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建设正式启动

时间:2020-09-30 16:2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骅 张晓梅
为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挂牌就运行、开门就开张"的工作要求,9月30日上午,合肥高新区举办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首批改革创新举措"启动仪式。
推出首批改革创新举措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建设正式启动
作者:张骅 张晓梅
 
        为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挂牌就运行、开门就开张"的工作要求,9月30日上午,合肥高新区举办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首批改革创新举措"启动仪式,正式启动"自贸区服务专窗"、"自贸区新经济应用场景"、"自贸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举措,这标志着合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出席启动仪式,并发布了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的区域范围和功能布局。省市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建好自贸试验区,合肥高新区拥有四大优势
        建好自贸试验区,合肥高新区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高端人才和金融资源优势。
        一是创新能力全省领先。集聚了中科大、中科院大量的科技资源,量子创新研究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中科大新校区、国家天地一体化中心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平台在区建设,拥有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3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汇集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200余家,全区R&D占GDP比重达9.1%,万人发明专利数375件,专利申请授权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网络安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设了"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以及省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网络信息安全四个重大战新产业基地等。目前,中国声谷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过900家,中国安全谷集聚企业超过100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超过200家、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企业超过200家。
        三是高端人才加速汇聚。实施"江淮硅谷"、"名校引才"等人才工程,全区拥有各类人才超过20万人、受过高等教育70%以上,拥有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53人、高层次人才团队164支,占全市的40%、全省的五分之一。建成合肥国际人才城,为全球人才集聚提供"首站式"、"一站式"服务,在园区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3000多人。
        四是金融资源高度集中。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基金大厦、线上"金融超市"等线上线下金融服务载体平台,集聚了省、市及有关重点企业股权投资基金180余支、资金规模突破2100亿元,并自主设立和参与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29支、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为企业提供天使投资、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创新贷等全方位、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区内聚集了银行、券商、担保、小贷、资产评估、金融服务公司、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100余家。
 

 
区域范围31.43平方公里,强化"一体两翼"功能布局
合肥高新区块共31.43平方公里,将充分发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与自贸试验区"四区叠加"的联动优势,强化"一体两翼"功能布局。
        "一体"为创新驱动核,主要布局在创新大道以西,分为三个区域,原始创新核心区布局量子创新研究院、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高端研发创新区布局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国盾量子等高科技企业;新经济产业孵化区布局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中安创谷等产业聚集区,发展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光伏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新经济产业集群。
        "两翼"为产业集聚带,主要布局长江西路以北和习友路以南。"北翼"为高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拥有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安徽(合肥)侨梦苑,以及大陆马牌轮胎、长安汽车、维天运通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南翼",为智能家电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围绕格力、美的及相关家电核心配套企业,聚焦数字化赋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自贸试验区高新区块”,将打造"三大特色领域"
        在9月30日的启动仪式上,合肥高新区正式启动"自贸区服务专窗"、"自贸区新经济应用场景"、"自贸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举措。据介绍,目前合肥高新区正在加快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初步考虑是打造"三个特色领域",实现"六个更大突破"。
        其中,"三个特色领域"包括:
        一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领跑计划",围绕政务服务、要素成本、生活配套、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法治人文六大环境,明确26类目标任务、107项具体工作,加快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构建"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等,力争三到五年内,成为全国高新区创优营商环境的引领者。
        二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化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持续建好合肥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展量子信息、类脑科学、基因诊疗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充分挖掘中科大、中科院等资源,积极引进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区落地转化和产品化、产业化。
        三是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实施以高成长企业培育、创新平台提质提效、"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壮大、"爆品"企业发掘、"领航"企业家培养等为内容的企业"掘金计划",力争五年内,形成3000-5000亿元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500亿元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网络安全、智能穿戴产业集群。
 
瞄准"六个更大突破",加快形成制度性创新成果
        "六个更大突破"包括:
        一是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深化与杭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长三角先发园区创新合作,积极参与G60城市创新合作、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招引一批长三角地区重点项目落户发展。
        二是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制定"合肥高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加快中德国际创新园、国家侨梦苑、匈牙利欧侨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三是在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制定"合肥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实施方案",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更深层次、在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与支持金融创新,构建一流园区科技金融生态圈,力争成为区域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四是在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打造数字化制造外包平台,培育数字服务贸易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综合保税区,提升国际贸易服务能力。
        五是在激发创新创业人才活力上实现更大突破。依托合肥国际人才城,建设辐射全球海外引才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服务"绿色通道"制度,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顶尖科技人才及团队来区发展。
        六是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实现更大突破。落实省法定机构试点建设,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确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自贸试验区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以党建为引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自贸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合肥高新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促发展为目标、以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制度性创新成果,努力建成营商环境一流、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投资贸易自由便利、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自贸试验园区,为全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设贡献高新力量!
 
链接:
        合肥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18年4月,合肥高新区被科技部正式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国家队,并连续6年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保持前十,稳居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