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深度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安全生产

时间:2022-03-07 21:12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臻,就深度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安全生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两会专稿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臻
深度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安全生产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臻,就深度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安全生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魏臻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重大执政目标,全力改进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有效遏制了瓦斯、透水等重大灾害发生,矿山安全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零星事故仍时有发生,总量与发生概率仍处于全球范围内的较高水平。据我个人浅见,其主要原因是:一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我国煤矿井下用工较多。例如,2010美国弗吉尼亚矿难,这个年产120万吨的煤矿当班下井人数不足百人,本次矿难造成死亡29人;而在中国同类矿井的当班下井人数至少要300~500人;二是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能力较差。

2020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八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掀开了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大幕,随后又公布了71个试点矿山名单与相关试行验收管理办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践与调研中,魏臻发现有些验收标准定的过低,绝大多数仍处于基础自动化的范畴,而如融合通信网络、5G+无人驾驶、5G+VR远程可视化采煤等最能体现智能化矿山特征的指标只被设置为加分项,甚至有的省份把“单班下井人数要少于500人”作为智能化矿山验收的内部标准之一,这个验收标准离真正的智能化矿山还有很大差距,

2021年以来,以若干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华为煤炭军团为代表的行业龙头科研机构,瞄准行业痛点,及时推出了多种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其本质核心均体现如下特征,通过引入了行业领先的5G、AI、云计算等新ICT技术并融合煤炭行业全生产环节的领域知识,形成了智能矿山的新型整体架构,即通过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组织重构等技术手段,构建互联互通、统一高效、综合承载的矿山融合网络;打造安全可控、弹性灵活、运维高效的数字化底座;形成数据共享、能力共享、开放统一的矿山数字平台。真正体现了智能化矿山的应有含义。

为此,魏臻建设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行业政策的制定者要明确定义智能化矿山的标准和架构。全国煤矿基于统一的标准和架构建设,既有利于产业集约化,对行业的整体投资最小化,也利于智能矿山的量化验收。我个人理解,智能矿山的本质是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山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实现矿山设计、掘进、开采、运输与提升等环节自规划、自感知、自决策、自运行,从而提高矿山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控和系统间的智能联动和智能决策,将矿山生产和安全维持在最佳状态和最优水平。

其次,对现有验收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整,科学制定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各项指标,重点应该放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少人化或无人化;要鼓励类似矿鸿操作系统在矿山行业中全面铺开应用,替代当前矿山行业七国八制的操作系统,通过统一接口、统一数据格式,实现矿山设备超级互联、互通,这也能保障我国矿山工业体系安全。

再者就是,行业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推动各煤矿努力建成全矿智能,让不同设备、不同的环节互联互通和自主互动,而不是某个环节的局部示范;更不能为了验收而验收。

魏臻认为,智能化矿山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建成后可以更好地反哺安全、绿色、高效生产,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引导煤矿生产企业合理投入,避免设备厂家恶意低价竞标。

魏臻说,近两年,煤矿企业加大了资金、人力投入用于智能矿山的建设,国家在相应的产业政策上,也应有量化体现,比如对达成目标要求的煤矿,增加相应的额定产能等,作为正向的鼓励;反之,对不能达成相应智能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的煤矿,要降低额定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