华能、国电、中石化等企业高温油泵、力发电机组和专用装备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项目建设,企业远程诊断中心已连接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行业126家企业的近万台设备,至今已经成功监测上千起各类故障案例,全面提高装备使用企业的运维水平,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杜绝了大型关键装备灾难性事故发生。企业也借此获得快速发展,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服务型收入占比超过35%,稳居国内风电服务市场第一名。
相关文章
- 03-04【两会速递】杨杰:培养工匠是要把课堂搬到生
- 12-08江淮汽车世界级品牌之势呼之欲出
- 01-26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快读
- 07-15上半年增速行业第一,解开“进击奇瑞”的增长
- 04-27奋战150个小时,疫情静态管理期坚守的奇瑞人
- 06-05奇瑞亮相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 03-12张来辉:建议将生猪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
- 05-17合肥经开区6种手段扶持总部经济
- 04-17江淮瑞风R3七座家用车6.48万元起售
- 07-21奇瑞艾瑞泽5在伊朗荣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