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安徽省工业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时间:2014-08-0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记者郝玲合肥报道】8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专题培训暨工作会议上获悉,上半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16.9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中部第1位,连续25个月居中部首位。安徽省工业发展呈现出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特点,其中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和民营经济发展贡献率提升。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信系统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工业强省、创业富民、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融合,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一个平稳、两个优化、三个提升、四个增强”的特点。
一个平稳是指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16.9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中部第1位,连续25个月居中部首位。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3家,总数达到16037家。40个行业中,有39个行业保持增长,有23个行业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两个优化:一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安徽省共完成技改投资2324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高出工业投资10.4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投资54%,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66%、33.5%。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9%、13.8%,对全部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0.3%、37%;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7%,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3倍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节能环保产业实现总产值291.7亿元,同比增长25%。
三个提升:一是运行监测调控水平提升。今年以来,安徽省经信委强化煤电运综合协调,推动煤电双方“双保双挂钩”、“双承诺”,全力做好电力迎峰度夏,目前全省电煤充足,省调主力电厂存煤保持在300万吨以上,平均可用量15天以上。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5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增速居中部第1位。二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首次冲进全国前10位;实现利润685.8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呈现利润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的良好态势。三是民营经济贡献提升。上半年,安徽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078.9亿元,增长15.1%,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4.1%提高到66.7%,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8.2%。民间投资6699.8亿元,增长22.5%,占全省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6.4%提高到68.9%,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2.9%。
四个增强:一是决策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改革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服务企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扶小微育主体;四是推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关文章
- 06-13助推高质量发展,合肥高新区聚力上市公司党建
- 02-22钱营孜矿修旧利废“捡”真金白银
- 09-07皖北煤电任楼矿唱响安全主题曲
- 01-2465载航程,中国东航初心不变正青春
- 12-15麻地梁矿喜获“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优秀奖
- 01-16合肥居民“点赞”选“好人”
- 03-12第四代高品质混动,瑶光C-DM全球上市,售15.98万
- 10-19孙疃矿强势推行层级安全确认制
- 09-05合肥瑶海区首批“学长”率先持证上岗
- 05-19合肥市有序恢复开放体育线下培训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