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科技抗疫”重任,合肥高新区“十八般武器”护卫人民健康
时间:2022-05-12 19:1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项磊
钟南山院士序贯接种选择了来自合肥高新区的重组蛋白疫苗,新冠口服药取得重大进展并即将进行临床试验。
钟南山院士序贯接种选择了来自合肥高新区的重组蛋白疫苗,新冠口服药取得重大进展并即将进行临床试验,多个企业研发的抗原检测产品畅销海外,电子哨兵、车辆及人员管理系统、移动核酸检测小屋、无接触自助挂号机等高科技产品在提高抗疫效率、减少直接接触降低传染风险等方面发挥作用……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国家队,合肥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担当起“科技抗疫”的责任和使命,区内众多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推动一大批疫情防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迅速转化应用,投入到战疫一线中。截至2022年4月底,合肥高新区累计有四大类114家企业260余产品在本次疫情中投用,为全球战疫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贝克药业
皖产新冠口服药即将临床试验,有望年内上市
近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贝克制药正在研发的抗新冠口服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研究团队紧盯科技前沿,通过比对研究,确定把国际制药巨头的口服新冠治疗药物莫努匹拉韦作为发力方向,2020年开始进行首仿研发并取得重大突破。该药已被命名为莫那匹拉韦,主要针对于有暴露风险的、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非住院成年患者,可以干扰病毒的遗传密码使之出错,从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该药物一个疗程为5天,每天口服8粒,轻中度患者一个疗程内能基本痊愈。
目前,贝克制药莫那匹拉韦已经完成中试研究和验证批次的研究,合成原料药各项指标均合格,并完成胶囊剂型开发。今年6至8月,贝克制药将在安徽省内三甲医院开展该药物的临床试验,预计3个月完成临床试验后,9月份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注册批准,有望在年内供应国内市场。
据了解,贝克制药是国内专业从事抗艾滋病、抗乙肝药品研发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建有国内产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抗乙肝、抗艾滋病药品生产基地。自2011年,贝克制药股份已连续7年中标国家艾滋病药品招标采购项目,圆满完成药品供应任务,累计为国家节约招标资金达40亿元,并向国内多家疾控系统捐赠2960万元抗艾滋病药品。
智飞龙科马新冠疫苗
钟南山院士序贯接种选择“高新区疫苗”
像贝克制药新冠口服药这样直接投入使用的抗疫产品和服务,合肥高新区还有很多,涵盖新冠疫苗、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病毒消杀等方面。
比如:博奥医学、金域医学、诺森医学推出核酸检测服务,服务万千百姓;深蓝医疗、必欧瀚、瀚海博兴等企业研发出抗原检测试剂,从2020年开始畅销海外,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并有望在不久后在国内上市。另外,杜威智能研发出移动式核酸采样工作站,中科纳普研发出纳米银抗菌消毒喷雾,都成为战疫的有力武器。
而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曾于2021年3月获批紧急使用,并在2022年3月1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2022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线上为南开大学“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直播中建议,可以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而他自己打的第三针就是智飞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此外,安科生物自主研发上市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是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病毒性疾病以及肿瘤的治疗,国家卫健委在1-8版方案中病毒药物治疗都推荐α干扰素雾化治疗。
中科国金研发的GPS物联网定位设备——“合运保”
“科技哨兵”参战 筑牢基层战疫防线
合肥高新区很多企业还研发出不少适用特定场景的防疫产品,涵盖社区管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方面。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重点场所出入口、卡点的每次人员进出都需要进行测温、验码、人员信息登记等多种操作。日前,由清新互联、安徽筑园针对疫情信息核验通行研发生产的智慧装备“电子哨兵”正式上岗,让这个流程几秒钟就可以轻松完成。
而博微太赫兹公司研发的太赫兹安检测温一体机,让安检速度提升10倍,大幅提高了公共场所的人员流动速度。疫情发生后,博微太赫兹核心团队在太赫兹安检仪基础上,增加了红外线测温模组。实现无接触安检测温一体化,迅速在合肥地铁投入使用。
聚润互联与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联合开发的智能门磁,则在基层防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智能门磁通常安装在居家隔离人员的入户门上,隔离人员如果打开大门,门磁会立刻“知晓”,后台系统也会生成,并向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发出一条提示信息。这款“高新造”的智能门磁的使用,提升了基层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而卓威通信的人脸识别健康码防疫通行解决方案、智能一体化人像扫码测温方案,适合在各种场所入口简易部署,能够对入场人员进行实时高效的测温、健康码验证或身份证验证,给出绿码通行、红码报警的结果,人员通行记录归档、支持事后查询。
针对当前存在人员及车辆(货车)流动大、来源区域广、轨迹无法掌握等痛点,中科国金研发了疫情防控出入境车辆、人员管理系统和物联网定位设备——合运保,该设备具有车辆管理、轨迹追踪、超时告警、出肥(区域)审核等功能,针对疫情防控中大货车通行难痛点,车辆疫情监测预警实现外来车辆出肥所在县区的全程轨迹跟踪,实时查询车辆位置信息,对超时未离开车辆实时预警,结合人员疫情信息管理实现对疫情防控期间车辆的实时追踪。不仅有利于保障货运物流畅通,同时也给后期追溯提供便利,助力精准防疫,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为疫情防控贡献数字化利器。
杜威科技“移动式核酸采样小屋”
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助力阻断病毒传播
减少与人和物品的直接接触,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合肥高新区,不少高科技企业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减少直接接触的场景解决方案,涵盖无接触式零售、无接触测温、智慧医疗等平台系统等方面。
比如,阿拉丁量子科技的“小天使”机器人,是应用在健康咨询自主导诊的接待机器人。疫情期间,常被应用于医院接诊处,可以尽可能避免人员交叉接触。
东超科技的空中成像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搭载了公司国际领先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提供全新的空中成像人机交互方式,让用户在不接触实物的情况下,点击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多功能自助服务的一系列操控,有效隔绝因实物接触操作带来的细菌、病毒交叉感染。该产品也在此次北京冬奥会上得到使用。
杜威智能的移动式核酸采样小屋(工作站),是一款集体温测量、核酸采样、病毒消杀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既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又保证了采样人员安全。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智医助理”家庭医生随访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让基层医疗工作者只需在系统内输入患者电话,就可以定时自动外呼,5000个随访电话不用半天就能完成。外呼完成后,系统会将数据统计成图表供医生参考,社区医生再根据异常数据进行人工回访、核实、干预。
中国声谷孵化区
全方位优化创新体系为“科技战疫”保驾护航
众多科技抗疫神器的涌现,展示了合肥高新区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园区“承担国家使命、落实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奋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责任担当。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高新区构建“三位一体”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引导重点企业与强校强院强所共建共性技术平台和小试中试平台。早在2016年,智飞龙科马就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就共同建立了成熟的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平台,并于2018年8月联合开发重组MERS-CoV疫苗。智飞龙科马利用丰富的重组MERS-CoV疫苗研发平台和经验,快速启动CoV-19新冠疫苗研制。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实验动物平台和药效药理测试平台,为超过20家生物医药和基金检测企业提供模型创制、基因编辑等高端技术服务,为创新提供专业平台。
创新需要场景应用,对此,高新区于2018年起启动了面向科创企业的“应用场景供给计划”,在城市大脑、智慧教育、未来健康、应急安全、无人网点、自动驾驶、量子应用、未来制造等八大新经济领域,为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孵化提供试验空间和创新土壤。2020年以来,园区瞄准科技抗疫需求摸排全区抗疫产品,发布三期《合肥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抗击疫情产品服务清单》,涉及81家企业、197件产品和服务,不仅为一批自主培育的科创企业提供更多、更现实的全国市场,更是帮助东超科技、清新互联、杜威智能、科讯嘉联等企业在多地实战中打磨优化产品。
同时,合肥高新区利用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全面对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类成果转化平台,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成果转化阻碍,快速集结“作战单位”。在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协同关系下,贝克生物、筑园信息、畅信网络、云之迹等一批企业不仅第一时间就能吸收高水平科研成果,更能快速集结校企两端研发人员,开展精准高效的联合攻关。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国家队,合肥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担当起“科技抗疫”的责任和使命,区内众多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推动一大批疫情防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迅速转化应用,投入到战疫一线中。截至2022年4月底,合肥高新区累计有四大类114家企业260余产品在本次疫情中投用,为全球战疫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贝克药业
皖产新冠口服药即将临床试验,有望年内上市
近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贝克制药正在研发的抗新冠口服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研究团队紧盯科技前沿,通过比对研究,确定把国际制药巨头的口服新冠治疗药物莫努匹拉韦作为发力方向,2020年开始进行首仿研发并取得重大突破。该药已被命名为莫那匹拉韦,主要针对于有暴露风险的、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非住院成年患者,可以干扰病毒的遗传密码使之出错,从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该药物一个疗程为5天,每天口服8粒,轻中度患者一个疗程内能基本痊愈。
目前,贝克制药莫那匹拉韦已经完成中试研究和验证批次的研究,合成原料药各项指标均合格,并完成胶囊剂型开发。今年6至8月,贝克制药将在安徽省内三甲医院开展该药物的临床试验,预计3个月完成临床试验后,9月份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注册批准,有望在年内供应国内市场。
据了解,贝克制药是国内专业从事抗艾滋病、抗乙肝药品研发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建有国内产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抗乙肝、抗艾滋病药品生产基地。自2011年,贝克制药股份已连续7年中标国家艾滋病药品招标采购项目,圆满完成药品供应任务,累计为国家节约招标资金达40亿元,并向国内多家疾控系统捐赠2960万元抗艾滋病药品。
智飞龙科马新冠疫苗
钟南山院士序贯接种选择“高新区疫苗”
像贝克制药新冠口服药这样直接投入使用的抗疫产品和服务,合肥高新区还有很多,涵盖新冠疫苗、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病毒消杀等方面。
比如:博奥医学、金域医学、诺森医学推出核酸检测服务,服务万千百姓;深蓝医疗、必欧瀚、瀚海博兴等企业研发出抗原检测试剂,从2020年开始畅销海外,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并有望在不久后在国内上市。另外,杜威智能研发出移动式核酸采样工作站,中科纳普研发出纳米银抗菌消毒喷雾,都成为战疫的有力武器。
而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曾于2021年3月获批紧急使用,并在2022年3月1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2022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线上为南开大学“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直播中建议,可以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而他自己打的第三针就是智飞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此外,安科生物自主研发上市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是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病毒性疾病以及肿瘤的治疗,国家卫健委在1-8版方案中病毒药物治疗都推荐α干扰素雾化治疗。
中科国金研发的GPS物联网定位设备——“合运保”
“科技哨兵”参战 筑牢基层战疫防线
合肥高新区很多企业还研发出不少适用特定场景的防疫产品,涵盖社区管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方面。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重点场所出入口、卡点的每次人员进出都需要进行测温、验码、人员信息登记等多种操作。日前,由清新互联、安徽筑园针对疫情信息核验通行研发生产的智慧装备“电子哨兵”正式上岗,让这个流程几秒钟就可以轻松完成。
而博微太赫兹公司研发的太赫兹安检测温一体机,让安检速度提升10倍,大幅提高了公共场所的人员流动速度。疫情发生后,博微太赫兹核心团队在太赫兹安检仪基础上,增加了红外线测温模组。实现无接触安检测温一体化,迅速在合肥地铁投入使用。
聚润互联与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联合开发的智能门磁,则在基层防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智能门磁通常安装在居家隔离人员的入户门上,隔离人员如果打开大门,门磁会立刻“知晓”,后台系统也会生成,并向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发出一条提示信息。这款“高新造”的智能门磁的使用,提升了基层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而卓威通信的人脸识别健康码防疫通行解决方案、智能一体化人像扫码测温方案,适合在各种场所入口简易部署,能够对入场人员进行实时高效的测温、健康码验证或身份证验证,给出绿码通行、红码报警的结果,人员通行记录归档、支持事后查询。
针对当前存在人员及车辆(货车)流动大、来源区域广、轨迹无法掌握等痛点,中科国金研发了疫情防控出入境车辆、人员管理系统和物联网定位设备——合运保,该设备具有车辆管理、轨迹追踪、超时告警、出肥(区域)审核等功能,针对疫情防控中大货车通行难痛点,车辆疫情监测预警实现外来车辆出肥所在县区的全程轨迹跟踪,实时查询车辆位置信息,对超时未离开车辆实时预警,结合人员疫情信息管理实现对疫情防控期间车辆的实时追踪。不仅有利于保障货运物流畅通,同时也给后期追溯提供便利,助力精准防疫,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为疫情防控贡献数字化利器。
杜威科技“移动式核酸采样小屋”
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助力阻断病毒传播
减少与人和物品的直接接触,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合肥高新区,不少高科技企业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减少直接接触的场景解决方案,涵盖无接触式零售、无接触测温、智慧医疗等平台系统等方面。
比如,阿拉丁量子科技的“小天使”机器人,是应用在健康咨询自主导诊的接待机器人。疫情期间,常被应用于医院接诊处,可以尽可能避免人员交叉接触。
东超科技的空中成像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搭载了公司国际领先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提供全新的空中成像人机交互方式,让用户在不接触实物的情况下,点击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多功能自助服务的一系列操控,有效隔绝因实物接触操作带来的细菌、病毒交叉感染。该产品也在此次北京冬奥会上得到使用。
杜威智能的移动式核酸采样小屋(工作站),是一款集体温测量、核酸采样、病毒消杀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既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又保证了采样人员安全。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智医助理”家庭医生随访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让基层医疗工作者只需在系统内输入患者电话,就可以定时自动外呼,5000个随访电话不用半天就能完成。外呼完成后,系统会将数据统计成图表供医生参考,社区医生再根据异常数据进行人工回访、核实、干预。
中国声谷孵化区
全方位优化创新体系为“科技战疫”保驾护航
众多科技抗疫神器的涌现,展示了合肥高新区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园区“承担国家使命、落实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奋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责任担当。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高新区构建“三位一体”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引导重点企业与强校强院强所共建共性技术平台和小试中试平台。早在2016年,智飞龙科马就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就共同建立了成熟的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平台,并于2018年8月联合开发重组MERS-CoV疫苗。智飞龙科马利用丰富的重组MERS-CoV疫苗研发平台和经验,快速启动CoV-19新冠疫苗研制。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实验动物平台和药效药理测试平台,为超过20家生物医药和基金检测企业提供模型创制、基因编辑等高端技术服务,为创新提供专业平台。
创新需要场景应用,对此,高新区于2018年起启动了面向科创企业的“应用场景供给计划”,在城市大脑、智慧教育、未来健康、应急安全、无人网点、自动驾驶、量子应用、未来制造等八大新经济领域,为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孵化提供试验空间和创新土壤。2020年以来,园区瞄准科技抗疫需求摸排全区抗疫产品,发布三期《合肥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抗击疫情产品服务清单》,涉及81家企业、197件产品和服务,不仅为一批自主培育的科创企业提供更多、更现实的全国市场,更是帮助东超科技、清新互联、杜威智能、科讯嘉联等企业在多地实战中打磨优化产品。
同时,合肥高新区利用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全面对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类成果转化平台,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成果转化阻碍,快速集结“作战单位”。在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协同关系下,贝克生物、筑园信息、畅信网络、云之迹等一批企业不仅第一时间就能吸收高水平科研成果,更能快速集结校企两端研发人员,开展精准高效的联合攻关。
相关文章
- 09-27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将党建引入企业发展中
- 10-19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召开智慧矿山项目启动会
- 01-25朱仙庄矿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
- 04-26麻地梁矿“导师带徒”式技术传承当休矣
- 01-22合肥瑶海区实施“薪火永相传、建功新时代”工
- 09-23恒源股份任楼矿加减并用算好安全经营两本账
- 07-08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多措并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
- 03-14凝心聚力破难题 刘庄矿久久为功创标杆
- 02-08书画家义写春联送合肥市瑶海区一线环卫工人
- 06-22皖北煤电智能公司设立分会场参加集团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