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工作江淮行”系列报道之九
时间:2015-05-2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刘晓丽:要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张骅 刘钢

执法人员介绍城市治理情况
“改善水源质量,从源头抓起;加强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严防自来水二次污染;根据城建规模,增加自来水压力,保证居民正常用水……”5月22日,打开从事记者职业多年的宿州市政协委员刘晓丽提案,人们看到,虽然提案里的内容不多,但是她写得并不轻松。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市民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刘晓丽说,自己的职业是名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一直以来,她都十分关心宿州市的饮用水质量安全。她在调研发现,近几年,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障饮用水的质量,但仍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为此,她精心撰写了这篇提案,以期能改善居民饮用水质量。
宿州市城市管理局是这份重点提案的具体承办单位。接到这份提案后,市城管局立即对该案件进行督办,要求市供水公司强化提升水质保障措施,逐步建立起“水质达标、水量保证、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有效、应急有备”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给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宿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宿州市现有供水水源井近100眼,分布于全市西南以及高速公路以西区域。目前有水处理厂3座,特别是去年10月14日,汴北水厂正式通水运行,有效解决了市水源短缺的问题。在水质方面,经安徽省、宿州市卫生监督部门检验结果表明,供水公司供水从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我市城市供水水质水压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该负责人说,从现实来看,由于受到政府财力、基础薄弱和历史欠账等因素制约,宿州市居民饮用水还是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水源地得不到有效保护、部分供水管网老化落后、一些区域水压难以保障、水质监测项目较少等。“当前亟需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拧紧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阀门’,保障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计民生,影响子孙后代。针对刘晓丽委员提出的建议,该负责人表示,城管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协同其它职能部门,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健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制;加大对城市供水中心化验室的投入,不断扩充我市水质化验检测项目;协调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加快老旧管网改造进度;在环城河以内划分区域,合理增加供水增压点,缓解老城区内长期存在的水压低现象。 相关文章
- 10-17“合肥国际人才网”上线发布会在肥举行
- 03-25合肥庐阳经开区:驻企“管家”帮企业解燃眉之
- 02-06合肥移瑞:为物联网搭桥铺路
- 05-23出口增长12.6%,奇瑞集团1-4月份销量28.5万辆
- 11-09奇瑞凭自主创新进军国际名牌
- 09-04奇瑞集团汽车板块“全面进击”8月销量环比增长
- 03-17安徽徽商集团:国企担当保障民生供应
- 10-30奇瑞集团20余载践行“企业公民”责任
- 04-16合肥片区高新区块科技金融产品发布会圆满举行
- 02-06海螺集团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助推企业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