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五年看点】为民增福址 合肥市齐心协力共浇文明花
时间:2021-08-23 15:57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8月19日,记者在“合肥五年看点”集体采访中发现,合肥市积极探索文明创建与数字城管对接,将文明创建融入社区治理“1+8”体系,推广“大共治”模式,形成“党建统领、创建统筹”的共
8月19日,记者在“合肥五年看点”集体采访中发现,合肥市积极探索文明创建与数字城管对接,将文明创建融入社区治理“1+8”体系,推广“大共治”模式,形成“党建统领、创建统筹”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有效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健全包保责任制,建立完善问题清单整改销号机制和重难点问题定期会商调度制度。走出了一条,为民增福址,齐心协力共浇文明花的创建之路。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合肥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融入到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中,注重群众切身感受,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先后在全市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城市管理补短板 文明创建再出发”、“万众文明出行、万家美化家园、万商文明经营”、“党建带群建 合力抓创建”等系列行动,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表率走在前列”大调研和“走街串巷行走合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查找解决群众身边的创建重难点问题。据统计,五年来,市区共改造老旧小区1033个、小街巷113条,菜市场78个,开展53个重点路口、76条重点路段、35个交通乱点的文明交通专项提升行动,通报并整改解决2.8万余个涉及文明创建的问题,整改率高达98.8%,一大批创建重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自2014年底首次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以来,合肥市已连续蝉联该项荣誉称号,成功当选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累计当选全国文明村镇18个,全国文明单位75家,全国文明家庭4户,全国文明校园6所,全国道德模范5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8位,“中国好人”186位,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25个,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助推了合肥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设。
南陵路杨树短截
聚焦沉疴痼疾,精准锚定违建治理难题
违法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顽症和障碍。2020年11月,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全市上下同力推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掀起了查违拆违的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共摸底46146处,面积约580万㎡,已拆除44507处,面积约565万㎡,查处和拆除数量为15年来之最。
正面宣传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形成铺天盖地宣传之势,最大限度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自大拆违启动以来,在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刊发稿件1226篇,发挥了积极的正面宣传引导效果,赢得了全市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开展高密度、地毯式摸排。今年,合肥市城管局组织开展百名城管队员专项摸排和500名信息员专项普查,对全市违建进行再一次“背对背”摸排,同时“面对面”反馈、“点对点”核实,逐区“过筛子”,织牢织密违建摸排网。通过摸排共发现50999处违法建设,全部纳入数字城管系统立案处理。实行边摸排、边整改,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不留空白、不漏死角。
根据大拆违调度会精神,合肥市城管局、合肥市自规局、合肥市房产局三家及时出台《合肥市附有违法建设房屋标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对71处附有违法建设房屋进行标注,暂停该房屋所有权、抵押权的新设、转移和变更登记。通过房产标注措施,倒逼违法行为人自觉整改,多处违规房产当事人已主动自拆。
同时,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关切。合肥市城管局出台《合肥市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有奖举报暂行规定》,公布市、区两级9个市民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抵制侵害公众利益的违法建设行为,鼓励市民踊跃参与上报身边的违建行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逍遥津
聚集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新高地
江淮分水岭自西南向东北斜向贯穿合肥市,岭脊西起肥西县铭传乡,东至肥东县陈集乡,全长约142公里,分水岭区域总面积939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4.9%。推行林长制后,合肥市将其纳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示范项目进行建设,把江淮分水岭生态屏障样板区建设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按照整体打造、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江淮分水岭岭脊线及两侧生态廊道建设规模,进一步完善分水岭生态圈,岭区绿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
在增加绿量的同时,更注重森林质量提升,着力改善江淮分水岭区域林分结构,培育“复层、异龄、混交”的健康森林。突出富民增收,制定计划,健全政策,不断增加岭区特色果林造林比重,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打造了一批规模上千亩薄壳山核桃基地,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改革以来,岭区完成造林20.5万亩,薄壳山核桃面积已达10万余亩,打造了一条高标准的绿色发展生态屏障。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首个由退耕还林的人工林经过生态修复而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安徽省内唯一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肺”。公园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兼具森林体验、科普教育、湿地认知、森林疗养、生态农业体验等综合功能。2017年6月4日,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由此拉开了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工作的序幕。
林长制改革实施以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全国自然精品教育基地”、“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等4项国字号荣誉,3次荣登中央电视台,2次联合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直播,公园建设成果先后近10次被海内外知名媒体进行报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林长制改革推行以来给公园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滨湖森林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四季皆有景,季季景不同,真正成为了城市的“后花园”。
园博园鸟瞰
宜居暖“民心”,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
近年来,合肥市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顺应群众期盼,尊重群众意愿,全面提升老旧小区设施功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城市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的重要章节。
自2019年10月,合肥成功入列老旧小区改造全国试点城市以来,合肥市紧紧围绕探索建立“统筹协调、项目生成、资金共担、市场化方式参与、金融机构以可持续方式支持、动员群众共建、改造项目推进、存量资源整合利用、小区长效管理”九项机制推进落实试点任务。“十三五”期间,合肥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26个,改造总建筑面积2055万平方米,惠及8726栋、26万余人。
结合文明创建,合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优化绿化布局,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380余处;维修改造原有休闲场地89处,配置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105处;合理配置宣传栏、公示牌等设施467处;美化房屋外墙7800平方米,对房屋外墙进行防渗、粉刷处理6658平方米,整修、更换破损落水管道732处;比如,在实施省团校大院等46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建设621个小区定时定点垃圾投放亭,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在省政府机关宿舍等38个小区单元新增了奶报箱;新建智能信报箱(柜)96组。
为了解决“上下楼”难问,2019年,合肥市出台《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给予20万元/台的电梯加装补贴,市、区两级各承担50%。打通个人公积金和房屋公共维修资金提取通道。2019-2020年,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建成使用320部,惠及105个小区、151栋住宅、320个单元、3040户居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合肥市将继续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让城市发展更有颜值,让小区生活更有温度,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合肥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融入到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中,注重群众切身感受,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先后在全市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城市管理补短板 文明创建再出发”、“万众文明出行、万家美化家园、万商文明经营”、“党建带群建 合力抓创建”等系列行动,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表率走在前列”大调研和“走街串巷行走合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查找解决群众身边的创建重难点问题。据统计,五年来,市区共改造老旧小区1033个、小街巷113条,菜市场78个,开展53个重点路口、76条重点路段、35个交通乱点的文明交通专项提升行动,通报并整改解决2.8万余个涉及文明创建的问题,整改率高达98.8%,一大批创建重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自2014年底首次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以来,合肥市已连续蝉联该项荣誉称号,成功当选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累计当选全国文明村镇18个,全国文明单位75家,全国文明家庭4户,全国文明校园6所,全国道德模范5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8位,“中国好人”186位,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25个,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助推了合肥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设。
南陵路杨树短截
聚焦沉疴痼疾,精准锚定违建治理难题
违法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顽症和障碍。2020年11月,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全市上下同力推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掀起了查违拆违的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共摸底46146处,面积约580万㎡,已拆除44507处,面积约565万㎡,查处和拆除数量为15年来之最。
正面宣传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形成铺天盖地宣传之势,最大限度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自大拆违启动以来,在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刊发稿件1226篇,发挥了积极的正面宣传引导效果,赢得了全市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开展高密度、地毯式摸排。今年,合肥市城管局组织开展百名城管队员专项摸排和500名信息员专项普查,对全市违建进行再一次“背对背”摸排,同时“面对面”反馈、“点对点”核实,逐区“过筛子”,织牢织密违建摸排网。通过摸排共发现50999处违法建设,全部纳入数字城管系统立案处理。实行边摸排、边整改,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不留空白、不漏死角。
根据大拆违调度会精神,合肥市城管局、合肥市自规局、合肥市房产局三家及时出台《合肥市附有违法建设房屋标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对71处附有违法建设房屋进行标注,暂停该房屋所有权、抵押权的新设、转移和变更登记。通过房产标注措施,倒逼违法行为人自觉整改,多处违规房产当事人已主动自拆。
同时,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关切。合肥市城管局出台《合肥市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有奖举报暂行规定》,公布市、区两级9个市民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抵制侵害公众利益的违法建设行为,鼓励市民踊跃参与上报身边的违建行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逍遥津
江淮分水岭自西南向东北斜向贯穿合肥市,岭脊西起肥西县铭传乡,东至肥东县陈集乡,全长约142公里,分水岭区域总面积939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4.9%。推行林长制后,合肥市将其纳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示范项目进行建设,把江淮分水岭生态屏障样板区建设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按照整体打造、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江淮分水岭岭脊线及两侧生态廊道建设规模,进一步完善分水岭生态圈,岭区绿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
在增加绿量的同时,更注重森林质量提升,着力改善江淮分水岭区域林分结构,培育“复层、异龄、混交”的健康森林。突出富民增收,制定计划,健全政策,不断增加岭区特色果林造林比重,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打造了一批规模上千亩薄壳山核桃基地,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改革以来,岭区完成造林20.5万亩,薄壳山核桃面积已达10万余亩,打造了一条高标准的绿色发展生态屏障。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首个由退耕还林的人工林经过生态修复而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安徽省内唯一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肺”。公园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兼具森林体验、科普教育、湿地认知、森林疗养、生态农业体验等综合功能。2017年6月4日,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由此拉开了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工作的序幕。
林长制改革实施以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全国自然精品教育基地”、“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等4项国字号荣誉,3次荣登中央电视台,2次联合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直播,公园建设成果先后近10次被海内外知名媒体进行报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林长制改革推行以来给公园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滨湖森林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四季皆有景,季季景不同,真正成为了城市的“后花园”。
园博园鸟瞰
宜居暖“民心”,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
近年来,合肥市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顺应群众期盼,尊重群众意愿,全面提升老旧小区设施功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城市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的重要章节。
自2019年10月,合肥成功入列老旧小区改造全国试点城市以来,合肥市紧紧围绕探索建立“统筹协调、项目生成、资金共担、市场化方式参与、金融机构以可持续方式支持、动员群众共建、改造项目推进、存量资源整合利用、小区长效管理”九项机制推进落实试点任务。“十三五”期间,合肥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26个,改造总建筑面积2055万平方米,惠及8726栋、26万余人。
结合文明创建,合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优化绿化布局,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380余处;维修改造原有休闲场地89处,配置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105处;合理配置宣传栏、公示牌等设施467处;美化房屋外墙7800平方米,对房屋外墙进行防渗、粉刷处理6658平方米,整修、更换破损落水管道732处;比如,在实施省团校大院等46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建设621个小区定时定点垃圾投放亭,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在省政府机关宿舍等38个小区单元新增了奶报箱;新建智能信报箱(柜)96组。
为了解决“上下楼”难问,2019年,合肥市出台《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给予20万元/台的电梯加装补贴,市、区两级各承担50%。打通个人公积金和房屋公共维修资金提取通道。2019-2020年,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建成使用320部,惠及105个小区、151栋住宅、320个单元、3040户居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合肥市将继续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让城市发展更有颜值,让小区生活更有温度,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相关文章
- 01-25朱仙庄矿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
- 09-23恒源股份任楼矿加减并用算好安全经营两本账
- 01-22合肥瑶海区实施“薪火永相传、建功新时代”工
- 03-14凝心聚力破难题 刘庄矿久久为功创标杆
- 09-27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将党建引入企业发展中
- 06-22皖北煤电智能公司设立分会场参加集团工作会议
- 10-19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召开智慧矿山项目启动会
- 02-08书画家义写春联送合肥市瑶海区一线环卫工人
- 04-26麻地梁矿“导师带徒”式技术传承当休矣
- 07-08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多措并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