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守正创新 中煤新集刘庄煤矿以“技”出彩

时间:2020-12-21 10:12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李占辉
今年以来,中煤新集刘庄煤矿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建立健全矿井技术管理体系,深化技术改革创新,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和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不断提升技术经济一体化建设.
        今年以来,中煤新集刘庄煤矿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建立健全矿井技术管理体系,深化技术改革创新,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和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不断提升技术经济一体化建设,实现技术保安、降本、增效,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
 
下好技术保安“关键棋”
        “我们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开发建成智慧化矿山综合集成平台,实现了安全信息、生产数据的有效综合利用,并建立了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视频信息,“电子眼”可直接看到井下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矿长姜文华向笔者介绍道。
        该矿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技术保安”战略,依托智能化管理模式,构筑安全网格化体系,形成“点、线、面结合,多层次覆盖,人、机、环、管齐抓”安全网格监管机制。结合人员定位、可视化系统、监测监控等数字化系统,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做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让现场安全监管体系延伸到每一个岗位、覆盖到每一个单元,使管理更规范,生产更安全,职工更安心。
        建立了职工技能培训、“名师带徒”、“党员包保”、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机制,组织开展“一规程三细则”、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培训等专题知识讲座5场次,培训1100人次;开展“安全公开课”38场次,培训760人次;组织开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培训7期,培训480人次,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让技术成为职工的“安全锁”。
 
用好技术降本“杀手锏”
        该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从各方面搭建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孵化的平台,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以小改小革、提金点子等形式,解难题、提效率。今年以来,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共计培训338人,自主完成“五小”项目51项,获得煤炭工业协会2019年全国煤矿优秀“五小”成果5项,涉及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专业领域,为矿井节约近4000万元。
        “把技术作为最大的保障,大力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通过优化设计参数、工作面、巷道设计,并加机械化应用,既减轻了安全管理压力,又节约成本投入。”矿副总工程师年福田说。
        据了解,该矿在131102、150802工作面高抽巷上段采用定向长距离大直径钻孔替代高抽巷,减少巷道约2420米,减少成本1815万元;在131304胶带顺槽、131101轨道顺槽、131102轨道顺槽等巷道创新采用台阶法掘进,解决单轨吊运输大断面巷道单进效率低、掘锚支难度大等难题;优化1511采区西翼设计,减少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影响,预计多回收煤炭资源近70万吨,间接创造利润3.15亿元……一个个技术创新,一个个工艺优化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掀起技术增效“红盖头”
        “中深孔爆破工艺、小煤柱‘双浆液’注浆工艺、快速掘进线、单轨吊等创新运用,有效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效率、产量煤质的稳定。”副矿长李彬介绍道,“截止11月底,我们商品产量超过860万吨,1-10月份单产达台阶6次、单进上台阶54队次,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煤矿的根本出路在于安全高效。该矿以“集约、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四化”建设,用科学技术全速推进生产方式转变,采煤机械化、煤巷掘进机械化率均达到100%,井下电气设备均能在地面集中控制和监控,实现井下供电、制冷等要害场所无人值守,生产效率持续提高,作业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强度大幅下降。
        在131101智能化工作面,实现工作面少人化作业;131304工作面和151104工作面采用支架替代木垛,解决大跨度巷道支护难题;171306(外)工作面采用(由风巷至机巷)“反向”工艺拆除液压支架,实现工作面综采设备安全高效安撤;引入快速掘进作业线,实现煤巷综掘突破500m单进水平……正所谓“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对于刘庄煤矿来说,目前正在依靠科技创新、“四新”技术运用,从“减人”向“无人”靠近,让职工更安全,生产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