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本网聚焦 >

站立AI产业高地中国声谷“起跑提速”

时间:2019-01-11 01:14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中国声谷
新环境让科技创新提速,新政策让智能产品进万家。近日,记者走进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从一个懂翻译的鼠标、会聊天的钢琴中体验智能语音的神奇,寻迹中国声谷不断拔节壮大的追“声
        走进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寻迹中国声谷不断拔节壮大的追“声”之路。
 
新起点 新作为 新突破
站立AI产业高地中国声谷“起跑提速”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五年,安徽在下好创新“先手棋”的战略指引下,集聚资源、重点打造的部省项目——中国声谷实现了由“站起来”到“立起来”产业翻身仗,如今创新氛围浓厚、产业配套完善、政策资源齐全的中国声谷,正助力安徽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中部崛起战略。
新环境让科技创新提速,新政策让智能产品进万家。近日,记者走进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从一个懂翻译的鼠标、会聊天的钢琴中体验智能语音的神奇,寻迹中国声谷不断拔节壮大的追“声”之路。
核心技术驱动“智造”引擎
“小威小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很难想象,在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二楼体验中心内,一台钢琴竟然可以通过语音与弹奏者亲密互动。问天气、查曲谱、背古诗、做算术,这台聪明的钢琴总能快速搞定。1月9日下午,看着钢琴上“靠谱”功能区的提示,记者这样的零基础初学者快速上手,只用了50分钟就能完整地单手弹奏《茉莉花》。
大到智能钢琴、教育机器人,小到AI翻译棒、会说话的鼠标,在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内的每一处角落,都集中了当今语音技术的最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很多智能产品已经进入了消费市场领域。
目前,中国声谷已在教育、医疗、服务、汽车、家居等领域孵化培育的130多款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走进市场,产品涉及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大数据算法、语音识别与翻译、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中国声谷注重核心技术积累,集聚全球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战略定位,成为驱动产业链上企业“智造”产品更新迭代的引擎。
每个“智能神器”的背后,都有响亮的企业名字作为注脚,科大讯飞、科大国创、赛为智能、华米科技……漫步在中国声谷园区,这里的高新企业已达400余家,跟进在谈的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项目超过200个。从一个科技龙头企业到一个强大的产业,“中国声谷”正在走出一条科技创新的新路径。
聚焦创新高地“追”声之路
        中国声谷,这个“黑科技”产品琳琅满目的地方,是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也是全国第一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2012年,安徽省政府向国家工信部进行了多次汇报,希望能建立一种创新机制,推动安徽语音产业发展;2013年8月,工信部正式发文成立部省项目领导小组,建立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至此,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声谷落户安徽合肥。
        “在‘部’这一层,可以说从规划、制定产业路径开始,工信部就精准、前瞻性地为中国声谷把握方向。”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祁东风称:“而在‘省’这一级,由安徽省经信厅来助推资源集聚发展,中国声谷“户口”所在地——合肥市全力主抓推进,希望将中国声谷打造成带动区域经济的一个产业,卡位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方阵。”
        这大概是国内最具想象力的AI发展模式了。领导机制的创新,意味着其背后的资源支撑是“国家级”的。2016年3月,“中国声谷”被工信部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个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从国家到省、市、区,中国声谷已经被纳入到一整套完备的政策体系之中。”合肥市副市长王文松介绍:“中国科大+中国声谷是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未来,合肥市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声谷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中效应,最终形成一条人工智能产业链。”
        如今,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声谷正以“科技”为轴、“创新”为轮,对标硅谷,加速前进,加快构筑产业优势,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018年,工信部旗下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合肥,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合肥已经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五强”城市。
首个五年完成核心集聚小目标
        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安徽区位优势并不明显。 对中国声谷而言,打造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依然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挑战。祁东风认为:中国声谷5年超前布局赢来的可能只是18个月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要解决产业链底层技术创新和人才问题。”
        对此,中国声谷一直奉行“平台战略”。通过资源投入,2018年6月,中国声谷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智能语义开放平台”,总投资超过10亿元;7月,中国声谷获工信部支持,联合金山、百度、神州泰岳共同打造智能写作机器人项目,进一步将从文字延伸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全方位交互技术,如图像识别、手势识别等。
        此外,中国声谷依托中科大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的类脑智能技术平台,正在构建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为一体的AI平台。包括核心企业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开放平台在内,中国声谷已经形成了涵盖智能语音、智能语义、智能计算、智能写作四大基础技术平台,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开放的底层技术架构支持,促进创业企业积极发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盘活产业链上创新要素。
        “我们要以开阔的视野为平台寻找核心技术。”祁东风强调,任何一种技术入口都是有局限性的,语音并不是唯一入口。中国声谷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造产业生态,培植产业土壤,通过平台肥沃的“土壤”培育创新企业与技术。
        如今,无论是行业龙头及科技巨头如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安家”中国声谷,还是行业成熟技术如智能语音、语义理解、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在这里转化为应用产品,这些人工智能发展要素都在中国声谷实现了聚合发展。2018年,中国声谷初步完成核心集聚小目标,形成了产业特色明显、技术领先、配套齐全、辐射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18年1-11月,中国声谷实现产值580亿,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两倍,中国声谷“搭乘”产业崛起巨轮实现了AI领航。
建设更具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中国声谷已经成为安徽产业创新发展中最为靓丽的新名片。”日前,安徽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主持召开中国声谷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中国声谷要坚持龙头+配套,基地+基金,平台+赛道的方法,构建从“技术、产品、生态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
        在“部省合作”的机制下,整个安徽对于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心细如发”。2017年7月,国务院刚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两个月后,安徽“神速”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从2017到2020年,安徽每年出2亿元,合肥市每年出6亿元,支持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推广。
        安徽省经信厅软件处处长余要火介绍:“2018年,中国声谷专项政策支持的第一批项目达212个项目,支持金额3.66亿元。在专项政策的支持下,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做大做精,一批爆款产品走进万家。”
        去年年底,政策规划设立的产业发展基金也正式建成,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基金将重点投向全球范围内具有人工智能核心原创技术的项目、与中国声谷产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成长期项目、已形成规模的成熟性人工智能项目等。“产业发展基金无论是在大型项目招商、核心技术孵化,还是在做大做强入园企业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雍凤山介绍,将充分发挥基金的产业支撑和带动效应,配套中国声谷发展,建立良好产业金融生态,全面支持中国声谷在新时期的核心集聚。
跨过第一个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声谷迎来崭新的又一个五年。
        新起点,新作为。新五年,中国声谷有三大KPI。第一是高度,把全球最优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聚过来,包括核心算法逻辑、芯片以及开创的新商业模式。第二是深度,基地要能够孵化出最先最快最好的产品,应用最深入。第三个广度,就是在各行和各个领域,中国声谷孵化产品市场覆盖率最高。祁东风强调:“中国声谷的产业生态将对全球开放。未来会由现在的400余家集聚到上千家,培育更多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内的独角兽企业,建设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声谷。”(来源:中国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