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合肥市探索“科创+产业+资本”模式

时间:2022-09-08 19:34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吴明 彭学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彭学英 9月6日,记者从合肥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合肥市全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创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机制,探索科创+产业+资本模式,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更有活力的产业人才环境、更加智慧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便利的企业成长环境和更加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彭学英
  9月6日,记者从“合肥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合肥市全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创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机制,探索“科创+产业+资本”模式,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更有活力的产业人才环境、更加智慧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便利的企业成长环境和更加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合肥市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标杆城市。
  创新升级,让就业创业更加舒心
 
  “简”出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压缩至1.7个工作日,申报材料减少到1.55份,企业开办实现“一套材料”“一日办结”“掌上办”“零成本”,近8年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达19.5%,2021年底达到134.68万户。
 
  “管”出公平,出台《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建设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畅通诉求渠道,建立一口收办、闭环办理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利。
 
  “服”出效率,建设“城市大脑”,汇集近200个系统1.5万类、337亿条数据,推行“免证办”“免申即享”“一件事一次办”,努力“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创新推出“就近办”,将101项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实现群众办事“家门口办”。
 
  推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信贷”金融产品,实际融资成本降至3.5%以下,平均放款时限压缩至6天。落实小微企业减税政策,2021年6.5万户享受所得税优惠25.37亿元,43万户次减免增值税46亿元。
 
  同时,通强载体,提升双创能力;促融通,激活双创动力;兑政策,激发创业活力,拓渠道,确保供需平衡力;优服务,构建就业服务体系等多种方式规范市场环境。加快人力资源集聚产业发展,建成国家级“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星级评价、落实政策奖补、推进标准化建设,组织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收突破200亿元。
  智慧加速,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着眼打造更加智慧的政务服务环境,以群众办事良好体验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上跑出人社加速度。“一窗通办”。深化人社综合窗口改革,实现人社服务12个“一件事”打包办理、“一窗通办”。“一网通办”。
 
  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规范市、县、乡、村四个层级212项人社业务服务标准,编制印发《合肥市人社系统业务事项标准化服务指引》,11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四级网办深度。上线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推出“7×24小时自助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打造“永不关门”的政务服务大厅。“一卡通办”。
 
  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开通即时制卡服务银行网点近820余家,全市持卡人数达735.8万,换发三代社保卡251.2万张,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一号呼叫”。进一步整合业务咨询电话,以12333一个号码对外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服务;运用智能在线监控系统,对电话咨询工作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年度来电总量达160余万,综合接通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纾困减负,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着眼打造更加便利的企业成长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落实一系列稳岗减负政策,用“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稳岗位。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为重点企业配备人社专员,提供“一对一”用工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燃眉之急”。先后出台“留肥红包”“共享用工”补助、企业新增就业补贴、特困行业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等系列稳岗就业政策,与中国银行合作创新推出“稳岗贷”,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为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融资,缓解企业融资困境。
 
  减负担。优化经办流程,高效落实各项社保“减免缓”政策,加快释放政策红利,保障相关企业正常运营。2022年度对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由60%提升至90%,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实现“免报直发”。
 
  提技能。扩大失业保险技能提升政策受益范围,推动实现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申报、审核、管理、补贴申报等环节全程网上办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免申即享”,帮助企业“降成本”、渡难关。
 
  张弛有度,让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着眼打造更加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探索“服务、引导、规范、维权”多位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监管,让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强化劳动争议预防处理。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全面开展“劳动关系服务进万企”活动,持续推进“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深入企业指导完善规章制度,发布《合肥市新办企业劳动用工服务手册》,提升企业规范用工水平。
 
  建立农民工工资“双保函”制度。联合多部门出台《合肥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实施办法》,率先建立农民工工资“双保函”制度,大力开展系列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合肥乐业无欠薪”。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率先在全省开展打造金牌调解员、金牌协调员、金牌社会组织和金牌调解组织活动,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将包括新就业形态企业在内的所有类型企业纳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范围,累计认定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5家、示范乡镇(街道)29家、示范社区(村)43家、示范企业753家,在全市营造了守法诚信、合法用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