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合肥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时间:2022-04-27 21:34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项磊
这里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拥有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大高新校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墨子号实验卫星、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关键研发环节在这里完成。
这里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拥有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大高新校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墨子号实验卫星、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关键研发环节在这里完成,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司南”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诞生于此……
这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开路先锋”。三十多年来,一批批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创办了科大讯飞、国盾量子等众多高科技企业,引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此开花结果。如今,这里又在建设“未来科技城”,布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
这里也是制度创新的“开路先锋”。推进区域经济大脑、贷投联动、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科学家、企业家们在这里能安心科研、大胆创业……
这里是合肥高新区。
从1991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合肥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的内生发展之路,2018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连续八年稳居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十名,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点。
合肥高新区
科技创新,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2022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线上为南开大学“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直播中建议,可以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而他自己则选择了从合肥高新区“诞生”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该疫苗是由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曾于2021年3月获批紧急使用,并在2022年3月1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疫苗研发,是合肥高新区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的最新成果之一。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努力构建“国家实验室+省级综合性研究院+大科学装置+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中国科大高新校区首批新生入校学习,中国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成果涌现,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天地一体化合肥网络中心、中电科38所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芯片、CPU、5G滤波器、区块链、空气成像、空天信息等数字经济技术持续突破,赋能实体经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在生命健康领域,除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外,必欧瀚、深蓝医疗、瀚海博兴、清新互联等企业,在抗原检测、轨迹溯源等不同领域,为疫情防控贡献着科技力量。此外,合肥高新区还研发出国产质子治疗系统,布局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等。
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很多诞生于高新区的创新成果在冰雪赛场上大显身手,展现“科技冬奥”的力量。其中,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由两名院士领衔科研团队,中国科大教授牵头,自主研发全色激光投影显示系统,让“雪屏幕”在张家口赛区“雪如意”旁尽显中国先进显示技术的最新成果。同样位于高新区的东超科技,则将“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应用于鸟巢,其研制的“非接触式门禁”让冬奥“无人特许商店”更有科技魅力。
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声谷孵化区
产业创新 提振创新“声”“量”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经形成“中国声谷 量子中心”的园区品牌。
坐落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中国首家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于2020年底圆满完成“入驻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的“十三五”双千阶段目标,形成了核心技术引领、芯片产业为基础、智能硬件和服务为主体、信息安全为保障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截至2021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总数已超过1400家,实现关联带动产值1378.6亿元,连续五年产值、企业增长率超30%。
龙头企业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作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自2017年获批建设以来,已开放479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18万开发者团队,累计覆盖终端设备数 34亿+,AI大学堂学员总量达到68.9万,链接超过420万生态伙伴 ,开放平台带动了大众创业和行业发展。
在量子信息产业领域,中国科大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的师生团队,分别在合肥高新区孵化设立了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三家公司,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和产业化。根据2021年底合肥高新区发布的《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高新区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未来产业高地。
“中国声谷 量子中心”的激昂“声”“量”,也带动了合肥高新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多年来,高新区培育了阳光电源、华米科技、智飞龙科马、安科生物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人工智能、光伏新能源、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热土绽放青春芳华
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内驱力。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合肥高新区坚持以“有为政府”推动“有效市场”,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创新创业“资金、人才、市场”三大痛点,“加法”“减法”并用,构筑了精准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合肥高新区在安徽全省首创区域经济大脑,打造双创活动品牌“合创汇”,向企业精准推送各项政策,帮助他们“免申即享”各种政策资金,让企业家和研发人员安心舒心创业。同时,建立了“引导性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产业化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融资体系,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园区”,以股权代投、成果转化基金等方式,加速科创项目成长。人才方面,高新区实施领航企业家培养工程, 建立全国首个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 合肥国际人才城和安徽首个“外国专家服务之家”,构建“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
“养人”环境的不断优化,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走进园区,踏上创新征途。“90后”科大校友孔伟成担任本源量子轮值董事长,为国守好量子计算的世界赛道;“90后”科大校友贺羽创立国仪量子、博焱视芯总经理吴茂乾在中国科大读完本硕博后进军芯片产业……在合肥高新区的创新队伍中,年轻人比例越来越高。科大讯飞、国仪量子等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而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合肥高新区25至34岁人口比例显著提升。如今,合肥高新区已集聚人才超40万人,受过高等教育人员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合肥创新产业园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合肥高新区在2022年初贯彻落实安徽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全面开启“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合肥高新区将继续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培育“深科技”企业、聚焦“卡脖子”技术研发,加快推动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科大硅谷”核心区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人工智能、光伏新能源、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奋力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让创新的源泉在合肥高新的沃土上涌流奔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高新力量”。
相关文章
- 09-27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将党建引入企业发展中
- 03-14凝心聚力破难题 刘庄矿久久为功创标杆
- 07-08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多措并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
- 01-22合肥瑶海区实施“薪火永相传、建功新时代”工
- 04-26麻地梁矿“导师带徒”式技术传承当休矣
- 01-25朱仙庄矿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
- 02-08书画家义写春联送合肥市瑶海区一线环卫工人
- 10-19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召开智慧矿山项目启动会
- 06-22皖北煤电智能公司设立分会场参加集团工作会议
- 09-23恒源股份任楼矿加减并用算好安全经营两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