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怀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走出新“稻”路

时间:2020-08-25 12:07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钱续坤 程海珠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怀宁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怀宁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块块精心打造的高标准农田正在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变革。
        稻田不再被分为一小块一小块,而是连成了一大片;四周没有了泥泞的田埂,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渠;田间管理时节,稻田里看不到忙碌的身影,而是无人机在开展喷洒农药作业;不需要再走进稻田才知道水稻长势,通过电脑就可以全方位掌控水稻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来到怀宁县平山镇胜天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水稻还可以这样种?
        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胜天圩的水稻种植发生了改变。胜天圩的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这些稻田通过与土地整改、新技术的衔接,结合优质水稻、综合种养等产业发展实际,实施“田、土、水、路、电、网”等工程综合开发,建成了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的高标准农田。
        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平山镇紧紧依托平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钵盂湖生态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紧扣“全省一流、全国先进”建设目标,创新思维、大胆实践,现已建成1 个万亩、两个5000亩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公关示范片,同时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建成高标准“稻虾共生”基地15000亩,年产优质龙虾120万斤、优质大米830万斤,被安徽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据怀宁县平山镇农业站站长潘尤学介绍,该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水稻种植实现了统一育苗、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并大力推广水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等技术。通过实行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水稻机插率提高到98%,机收率提高到95%,水稻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8%。
        “现在,我们的水稻种植已经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生产。”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平山镇镇长丁江波一脸喜悦,“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提高,与普通稻田相比,每公顷高标准农田地能多收入4000多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