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贴切,合肥市修订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
时间:2023-03-14 17:32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吴明彭学英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彭学英 3月14日,记者在合肥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于2023年3月3日修订出台《合肥市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合政办〔2023〕7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更贴切地真金白银,帮助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2022年政策执行惠及企业超1.7万户次 2022年,合肥市本级共兑现产业政策资金150.46亿元,惠及企业超3万户次,其中高质量发展政策兑现31.39亿元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彭学英
3月14日,记者在合肥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于2023年3月3日修订出台《合肥市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合政办〔2023〕7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更贴切地真金白银,帮助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2022年政策执行惠及企业超1.7万户次
2022年,合肥市本级共兑现产业政策资金150.46亿元,惠及企业超3万户次,其中高质量发展政策兑现31.39亿元,惠及企业超1.7万户次。
一是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聚焦研发、转化、应用兑现10.6亿元,其中给予14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研发费用补助4.2亿元,引导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28亿元,培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200家,增长近七成;给予138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2.8亿元,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834家,总数达6412家,同比增长40.1%;投入5000万元,遴选首批12家企业围绕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预计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4亿元。
二是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方面,针对厂房建设、设备购置、服务平台建设等兑现6.5亿元,其中给予307户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补贴4.8亿元,撬动投资超80亿元,2022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5.8%,增幅创十年来新高。
三是企业融资服务方面,通过贴息、上市奖励等方式兑现4.8亿元,其中兑现贷款贴息补助资金2.9亿元,支持7000余户企业获得低息贷款270亿元,“政信贷”利息成本仅2.2%。连续两年增加市属政府性担保机构资本金4.5亿元,增强机构担保能力,目前在保余额260亿元。在提升企业上市、挂牌积极性方面,将奖补节点前移,共兑现上市奖补4450万元,22家企业受益。目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1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76家,居全国城市第12,省会城市第6。
四是壮大市场主体方面,兑现2.8亿元,给予586户新增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升规入统奖励6882万元,引导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6户、净增266户。投入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营收分档奖励资金4720万元,其中26户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2%。
五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兑现7.1亿元,其中给予水运港、内陆港、航空港三大平台补贴4.1亿元,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中欧班列开行班次净增百列。给予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奖励1.5亿元,全市10个市级战新产业基地集聚企业600余家,2022年实现营收约3000亿元。
调整思路,“问计于企”,重新修订若干政策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合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更好推动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合办〔2021〕8号)于2022年底到期后,市财政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于2023年3月3日修订出台《合肥市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合政办〔2023〕7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一)政策调整思路
一是聚焦企业诉求。广泛开展“问计于企”,累计收集各类企业调查问卷1163份(是上轮的2倍),收集具体意见建议326条。13家市直部门先后召开企业座谈会32次、现场走访调研97户次。通过“问计于企”,继续保留了“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对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等鼓励科技研发、转型升级等政策条款。
二是聚焦支持重点。政策修订紧盯合肥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工业投资补贴中,重点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设备投资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补;对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累计不超过1亿元的经费支持。此外,根据经济发展要求,政策新增了物流发展、楼宇经济、高端服务业、节能减碳等方面支持政策。
三是聚焦绩效要求。一方面,对上轮政策执行情况,会各政策执行部门逐条款梳理兑现情况和存在问题,调整或删除部分不好用的政策条款;同时,在政策修订中强化绩效导向,对于企业升规入统、园区考评奖励、领军型企业奖励等政策,均设定需要达到的政策绩效目标,资金投入更加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聚焦金融协同。扩大政信贷产品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优质小微工业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经营主体等全部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政信贷”产品贷款上限由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市重点产业链企业申请“政信贷”产品贷款上限放宽到1亿元,贴息上限提高至200万元。同时将所有贴息政策统一纳入“政信贷”申报,持续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鼓励担保机构和银行敢担敢贷。
五是聚焦便捷安全。政策设计要求尽量“免申即享”,确实无法做到的必须明确兑现标准、对象和条件,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兑现流程。所有政策统一通过“市级产业政策综合服务平台”一网通办,确保申报、审核、兑现流程公开透明,让企业一目了然,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下一步,还将继续完善政策审核机制,规范审核流程,确保资金安全。
(二)政策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在延续原政策科技创新、扩大投资、融资支持、培育市场主体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五个版块基础上,增加刺激消费流通版块,政策条款共6个方面20条政策,主要是:
1.鼓励科技创新研发。主要包括:支持研发机构建设、激励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创新应用4个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对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累计不超过1亿元的经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费用10%,给予10万元-50万元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项目,按不超过投资额的30%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等聚焦科技机构、研发和转化运用等方面支持条款;
2.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主要包括: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文旅体育产业发展3个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按生产设备投资额的15%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对年加工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预制菜企业,按企业当年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社会资本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新建及改建文化场馆、体育园区(场馆),按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等围绕工业、建筑业、农业和文旅体育等行业鼓励扩大有效投资支持政策;
3.有效刺激消费流通。主要包括:全面拓展消费需求、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加强外资招引力度4个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对当年新开业的中国首店、安徽首店,根据品牌影响力、投资、营收等考评结果,分档给予投资主体最高20万元—50万元奖励”“对制造业企业在肥新成立的销售公司,当年商品零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运营服务能力突出的商务楼宇管理团队根据其经济指标增长情况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对综合性物流平台给予‘一事一议’资金支持,对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15%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支持举办全国性巡回展览和国际性、全国性展览,根据展览面积给予组展企业每万平方米30万元最高300万元补贴”“对年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500万美元的企业,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分档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等促进消费、支持物流、开拓市场支持政策;
4.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主要包括:激励扩大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企业上市融资3个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扩大‘政信贷’产品支持范围和规模”、“对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通过‘政信贷’产品获得1年期以上贷款,给予50%最高200万元利息补贴”“对企业完成股改、在安徽证监局辅导备案、获证券交易所受理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奖励,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的再奖励50万元”等企业融资、上市支持政策;
5.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包括:促进领军型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加快升规入统、激励企业扩大规模3个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对当年入统且销售额同比增速及营业收入利润率不低于全市行业平均水平的限上法人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工业、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3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且营业收入利润率不低于全市行业平均水平的,分档给予企业管理团队最高200万元奖励,200亿元以上每一个百亿元台阶增加奖励100万元”等鼓励企业升规入统、扩大规模等支持政策;
6.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3个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对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开展年度综合评估,按不超过基地总数的50%分档给予最高5000万元奖励”“对服务合肥市重点产业发展的检验检测机构,营收增长幅度达到5%以上的,按年投资额的20%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开展知识产权维权胜诉的单位,给予单个案件最高10万元、单户企业最高30万元的诉讼费、代理费补贴”等加强企业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支持政策。
落地见效,市级产业政策“一网通办”
为加快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让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不断提高企业政策获得感。市财政局深化产业政策“一网通办”改革,2022年对合肥市产业政策综合服务平台展开升级改造,推动惠企政策申报从“线下跑”向“网上办”、“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推进产业政策兑现和服务“免申即享”“便申快享”,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入驻用户5.7万户,累,汇集国家、省、市各级惠企政策近974项。
2022年10月份系统升级改造上线后,平台累计点击量超18万次,超1.2万户企业浏览平台政策4.04万次;新增入驻用户2.29万户(其中1741户企业使用“政策指南针”获取智能推荐报告),5770户企业新增申报项目8076笔,新增申报金额50.3亿元。
(一)政策“一网公开”精准推送到企业。
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县区产业政策,并按行业类型、支持方向、执行部门等科学分类,配合政策图解,方便企业了解理解各级产业政策。开发“政策指南针”功能,将“政策条件库”与“市场主体画像库”智能匹配,将政策精准匹配到企业。产业政策系统通过用户信息和公众号、小程序等移动端通知等方式,不定期推送适配的产业支持政策。广大企业也可登录点击“政策指南针”一键生成政策推荐报告。
(二)政策“网上兑现”全程公开透明。
一是全面线上申报。全面实行网上电子提交和电子审批流程,申报政策不见面,所有政策实行在线填报,避免提供大量纸质材料,让企业少跑路。二是精简申报材料。要求部门大幅压减申报材料,能够由大数据支撑的企业证照等材料,一律不得要求企业提供。三是压缩审批环节。对跨层级、跨部门联办的奖补政策,实行“一个部门受理、一套材料申报”。四是全程公开透明。政策申报、审核、公示、兑付、归档等全程公开,便于企业随时掌握政策兑现流程,防范工作拖拉、不公正等行为。五是全程动态监控。建立政策全过程监控机制,对各类政策兑现流程、办理节点进行动态监控、预警,确保政策执行及时办理。
(三)政策“免申即享”范围逐步扩大。
合肥市财政局2021年以来分批次推出22项产业政策“免申即享”清单,在平台设置“免申即享”专栏,全面公开“免申即享”政策名称、政策对象、政策标准、兑现部门、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对能够通过税务、市场监管等系统查验共享的数据资料,进一步扩大“条件类政策”等网上免申办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2022年市财政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兑现政策8.4亿元,惠及企业超7200家。2023年在制定《合肥市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时要求尽量实现政策“免申即享”,确实无法做到的必须明确兑现标准、对象和条件,简化申报材料,加快兑现流程。
相关文章
- 04-13安徽华塑股份文明创建“开花结果”
- 12-05巧运筹,怀宁县医疗保障局“四心服务”提质效
- 07-01合肥市包河区服务业刷新“升级版”
- 09-30刘桥一矿掘进区强安全文化抓安全生产
- 07-01来安县杨郢乡建党95周年纪念表彰优秀党员
- 05-02安徽省出台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
- 04-26合肥市瑶海区有位城管软件工程师凌高松
- 05-14合肥市瑶海区为易生虫的树木“打针喂药”
- 01-23袁店一矿垂直培训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
- 11-21岁末年初,朱集西矿“五道”关卡保决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