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强化内部经营管控抗击市场压力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钱营孜矿强化内部经营管控抗击市场压力

时间:2015-09-0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大写“人”字增效益
作者:李继峰
 
    煤炭市场压力持续加大,皖北矿区内部考核力度空前,矿井自身面临着生产布局深度调整造成的接替紧张、成本压力大、增盈空间小等系列难题,如何逆势突围?如何以皖北煤电强化经营管控举措为“风向标”,围绕“人”字打好经营管理攻坚战,全员行动减亏增盈。
 
“人人行动全覆盖”
    随着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钱营孜矿把深挖内潜、节支降耗作为经营解压的主要策略,结合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先后实施了保证安全投入、严控生产成本、压缩人工成本等系列举措。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大修组、机运科修理组、运输矿修组等6个自制专业加工修理组的作用,加大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和自制加工力度。
    “我们维修中心最初主要承担各类开关、挡煤板、电缆钩、皮带钢带、防窜网等日常维修和加工。现在维修量明显增大了,以前外委加工的斜巷运输绳挡、地轮、无极绳配件等,也都划归大修库加工修理了。不过,大修库实行的是市场化工资,多劳多得,咱愿意撑着劲多干点。”谈到加工修理的强度,大修中心负责人王琳表示,劳动强度基本达到了大修库的上限。
    “一片锚网,外委加工需要460元,在我们自己加工投入120元左右的材料费就行了。按矿上的安排,我们利用废旧皮带制作的皮带钢带为零材料成本。还有修理这一项,我们近期大约修复了560套H架,修复一套可减少成本投入800元。作为节支降耗的‘专业精兵’,每年为矿上节约的,都是金山银山。”
 
“人人节约有指标”
    笔者了解到,钱营孜矿全面推进成本量化考核管理过程。为此,钱营孜矿积极探索成本量化考核管理的新模式,将预算管理与内部市场化相结合,促进预算指标细化分解,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推进程序,确立了以构建市场主体、制定价格体系、完善计量手段、明确结算办法为主要内容和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内部市场化推进模式。
    各基层区队结合内部市场运作需要,制定了区队内部价格目录、班组结算、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兑现,主动把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员工文明行为养成等纳入到内部市场化之中,实行市场结算,创新了区队管理模式;员工收入依价结算,日清日结,增加了经济分配的透明度,杜绝了乱奖乱罚现象,强化了区队民主管理,使区队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
    这是一笔可观的“经济账”: 按照锚杆托盘尺寸对废弃TU棚腿进行切割加工,替代掘进巷道帮部锚杆托盘使用,每个托盘修复价值5.83元,全年共需修复使用锚杆托盘8.4万根,节约支护费用49万元。在巷道压力较小巷道帮部使用塑编网代替金属网进行支护使用。塑编网单价9.59元/m2,金属网单价23.59元/m2,金属网节约支护费用14元/m,全年煤巷施工巷道6070m,按照3米高度,节约支护费用约20万元。自我挖潜减支出。今年,钱营孜矿坚持能自己施工决不委外、能储不采、超范围超价的不采购、能自己修理不委外原则,从修理、大材、配件、电力四方面深度挖潜、降低消耗、节约支出。
    该矿掘进事业部党支部书记张明恩向笔者介绍说,“原来总是关注计划、分配什么的,现在我们的管理重点发生了变化,内部市场化运作让我们有了节支意识。现在,我们也把精力集中在班组和现场管理上,例如如何节约材料,如何多干点零活等。”
 
“人人都是考核员”
    在全面成本量化考核管理中,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重视量化考核工作,企业制定的考核细则才易于被员工接受,才能减少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推行全面量化考核过程中,钱营孜矿通过细化指标,将量化考核的责任、指标和费用等分解到区队、班组和个人,并实施严格的过程监控。该矿通过将预算执行情况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员工与公司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
    在人员使用、资金流动、生产任务、费用控制等方面,该矿进行全面预算,把全面预算作为控制目标,分解到各生产单位、各区队、各部室及个人,对预算指标实行年度目标内月底实测、半年评价调整的考核方式,有效地改进了劳动工资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
 
“人人都质量员”
    在当前煤炭市场供求失衡的形势下,提高煤质成为煤炭企业夺取市场份额、增加收入的不二选择。结合集团公司对于煤质管理的要求,钱营孜矿不断加大煤质管理力度,井下、地面双管齐下,拧紧煤质管理“水龙头”。
    当前,该矿仅有3223工作面一个面生产,但受地质构造影响,煤质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原煤质量,矿上坚持工作面遇构造时严格控制采高,对煤、矸实行分采、分装、分运、分时放煤。地面严控振动筛筛孔尺寸,并安装静止条筛,在煤质变差时,落地回装,二次筛分降灰。
    “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不设置矸石窖、工作面采高调整空间小、矸石全部经破碎机破碎,以前工作面的管理措施都用不上了。现在煤质验收、过程监督都很严,市场压力更不用说了。”对于当前的煤质管理,采煤事业部部长张金钟称压力非常大。
    “不过压力压出了咱的钻劲,我们建立煤质奖励基金,让矿工人人都是质量员,煤质持续好转。”谈到自己的煤质管理新举措,张金钟自信满满。
    这个矿在对毛煤实行收购制的同时,由产品部加强与采掘单位的互动,共同强化煤质的过程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人都是创新源”
    走进技术部,已是晚上8点多钟,会议室内不时响起一阵争论声。一个技术方案的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正在会议室内紧张进行着。
优化支护设计上,该矿打破一条巷道、一本规程、一种支护方式的传统支护方式,根据每条巷道的施工区域及顶板完整性合理确定支护方式,做到降低消耗有的放矢。
    从经济效益方面而言,与矿井主要生产设备、机组等委外修理相比较,该矿采用自购配件、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等驻矿指导修理的办法,全年可节约费用600余万元。截至目前,该矿已经组织相关人员对齿轮磨损严重的采煤机进行了一次自主修理,节省费用达170万元。
    “我们在井下设立了机电运输材料修理库房,配备4名专职人员对电瓶、五小电器、道叉等直接修理复用,每月修理量都在16万元以上。”机运事业部部长杨明利说,“这只是降低配件消耗的举措之一,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
    与此同时,矿上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制度,降本增效的“金点子”明码标价,有效调动了干群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