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动”“静”总相宜
时间:2014-08-22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观点】“动”“静”总相宜
——《精益求“新”,鸣镝长空壮国威 》读后感
胡云峰 / 文
“多做事、少说话、不说话”,按这个标准,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鸣镝先锋班组”应是沉寂的,殊不知,正是这沉寂背后藏着一个活火山,随时喷涌创新的火焰,鸣镝长空,护佑着祖国的万里疆土。他们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在创新上,需要高标准的“动”,也需要专心致志的“静”,动静结合、动静相宜,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在“动”上,该班组具有行动、联动、流动的特点。无论是那个瘦弱的,“鸣镝先锋班组”的头儿——及红娟,还是那个70多岁的老先生——王家庆,亦或班组的其他成员,他们分工不同,主攻方向不一样,却或百折不回、或固化经验、薪火相传地行动着;抱定“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的团队精神,他们各有专攻,又目标一致,通过不断学习,加强联动,成就自己,成就班组,将创新链条扣的更紧,从而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带劲,迎来了万众瞩目的目光;只要干得好,就有更广阔的舞台等着你。5年为研究所输送2位型号副总师、5位处室负责人,人才流动,打通了新、老员工的成长通道,让卯足劲去干、带着希望去干,成为了该班组成员的共识。
在“静”上,该班组具有工作时静,不该说时静、研究问题时静的特点。脑海中创新之水翻腾不息,折射到工作上却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干自己的事;堵住自己的嘴,严守国防秘密,不让一句不该说的话从口中冒出,对于他们已是一种习惯;创新就是解决问题,而研究问题解决需要整块的时间,容不得他们开一点的小差。静是为了更好的动,该班组的先进事迹再次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包括一个团队,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一流的标准,没有共同的目标,都不可能取得瞩目的成就!
因其特殊性,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鸣镝先锋班组”为班组成员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土壤,你只要专心创新出成果,其他的交给我们去做,这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但他们严谨的创新工作流程,严肃的创新工作态度,却是值得我们所有企业和企业职工去学习的,一动一静,动静相宜,只要我们把握了其创新成功的实质,并认真学习、总结、固化,虽难以取得他们那样的巨大成就,但对创新性开展工作却一定是有所助益的。不能鸣镝长空壮国威,也可学其精神较短长,也可在精益求“新”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作者系皖北煤电集团百善矿宣传部干部)
相关文章
- 05-05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落地合肥经开
- 07-27怀宁县三桥镇有序发放救灾物资
- 08-08以“解放思想”之火,点燃“二次创业”热情—
- 05-07“皖煤人”周畅在祖国北疆喜获“准格尔工匠”
- 06-14从科大硅谷建设两周年,看合肥高新片区的“五
- 09-30殡葬新风“吹”散安庆市怀宁县陈规陋俗
- 12-07“选、育、用、留”中煤三十工程处建设人才梯
- 10-28皖北煤电昌恒公司用实际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10-08马钢南山矿不忘初心主题教育获新成果
- 04-16合肥市瑶海区城管全力护航开学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