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黑白绿”三色经济助皖北煤电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4-02 21:2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邵明可
近年来,安徽皖北煤电集团精耕煤炭、化工、生态产业,打造“黑白绿”三色经济引擎,经历了由"黑色"煤企到"白色"减排,再到"绿色"发展的乘数效应后。
“谁持彩练当空舞?!”
“黑白绿”三色经济助皖北煤电高质量发展
作者:邵明可
 
        从百米井下的煤炭采掘,到烯烃产品的化工再塑,再到春色萌动的绿意盎然……
        近年来,安徽皖北煤电集团精耕煤炭、化工、生态产业,打造“黑白绿”三色经济引擎,经历了由"黑色"煤企到"白色"减排,再到"绿色"发展的乘数效应后,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做强黑色经济,深耕煤炭主业
        “液压系统工作正常,支架正常,割煤机各项参数正常。”3月24日早班,任楼煤矿8258工作面机械轰鸣。预备区职工刘飞和同事们确认了巡检设备运转情况后,向集控中心下发了“开始割煤”的指令,百米之外的集控中心操作人员摁下启动按钮,采煤机滚筒快速旋转,黑色煤块应声滚滚落下,搭载刮板运输机送往地面。这是皖北煤电集团煤炭智能化开采的生动剪影。
        “我们2月10日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得益于智能化开采装备,矿井产能恢复较快。”任楼煤矿矿长张义勇介绍,“我们及时调整了管理重心,掘进区大力开展掘进攻坚行动,把进尺与效益挂钩;采煤系统积极开展班组安全生产与质量标准化班组对抗赛,各班组之间比质量、赛安全,劲头儿十足。”
        在麻地梁煤矿快速装车站,呈现出“卖煤不见煤”的新景观。操作人员轻启按钮,滚滚乌金通过溜槽源源不断地被快速定量装运到货车车厢内。装车、平车、整车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足60秒,比起传统的装车、计量速度提升了15分钟左右。
        “借“智”这套集成控制、自动化、一体化的煤炭发运系统,发送能力可达3000t/h,大大提升了煤炭运输效率。”该矿总工程师阚磊表示。
        疫情期间,皖北煤电的智能化、信息化装备更是作用凸显,成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的“硬核力量”。截止3月18日,皖北煤电集团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复工复产,煤矿返岗人员17357人,返岗率92.8%,累计生产原煤300余万吨。3月18日当天,皖北煤电日产原煤超8万吨,创历史新高。
        “‘四化’建设既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皖北煤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兆杰介绍,“预计到明年年底,皖北煤电集团将建成10个自动化开采工作面,5个电液控工作面,6条智能化快速掘进作业线,采掘工效比年分别提高30%和20%。”
 

 
打造白色颗粒,延伸产业链条
        三月的淮河两岸,姹紫嫣红,春意盎然。位于淮河岸边的中安联合散货码头熙熙攘攘、一派繁忙。数万吨煤化工装置原料煤和动力煤被依次精准投放到集装箱车架上,等待发运入厂。
        “截至3月15日,今年头两个半月,散货码头共安全接卸煤炭87万吨,日均煤炭接卸量超万吨。”中安联合散货码头集控室调度员刘金玲边查阅电脑台账边说。
        疫情期间,医用口罩成为最紧缺的医疗物资。而以煤炭为原料的聚丙烯——一种半结晶的白色颗粒,则是中安联合的“看家本领”。聚丙烯再经过融化、塑形后,能够成为制造医用无纺布的原料——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
        “根据权威资料,1吨高熔指纤维聚丙烯所生产的无纺布约可制成一次性外科口罩90万~100万只或N95口罩20万~25万只。”中安联合煤化工分公司总经理蒋勇介绍,“煤炭经过化工合成后转化为甲醇,再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转化为聚烯烃。我们把聚烯烃产品发往下游无纺布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将把高熔指纤维聚丙烯加工成无纺布,通过驻极处理,成为下游口罩企业制造口罩的原材料。”
        中安联合是皖北煤电与中国石化均股组建的大型煤化一体化项目。在当前转型发展关键期,皖北煤电积极发展非煤产业,降低对煤炭依赖,先后推动化工、电力、物贸等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使产业格局由“一煤独大”向绿色多元转型。
        目前,随着各地下游企业陆续复产复工,市场对聚烯烃产品需求旺盛,作为安徽省内最大的聚烯烃生产企业,中安联合煤化工装置加大马力始终保持较高负荷运行。
 

 
扮靓绿色矿山,扩充生态资产
        搬苗、挖穴、栽树、填土……3月20日上午,在麻地梁煤矿的一处场坡上,20多名戴着口罩的职工志愿者和当地农民,正在矿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种植绿树。周边蓝天掩映、绿树成荫,黑色的沥青路面与四周的绿化相映衬,色彩分明、层次清晰,观赏效果极佳。
        麻地梁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境内,南邻黄河弯道,背依河曲娘娘滩,周边群山环绕,是皖北煤电首个智能化矿井和产能规模最大的矿井。
        “建矿之初,麻地梁煤矿就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开采’的发展思路。我们依托于机械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了‘产煤不见煤、卖煤不见煤’的绿色开采利用。”麻地梁煤矿负责人吴劲松介绍,“矿井依山而建,建筑风格仿照当地河套民俗文化,代表着皖煤人以实际行动深度融入煤都、誓立皖煤标杆的决心。”
        距离山西省岚县6公里山坳里的昌恒煤矿,是皖北煤电打造绿色矿山的又一生态代表“作品”。漫步矿区,成片的绿色充盈着眼帘,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宛如一幅古朴典雅的江南水墨画。只有那飞跨地面与山腰的长长皮带运输栈桥以及奔流不息的运煤卡车,隐晦地暗示着这是一座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
        2008年,皖北煤电因应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机遇,兼并重组了昌恒煤矿。考虑到安徽职工后转战山西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思乡情切,新井改造建设初期,皖北煤电在矿山设计方面融入徽派建筑,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得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融合,成为当地绿色矿山的推介典范。
        “皖北煤电进驻岚县,是自岚县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最成功的国有大型企业,在短短两年时间兴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标杆煤矿。连续几年都是岚县最大的纳税大户,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1000余户脱贫致富。”岚县县长乔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