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企业100强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支撑地位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吴明 >

2015安徽企业100强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支撑地位

时间:2015-09-12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2015安徽企业100强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支撑地位
作者 张骅 张晓梅 吴明

 
连续第3年超千亿元安徽100强榜首企业铜陵有色一冶炼车间

    日前,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榜单出炉,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达34户,比上年增加5户。入围门槛超通知要求6.66亿元,达31.66亿元。榜首企业铜陵有色连续第3年超千亿元,并新增1户超千亿元企业(海螺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第四年、第三年超万亿元。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实现利润、资产总额有所下降,所有者权益同比增幅减少,但纳税总额增长,增幅加大。各项经济指标仍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较大比例,继续保持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地位。

从营业收入看,煤炭、钢铁下降明显,电子信息和新能源增长显著
    1、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营业收入合计为14771.17亿元,同比净增1434.64亿元,同比增长10.75%,增速提高7.65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36653.6亿元)的40.30%;综合百强企业入围营业收入门槛为31.66亿元,比上年实际提高30.39%;综合百强企业队伍基本稳定,但位次变化的企业较多,换榜企业数为71家,位次未变的6家,其中:铜陵有色、海螺集团、马钢集团稳居一、二、三位。第一次申报入围的有23家。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综合类)企业12家,制造业企业500强、服务业企业500强,同上年持平。
    2、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1363.62亿元的营业收入继续占据榜首,比上年净增近141.00亿元,增长11.54%。海螺集团有限公司以1115.48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安徽省第二家千亿元企业继居第二位,同比增长19.63%。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691.52亿元营业收入继居位居第三,同比下降15.78%。800亿元以上户数比上年减少1户,100亿元以上企业比上年增加5户,其中恢复申报的有老百亿企业(安石化、安徽中烟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国网安徽电力合肥供电公司第一次申报就进入百亿元队伍,安徽中鼎控股集团公司跨入百亿元企业队伍。50亿元以上企业户数和以下户数各增减11户,40亿元增加12户、31亿元营业收入以上的企业数同比增加15户。规模同比增大,体量较大的企业在百强企业中占比增加。2015自愿申报企业数较多,达164家(至申报截止日),经排序,最低入围门槛提高至31.66亿,有64户未入围。
    3、入围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企业,其营业收入较2014安徽企业综合100强增长的企业有81户,下降的有19户,同比分别上升和下降3户。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10%的企业有10家,最高下降幅度在20%左右,以与煤炭、钢铁相关产业的企业居多,也有部分建筑建设企业。增长幅度在5%以下(含5%)17户;增长幅度在5%以上、10%以下(含10%)18户,10%~20%之间17户,20%~30%之间11户,超30%的11户,超100%的5户,大多为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

从利税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看,煤炭、能源、钢铁等传统产业利润下降较多,所有权也有所减少,但税收依然坚挺
    1、利润方面。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按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计,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利润310.46亿元,同比减少46.56亿元,下降13.04%,海螺集团以40.1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占居首位,安徽中烟公司以22.42亿元位居第二,国网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以20.73亿元位居第三。利润上升的有66户,下降的有34户,同比分别减少和增加5户,其中净亏损有10户,同比增加3户。利润上升的企业多为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工程设计建设业、保险服务业、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建材水泥和钢铁业。利润下降的企业多为有色金属冶炼、煤炭、汽车、化工、家用电器和烟草生产等。净亏损煤炭采掘业企业占40%,亏损额度大,亏损额度为87.29亿元,下降幅度超100%,。石油化工占20%,亏损额度为4.62亿。有色金属冶炼占10%,亏损1.25亿元。汽车占10%,亏损3.76亿元。
    2、纳税方面。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纳税总额合计为946.0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66.44亿元,增长63.22%,较2014增加93.09个百分点。纳税总额占全省财政收入(3663亿元)的25.83%,较上年增加8.6个百分点。税收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2014原百强企业纳税大户安徽中烟公司(2014年为纳税榜首企业,纳税额233.68亿元,占净增加额63.78%)再次申报2015百强企业。2015百强企业纳税10亿元以上15户,同比持平。纳税亿元户数47户,同比减少1户,近三年过亿企业户数基本稳定在80户左右。其中,安徽中烟以纳税233.68亿元(上升14.71%)位居第一。海螺集团和安庆石化分别以纳税100.51亿元(增长23.42%)、85.61亿元(增长72.39%)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3、资产、所有者权益和职工总数方面。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资产合计16969.55亿元,比上年减少1442.91亿元,下降7.84%,增幅同比下降近17.52个百分点,其重要原因是徽商银行没申报2015百强排序,其资产(2013)为3821.09亿元,是减少数的2.6倍多。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资产1444.71亿元,位居榜首。省高速公路控股公司以1184.87亿元资产位居第二,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1083.62亿元资产位居第三。资产超1000亿元的企业有3户,同比减少1户。资产超100亿元有29户,同比减少2户。
    所有者权益合计4094.64亿元,比上年净增207.44亿元,增幅5.34%,增幅继续下滑,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  以324.17亿元权益位居榜首,海螺集团以238.40亿元位居第二。所有者权益超100亿元的企业共有11户,同比持平,所有者权益超10亿元的企业共有62户,同比增加8户,其中90亿元以上2户,50亿元以上企业9户,权益较大的企业逐年增加。
    百强企业用工数有所增加,增幅为10.89%。淮南矿业集团从业人数以9.59万人居百强企业从业人数之首。
 
从地区分和行业布情况来看,合肥市以53户稳居全省100强之首,除了宣城和安庆两市各增加一户外,其它各市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行业分布上,制造业依然占居主导,服务业进入综合百强企业数提高较快,实现利润同比增加,占综合百强企业的比例也有所提高。采掘业进入综合百强的仍为4家,与去年相同,但受煤炭价格和市场影响,营业收入、利润、纳税均不同程度下降。建筑业11家企业进入综合百强,比去年减少2家。营业收入、利润、纳税总额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1、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按总部所在地,分布在全省16个市。合肥市进入综合百强企业比上年增加9户,以53户稳居榜首,该市换榜企业较多,新进6家,2014百强企业没再申报和未入今年实际门槛的8家,其中超百亿企业有2家(徽商集团和徽商银行没再申报)。营业收入合计6709.26亿元,比上年净增1008.93亿元,增长17.77%,占综合百强企业的45.42%,高于去年同期2.6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03.84亿元,比上年增加52.0亿元,增长20.66%,比去年同期高11.51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的75.56%,占比比上年上升20.69个百分点;纳税合计为482.13亿元,比上年净增279.55亿元,增长137.99%,占综合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50.96%,比上年增加16.01个百分点。
    2、其它市进入综合百强企业队伍情况是:宣城和安庆市各增加1户(司尔特和安庆石化)。因没申报或未达今年入围门槛减少的市有:马鞍山市减少5户,蚌埠市减少2户,池州、亳州、黄山、六安各减少1户。滁州、芜湖各增减2户,淮北、宿州各增减1户,持平。铜陵、阜阳、淮南保持稳定。从各地市综合百强队伍情况看,受大气候影响,煤炭能源城市(淮南、淮北市)各项经济指标都不理想;安庆市受安庆石化影响,利润指标不高,但这些市的税收变化较小或有上升。综合百强企业数减少的市各项指标都有下降。总体上各市综合百强队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3、综合百强企业以制造业为主的格局依然没有发生改变,进入综合百强队伍的企业户数虽然减少,利润上涨幅度有所下降,但营业收入、利润和纳税总额均有上升,占综合百强企业比例也大幅提高,但运营质量提高不快。制造业进入综合百强企业数,因未申报或未能入围比上年减少5户为55户,营业收入合计为8345.70亿元,比上年增加1385.76亿元,同比增长19.91%,占综合百强企业营业收入56.50%,比上年分别增加25.60和4.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84.61亿元,比上年增加18.83亿元,增长7.08%,占综合百强企业利润总额的70.77%,增幅比上年下降25.46和占比增加12.83个百分点;纳税合计为648.44亿元,比上年增加284.39亿元,增长78.12%,占综合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68.54%,增幅和占比分别比上年增加45.59和11.87个百分点。
    4、服务业进入综合百强企业数提高较快,实现利润同比增加,占综合百强企业的比例也有所提高。营业收入、纳税总额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占百强企业比例较上年有所下降,运营质量有所提高。进入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的服务业企业有31户,比上年增加8户,营业收入3364.84亿元,比上年净增104.08亿元,增长3.19%,低于同期9.94个百分点,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22.78%,比上年减少1.6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1.79亿元,比上年净增12.51亿元,增长7.83%,占综合百强企业实现利润的42.72%,比上年增加8.00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为126.18亿元,比上年增加20.4亿元,增长19.29%,比上年增加19.58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13.34%,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5、采掘业进入综合百强的仍为4家,与去年相同。受煤炭价格和市场影响,营业收入、利润、纳税均不同程度下降,虽通过多种经营、改革创新的措施,仍改变不了大趋势,仍是全行业亏损,且亏损额较高,为百强企业实现利润负的四分之一强。
    6、建筑业11家企业进入综合百强,比去年减少2家。营业收入、利润、纳税总额都有较大幅度提高,营业收入增加194.41亿元,提高14.48%,利润增加8.22亿元,提高19.38%,纳税增加19.90亿元,提高40.10%,占综合百强企业比例除利润提高3.34个百分点外,其它比率指标略有下降,但其利税总额120.16亿元,占资质内建筑企业利税总额390.8亿元的30.75%。

从所有制性质分布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1户,比上年增加3户。民营企业效益增加,但进入100强比上年减少3户,所有者权益处于绝对劣势。
    1、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仍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1户,比上年增加3户,营业收入合计为12021.59亿元,比上年净增818.49亿元,增长7.30%,高于同期3.10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81.38%,比上年下降2.6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70.49亿元,比上年净减94.69亿元,下降25.93%,低于同期近41.98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利润总额的67.26%,比上年下降12.34个百分点;纳税合计为826.16亿元,比上年增加271.00亿元,增长48.81%,占综合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87.32%,比上年增加0.91个百分点。
    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虽营业收入占比下降,利润总额和占比及比率也都下降,但纳税总额和占比及比率上升,所有者权益占绝对优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综合百强企业中和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带动辐射影响力举足轻重。
    2、民营企业进入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虽比上年减少3户,但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616.18亿元,增长28.88%,同比提高22.72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18.61%,同比提高2.61个百分点,占民营工业企业主营收入25012亿元的10.99%;实现利润131.64亿元,比上年增加38.1亿元,增长40.73%,同比下降3.36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32.74%,同比提高12.35个百分点;纳税119.93亿元,比上年增加32.65亿元,增长37.41%,同比提高近28.88个百分点,占综合百强企业纳税额的12.68%,比上年下降0.9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入综合百强企业队伍数量虽有减少,但其营业收入、利润在综合百强企业中的占比大幅提高,运营质量即比率均好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纳税总额虽有提高,但占比和幅度下降,比率差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有者权益处于绝对劣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纳税总额、营业收入纳税率、资产纳税率、资产营业收入率、人均纳税额有所增长外,其它指标都呈下降趋势。 

从研发费用和研发强度分析上看,百强企业研发强度较上年有所降低,在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中(省科技厅2015.7.10发布)占32%的份额。全省综合100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量超2亿的20家企业中,综合百强前20名企业有12户,占60%,铜陵有色以42.27亿元位居第一,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分别以16.72亿元和13.31亿元位居二、三位。
    1、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企业,填报研发费用的有78家,比上年减少1家,计2030560万元,比上年净减26434万元,下降1.28%,同比减少22.24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据统计局提供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0.77%计算,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为282.23亿元)的71.99%,增长幅度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幅(13.94%)15.17个百分点。78家企业营业收入为130995452万元,比上年净增17239316万元,增长15.15%。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5%(研发强度),比上年低0.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工业企业主营收入0.77%的0.78个百分点,同比减少0.28个百分点。百强企业研发强度较上年有所降低,在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中(省科技厅2015.7.10发布)占32%的份额。
    2、全省综合100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量超2亿的20家企业中,综合百强前20名企业有12户,占60%,铜陵有色以42.27亿元位居第一,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分别以16.72亿元和13.31亿元位居二、三位。铜陵有色、江淮汽车研发费用均有增长,奇瑞汽车略有下降,增长率分别为12.88%、30.65%和-0.7%。填报有研发活动的78家企业中,有22家同比研发费用投入为负增长,-10%以上的8家,-10%~-20%之间的5家,-20%~-40%之间的6家,-50%以上的3家。研发强度在3.00%(含)以上的企业有18家,2.00%以上企业有35家(含2.00%以上),占填报企业数的44.87%,大部分企业研发强度为2.00%以下,有的甚至只有0.005%。
    3、合肥市有研发费用投入的企业38家,比去年增加4户。占企业填报数48.71%,研发费用720937万元,占有研发费用投入综合百强企业的35.50%,研发强度最大企业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6.10%;该市研发强度(1.33%)低于全省综合百强企业研发强度(1.55%)。蚌埠(3.03%)、铜陵(2.99)、黄山(2.89%)、宣城(2.65)、安庆(2.53%)、滁州(1.89%)、芜湖(1.81)、马鞍山(1.71%)八市研发强度高于全省企业综合100强水平,其余各市均低于全省企业100强1.55%的水平。

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已经成为安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象征。从100强的分析可以看到安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走势,为全省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各市经信委、企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参照国际、国内通行做法,以2014年度企业营业收入25亿元为入围基准,经企业自愿申报,部门认可,综合考核,确定了2015安徽企业综合100强和制造业、服务业企业50强。
    今年是第十一次向社会发布安徽企业综合100强和第一次发布安徽制造业、服务业企业50强。百强企业发布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安徽企业做大做强,百强排行榜已经成为安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象征。安徽制造业企业50强和安徽服务业企业50强,可见其行业发展的控制力和牵动影响力。面对2014年错综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在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的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整体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百强企业积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精准定向调控的精神,积极应对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努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制造业50强,全部为综合百强企业制造业行业,企业数量占其90%,营业收入占97.67%,利润占98.82%,纳税占98.06%。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少于民营企业,但在各项指标上均远超民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业务项指标中占据绝对优势,其带动、辐射影响力、行业控制力起主导作用。2015安徽制造业企业50强的排序,反映出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淮南、宿州两市没有入围企业,合肥、芜湖、安庆三市占据2015安徽制造业企业50强的半壁江山。
    服务业企业50强排序入围门槛为≥13亿元营业收入,本次申报企业数为59户,9户没有入围,芜湖等六市没有入围企业。2015安徽服务业企业50强,以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合肥市为主体的特征非常明显,各项指标均显现出强势。服务业50强企业海外收入和研发费用相对制造业较为薄弱,参与企业数少、研发投入和海外收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