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叉车集团让蓝领实现价值梦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吴明 >

安徽叉车集团让蓝领实现价值梦

时间:2014-01-14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本报记者 吴明 张晓梅 张骅

李孝林(左前)、刘飞(右前)在车间与工友共同探讨技术问题

   1月6日,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安徽叉车集团)职工李孝林、刘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没有想到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仅仅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到一个奖项,就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尊敬,这是自己和家人的莫大荣耀,也是自身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企业职工共成长
    安徽叉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德进就是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起来的企业当家人,他本人就是同企业共同成长起来的典型实例。他认为,企业是职工的人生舞台,企业的发展是通过发掘职工的价值来实现。安徽叉车集团至所以能够引领国内叉车行业数10年,并挤身世界同行业前10强,是与一群蓝领队伍的智慧和贡献分不开的。
    据了解,长期以来,安徽叉车集团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纳入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自上而下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安徽叉车集团教育委员会是集团公司员工培训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主任,其他三位主要公司领导任副主任,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委员。委员会下设思政、技术、技能、管理、营销五大培训专业组。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暨教委会年会,分组和集中总结上一年度培训工作、部署下一年度培训安排。公司培训中心是员工培训的职能管理部门。各部、处室、分厂、分子公司培训领导小组是员工培训的执行机构。健全的组织网络,使各种培训信息得到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形成了良性工作循环,实现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使用、待遇一体化。
    张德进说,在培养蓝领队伍上,培训是手段,机制是保障,典型和榜样为引领。为了激励员工学技术,早成才。安徽叉车集团建立了以内部公开招聘制、竞争上岗制为主体内容的竞争选才机制,从赛马中识好马,使一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一线工人依靠真才实学走上了用武之地。特别注重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骨干带动作用。通过内部举办操运会,参加全省全国大赛,搭建企业之间同行竞技舞台,构筑技能人才绿色成长的通道,真正让企业和职工共同成长。

蓝领成企业中坚
    安徽叉车集团人力资源部的一位负责人说,经过数10年始终如一的培养,蓝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企业的每个工种、岗位和工艺操作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企业的真正宝贝。
    2013年,安徽叉车集团以承办“合力杯”全国第二届工程机械修理工(叉车)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为契机,在检验叉车维修工维修理论和技能水平的同时,通过标兵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员工的学习钻研精神。
    2013年11月18日“合力杯”全国第二届工程机械修理工(叉车)职业技能竞赛决赛颁奖仪式暨闭幕式在安徽叉车集团合力工业园报告厅召开。安徽叉车集团选手李孝林、王锐、田庄、张奎、杨斌权分别获得内燃叉车组第1、2、3、4、7名;刘飞、张波、袁成财、刘晓龙、唐俊分别获得电动叉车组第1、3、4、5、6名。金坤林、唐科元、张克武、王海龙、李军、吴琼琼、卢有进、刘南林、叶章平、蒋建军、姚钢、章健等共十二名选手荣获竞赛个人优秀奖。王锐、李孝林、刘飞等三名选手将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王锐将报请全国总工会优先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本届竞赛决赛设立操作技能竞赛单项奖10名并授予“操作技术能手”称号,其中安徽叉车集团的李孝林、刘飞、卢有进、王海龙、唐科元、袁成财、田庄、张波等8名选手获得该荣誉称号;安徽叉车集团参赛队荣获“团体优胜奖”荣誉称号。
    在安徽叉车集团,还有很多没有进入名次的技术骨干,他们可能在第20名、第30名、第50名、第100名,而在全国第100名以内的各个工种岗位选手就不下200多名,他们在安徽叉车集团可能不算顶尖人才,可是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叉车企业都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有了这样一群技术精英保证了安徽叉车集团产品的品质数10年稳步提升。

金蓝领的价值梦
    李孝林、刘飞是2013年“合力杯”第二届全国叉车技能大赛的两名“状元”,是名副其实的金蓝领,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既包含了他们个人的勤奋好学,也验证了安徽叉车集团所创建的良好氛围和平台。在采访过程中,两位“状元”和他们的工友们共同诠释了金蓝领的价值内涵。
    李孝林,1976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安徽叉车集团大吨位事业部技术工人,高级技师,获“合力杯”第二届全国叉车技能大赛内燃机组第一名。别看他个头小,可是技术上的“小巨人”,身怀绝技,让人叹服。每当内然机叉车出现技术疑难时,他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他的手机是安徽叉车的技术问寻台,工友们有句口头禅,有问题找“孝林”。
    刘飞,1987年9月出生,标准的80后,大学专科学历,现为安徽叉车集团电动事业部技术工人,技师,获“合力杯”第二届全国叉车技能大赛电动机组第一名。小伙子刚成家不久,接受记者采访还时而脸红。话语不多的他天生对电机敏感,几乎了解叉车上的每一块机电面板和线路,小小年纪已成为机电方面的行家。他最善长现场解决疑难杂症,被工友们誉为年轻的“研究生”。
    童乃勤,安徽叉车集团大吨位叉车事业部党支部书记,与李孝林是领导加朋友的关系。他认为,李孝林的成才主要体现在“勤”、“钻”、“多”、“忠”四个字上,“勤”、“钻”和“多”一般是每个蓝领成长的必备功课,而“忠”却是李孝林的最大特点。有很多工人出身的技术人才,一旦功成名就,很容易被利益所诱惑而忘了培养自己的企业,而李孝林却忠心不变。近年来,几家同行业想以20万元的年薪聘请李孝林,结果都被他一一拒绝。李孝林说得很诚恳,没有企业的培养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更何况随着自己的成长,待遇也随之改善,只有安叉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试车班长彭飞说,李师傅是我们的技术热线,哪里需要他就随时到哪里,是他为我们带出了一批批技术人才。
    杨汉才,安徽叉车集团电动事业部副部长、兼职副书记,是刘飞的直接领导。他说,刘飞的最大特点是对技术的执着,刚来企业时,单身汉的他每到值班就卧在楼道下的小空间内,自学了所有的大学课程和专业书籍。在当班时,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一直追踪研判到结果为止。对于一个年轻人,面对外界花花世界的诱惑而不心动,确实难能可贵。这种韧劲练就了刘飞在机电方面的独特能力。面对获得大奖,刘飞自己并没有一点轻松,他说,自己工作时间短,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如果没有企业所提供的各种实践平台和机会,自己就是读破了书也走不到今天。而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企业的轮岗制,让他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掌握了生产车间每道工序的运行工艺和问题症结,使自己终生获益,将永远珍惜。
    对于蓝领的价值体现,张德进董事长解释得更有说服力。他说,企业要与职工共成长,就要让员工切身体会到“行行出状元”的理念。在安徽叉车集团,只要进入技术骨干,就会在物质和精神待遇上与金蓝领相匹配,让他们过上与之相称的生活,获得社会和企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