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合肥市全面塑造创新驱动新优势
时间:2020-12-23 16:1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骅 吴明 张晓梅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合肥将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④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合肥将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12月23日,合肥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爽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该市“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时说,五年来,合肥市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新闻发布会现场
五年来,综合创新实力迈向一流
合肥市始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学布局,舍得投入,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成功进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全市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1056户增长到3328户,连续跨越两个千户台阶,年均增长454户;全社会研发投入由“十二五”末的174.87亿元增长到291.76亿元(2019年数据),年均增长13.7%,占GDP比重达3.1%;技术合同输出额由“十二五”末的104.93亿元增长到222.4亿元(2019年数据),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20.7%。
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高居全国第六位,城市科技创新活力、实力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年来,原始创新水平实现领跑
合肥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承担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开展量子、核聚变、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在前沿技术创新中的话语权,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等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十三五”以来,合肥3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注重前瞻性谋划布局,着力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网络格局,滨湖科学城成立运行,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挂牌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获批建设,形成全国最为集中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之一,与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个,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为原始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五年来,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合肥市主动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入实施科技攻坚,持续滚动组织实施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164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10项,特别是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聚焦临床诊治、药物和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等四大方向,迅速启动11项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其中,由智飞龙科马承担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企业由“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全市平均每天净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由“十三五”初的0.8户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2户。我们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建首批10家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1600多台套设备信息,积极支持企业租用;面向小微企业累计发放创新券6612张,着力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全市专利、技术合同交易等指标中企业占比达七成以上。
五年来,产业创新发展结出硕果
合肥市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跑全国,国产动态存储芯片实现量产,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砂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全市3大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以“前沿突破”催生的未来产业生机勃发,量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应用技术产品,量子信息产业在肥初现雏形,打造出“量子一条街”。
五年来,制度创新体系趋于完善
合肥市坚持 “全市一盘棋”推动科技创新,聚力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首轮“全创改”70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逐年高标准修订市自主创新政策,围绕科技项目、科技信用、资金管理等环节,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创新政策制度体系,有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倾情打造“养人”之城,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开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6家(其中,国家级36家)、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5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68家,制定并落实“人才政策20条”、“人才创新创业8条”、重点产业人才政策等一系列具有“含金量”“执行力”“获得感”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在合肥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愉快兴业,在肥服务“两院”院士累计达135人,合肥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举办三届外国专家“合肥友谊奖”,吸引外国专家来肥参加科技合作,累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1家(其中国家级14家);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成功加入并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推行实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机制,努力在全球、全国创新网络中发挥更大作用。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十四五”时期,合肥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 “四个面向”,突出原始创新、开放创新和全面创新,大力发展战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推动科技自强自立,努力把合肥打造成新时代创新特色更加鲜明的地标城市。重点谋划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构建“大平台”。统筹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突出抓好工作对接和服务保障。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支持高校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和提升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
二是攻坚“大项目”。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快前沿领域研发突破。针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生物育种等领域,持续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揭榜挂帅”攻关项目,集中力量解决重大共性技术需求,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练出更多独门绝技。
三是培育“大主体”。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健全科技企业梯度政策扶持体系,力争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000户,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四是狠抓“大转化”。出台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支持安徽创新馆建设科技大市场,引进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企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培育,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是打造“大产业”。推动战新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发展量子信息产业,推动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六是优化“大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制度环境,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平台载体聚才功能,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合肥市全面塑造创新驱动新优势
作者:张骅 吴明 张晓梅
作者:张骅 吴明 张晓梅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合肥将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12月23日,合肥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爽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该市“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时说,五年来,合肥市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合肥市始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学布局,舍得投入,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成功进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全市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1056户增长到3328户,连续跨越两个千户台阶,年均增长454户;全社会研发投入由“十二五”末的174.87亿元增长到291.76亿元(2019年数据),年均增长13.7%,占GDP比重达3.1%;技术合同输出额由“十二五”末的104.93亿元增长到222.4亿元(2019年数据),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20.7%。
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高居全国第六位,城市科技创新活力、实力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年来,原始创新水平实现领跑
合肥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承担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开展量子、核聚变、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在前沿技术创新中的话语权,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等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十三五”以来,合肥3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注重前瞻性谋划布局,着力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网络格局,滨湖科学城成立运行,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挂牌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获批建设,形成全国最为集中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之一,与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个,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为原始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五年来,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合肥市主动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入实施科技攻坚,持续滚动组织实施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164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10项,特别是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聚焦临床诊治、药物和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等四大方向,迅速启动11项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其中,由智飞龙科马承担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企业由“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全市平均每天净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由“十三五”初的0.8户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2户。我们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建首批10家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1600多台套设备信息,积极支持企业租用;面向小微企业累计发放创新券6612张,着力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全市专利、技术合同交易等指标中企业占比达七成以上。
五年来,产业创新发展结出硕果
合肥市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跑全国,国产动态存储芯片实现量产,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砂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全市3大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以“前沿突破”催生的未来产业生机勃发,量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应用技术产品,量子信息产业在肥初现雏形,打造出“量子一条街”。
五年来,制度创新体系趋于完善
合肥市坚持 “全市一盘棋”推动科技创新,聚力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首轮“全创改”70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逐年高标准修订市自主创新政策,围绕科技项目、科技信用、资金管理等环节,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创新政策制度体系,有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倾情打造“养人”之城,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开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6家(其中,国家级36家)、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5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68家,制定并落实“人才政策20条”、“人才创新创业8条”、重点产业人才政策等一系列具有“含金量”“执行力”“获得感”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在合肥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愉快兴业,在肥服务“两院”院士累计达135人,合肥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举办三届外国专家“合肥友谊奖”,吸引外国专家来肥参加科技合作,累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1家(其中国家级14家);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成功加入并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推行实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机制,努力在全球、全国创新网络中发挥更大作用。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十四五”时期,合肥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 “四个面向”,突出原始创新、开放创新和全面创新,大力发展战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推动科技自强自立,努力把合肥打造成新时代创新特色更加鲜明的地标城市。重点谋划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构建“大平台”。统筹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突出抓好工作对接和服务保障。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支持高校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和提升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
二是攻坚“大项目”。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快前沿领域研发突破。针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生物育种等领域,持续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揭榜挂帅”攻关项目,集中力量解决重大共性技术需求,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练出更多独门绝技。
三是培育“大主体”。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健全科技企业梯度政策扶持体系,力争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000户,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四是狠抓“大转化”。出台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支持安徽创新馆建设科技大市场,引进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企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培育,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是打造“大产业”。推动战新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发展量子信息产业,推动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六是优化“大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制度环境,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平台载体聚才功能,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
相关文章
- 07-30“保卫巢湖”合肥气象水务水文多方全力“战汛
- 03-21陈琼:金融要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04-30奇瑞海外“逆行记”:为了“中国品牌”的承诺
- 09-25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以信息化路径发展新
- 07-06奇瑞瑞虎5夺得“2015-2016中国家用汽车年度大奖”
- 07-14“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展开全面思考
- 10-09巩固领先优势第二代瑞风S3智驱上市
- 06-03江淮双子星赛车组合诞生,瑞风S2加入CRC新赛季
- 10-16奇瑞汽车咪咕善跑“强音酷跑节”合肥首站开跑
- 12-18战略转型奇瑞新车质量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