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吴明 >

合肥外向型经济成绩斐然(上)

时间:2019-08-23 09:59来源:未知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8月22日,从合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1485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08.13亿美元,年均增长33%左右。
向建国70周年献礼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70年沧桑巨变,70年辉煌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此打开并越开越大,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合肥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开放发展行动计划,开放型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一个立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牵手丝路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合肥外向型经济成绩斐然(上)
开放型经济铸成合肥靓丽名片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8月22日,从合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1485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08.13亿美元,年均增长33%左右。在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合肥市位居第25位,比上年前进1位。开放型经济成绩斐然,成为合肥市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
 
对外贸易大幅迈进
        一是年对外贸易总量突破300亿美元。全市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1485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08.13亿美元,年均增长33%左右。“十二五”以来,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合肥市进出口逆势上扬,进出口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41%提升至2018年的近50%,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2010年的第11位提升至第9位。在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我市位居第25位,比上年前进1位。


新闻发布会现场
 
        二是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占比翻番。2018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总额131.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8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5%。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36.5%、16.3%提高到2018年的72.3%、44.2%。
        三是进出口总额过亿美元企业达47家。通过积极培育外贸主体,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外贸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2018年,合肥市进出口实绩企业达2400余家,其中: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由2010年的18家增加至47家(全省80家),过10亿美元企业由1家增加至4家(全省7家)。该市最大的进出口企业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五年位居全省进出口企业第一位,2018年实现出口253.1亿元,居中国出口企业200强第32位。
        四是家电产业与平板显示产业出口均突破10亿美元。作为全国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以美菱、华凌、美的、惠而浦为代表的家电企业推动全市家电产业出口由2010年的5.99亿美元提升至2018年的15.63亿美元。同时得益于合肥市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发展,以京东方显示、京东方光电、鑫晟光电、康宁显示等为代表的新型平板显示企业带动该市相关产品出口由2010年的160万美元提升至2018年的14.57亿美元。
        五是全球贸易伙伴超200个国家地区。与合肥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由1991年的20余个增至2018年的215个,形成了以欧、美、日三大市场为主体,非洲、南美、印度等新兴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广阔国际市场。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该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也在不断增长,2018年,合肥市共有1556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贸易往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75.29亿美元,占该市进出口总额的24.4%。
 
利用外资量质齐升
        一是利用外资总量突破30亿美元。从1984年引进安徽省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国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开始,全市利用外资保持了连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外商直接投资从2007年突破10亿美元、到2014年突破20亿美元、再到2017年突破30亿美元。“十二五”以来,全市外商直接投资从2010年的12.5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2.3亿美元,年均增长12.6%。今年上半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20.06亿美元,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
        二是累计批准(备案)三千余家外资企业。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先后累计批准或备案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76家,其中“十二五”以来,新增外资企业840家,投资总额170亿美元。大陆轮胎、惠而浦、康宁等工业大项目,联宝电子、三星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正大瑞森生态养殖、生盛农业科技等现代农业项目,香港禹洲、银泰等城市综合体,香港南翔、华南城等物流巨头,瑞穗、南洋等外资银行均纷纷落户合肥。外商投资领域从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电子通讯、工程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基础软件、服务外包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有来自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维尔京群岛等6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来合肥市投资。
        三是美国康宁等46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合肥市投资。1992年,第一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知名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ABB公司落户合肥,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此后,日立建机、美国沃尔玛、英国特易购、德国大陆轮胎、日本住友化学、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也纷纷在肥投资兴业。2016年,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康宁向在肥设立的康宁显示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增资7.8亿美元,创下该市单体项目增资历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46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设立64家法人公司。
        四是投资总额过亿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日益增多。“十二五”以来,合肥市累计新批(备案)投资总额过亿美元以上外资企业已有45家,其中:2016年,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企业台湾力晶科技公司投资设立“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71亿美元(2018年增资2亿美元),实现了安徽省高端晶圆制造的“零突破”;2017年,江淮汽车与世界500强德国大众汽车合资的纯电动车项目,获商务部批准,投资总额为7.66亿美元,是全市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项目。
        2018年,世界500强美国康宁在合肥市投资成立第三家公司——康宁汽车玻璃项目,目前该公司已有5个项目落户合肥,总投资近30亿美元。知名外资企业的入驻,为合肥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根据2019年外资企业联合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合肥市在营的外资企业851家,累计投资总额 375.39亿美元,同比增长49.4%;注册资本 229.63亿美元,同比增长60.1%;外方到位资金78.20亿美元,同比增长7.5%。
 
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成效明显
        一是对外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增长。合肥地区企业“走出去”起步于1994年7月,当时的安徽省外经建设总公司率先获得对外承包工程资质,成为合肥市第一家外经资质企业。自2002年该市建立对外经济合作统计体系以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68户外经资质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企业)。年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由2002年的1.72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7亿美元,增长21倍;完成营业额从2002年的9146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7亿美元,增长18倍。对外投资发展更为迅猛,新增设立境外企业由2002年的3家发展到2018年的356家。实际对外投资额由2002年前累计442万美元发展到2018年累计68.6亿美元,其中,2018年境外实际投资额达到5.85亿美元,占全省的40%。
        二是“走出去”业务遍布全球百余个国家(地区)。截至目前,全市“走出去”业务已扩展到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由中东、东南亚为主向非洲、南亚、南美开拓;对外投资延伸到香港、欧美、中亚、南美、北美、非洲、东欧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方面,逐步深化对日研修生、新加坡劳务合作,成功开发了韩国、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6月底,共有59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柬埔寨、印尼、泰国等29个国家投资了92个项目,累计总投资8.6亿美元。
        三是对外投资合作涵盖多行业多领域。2010年,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与津巴布韦合作成立了安津投资(私人)有限公司,从事境外铁矿石开采,协议投资额3亿美元,实现了境外资源开发领域的突破;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越南交通运输部旗下交通运输投资公司51%的股权,从事各类客车、卡车的组装等业务,开辟了全省境外优质资产购并的先河。截至目前,对外投资涵盖了轻纺、机电行业、汽车、建材、医药、电子、仪表、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对外承包工程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房建、修路等单纯土建向以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冶金、石化、建材、水利、电力、通讯等领域扩展。对外劳务合作由建筑劳务向服装缝纫、机械电子装配、医疗服务、农牧渔业生产加工等工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