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榜样】葛建海:从“落榜生”华丽转身“状元郎”

时间:2025-01-18 11:10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程祖辉 李良 刘雷
作者:程祖辉 李良 刘雷雷 近日,从安徽省总工会获得消息,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矿通风区职工葛建海获得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称号,消息传到矿区后,该矿干部职工倍感振奋和鼓舞,纷纷表示要以葛建海为榜样,扎根岗位、努力奋进、学技成才,练就更高技能水平,为矿井做出贡献。 葛建海,1990年2月出生,汉族,安徽淮北人,现就职于许疃煤矿通
作者:程祖辉 李良 刘雷雷
  近日,从安徽省总工会获得消息,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矿通风区职工葛建海获得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称号,消息传到矿区后,该矿干部职工倍感振奋和鼓舞,纷纷表示要以葛建海为榜样,扎根岗位、努力奋进、学技成才,练就更高技能水平,为矿井做出贡献。
 
  葛建海,1990年2月出生,汉族,安徽淮北人,现就职于许疃煤矿通风区安全仪器监测工、技师,2012年12月参加工作,该同志坚守岗位学技能,爱岗敬业肯奉献,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为矿井监测监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落榜以后,辗转学技
 
  当得知获得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的消息以后,葛建海拿起电话第一个打给了已退休在家的父亲,因为这是他对父亲曾经的承诺。
  葛建海,淮北市朔里镇坡里村人,其父亲曾在淮北矿业集团张庄矿通风区工作,2004年4月调入许疃矿通风,并于2017年正式退休。一直以来,其父亲在子女教育上以正向引导鼓励为主,葛建海有一姐姐经过数年苦读已从淮北煤炭师范大学毕业,毕业后担任一名人民教师。父亲下班后回家经常找葛建海聊天,告诫他要以姐姐为学习榜样,学成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被关注的焦点自然落在葛建海身上。
 
  2009年秋,正值升学季,葛建海迟迟没有收到所报考山东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望着同学们一个个背着行囊,拉着行李纷纷登上火车前往全国各地的大学报到,那一夜,葛建海彻底失眠,父亲半夜时分来到他的房间,拉着他的手安慰道:“建海,大学没考上,不要气馁,咱还可以上个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学一门手艺,只要肯干,也能混出个模样来。”
 
  第二天,在其父亲准备骑车去上班的时候,葛建海追到门外,对着父亲说,经过深思熟虑并下定决心进煤矿学习技术,他认为在煤矿同样能找到自己发挥特长的舞台,今天的“落榜”将会成为他今后“上榜”的动力。
 
  在煤电技师学院学习期间,葛建海不忘初心,牢记父亲的嘱托,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别人在学习的时候,他在学习,在别人玩耍或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学习。从那时候起,煤电技师学院的教室、图书馆、宿舍及路灯下多了一名爱学习的小伙子。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由于葛建海坚持不懈努力学习,2012年6月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淮北矿业杯”竞赛在淮北煤电技师学院隆重举办,葛建海以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技能获得中职组综采电气维修项目比赛个人一等奖。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葛建海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大奖,也为他以后追求更高目标指明了方向。
 
  百米井下,潜心修炼
 
  三年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一转眼,葛建海在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即将学成毕业,由于他所学的专业是矿山机电,毕业后被分配到许疃煤矿责任更加艰巨的通风区监测队,成为一名安全仪器监测工。在葛建海看来,责任越是艰巨,越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他把新单位看作是一片有利于促进自己成长的沃土,在这里,他将会得到更加快速成长、成才。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唯一途径。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要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这就要求自己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在不同的环境不断拓展自己,锻炼自己,才能促进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葛建海曾经在笔记本上这样为自己鼓气时写到。
 
  许疃煤矿“11355”培训体系注重对员工实操的培训,“九级素质提升”“工匠联盟”一个个“营养套餐”帮扶“新兵”成长,矿井先后建立了采掘、通防、机运等系统实训教学点和单轨吊、通防实验室和PLC实训室等实操基地,成立了“工匠联盟”智囊团,每周动态组织开展“实战”教学。依托平台,推进岗位全流程操作技能提升培训,以班组为单位,每月确定一个培训考核工种,推选一名有“绝活”或“专长”的员工现场展示,通过“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并驾齐驱,让“人人为我师”的小课堂释放“我为人人师”的大能量。
 
  培训既要“纸上谈兵”,更要“沙场练兵”。葛建海积极参加技能人员精准培训、安全监控实操能力提升培训、安全仪器监测工技师培训、安全监测监控比武集训、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培训,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业务精英”“沙场小兵”一步步成长为“技能精英”,职业技能等级也一步步提升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的专业技师,同时,葛建海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学历文凭,圆了他的大学梦想。
 
  困难面前总少不了葛建海的“绝技绝活”。2024年6月的一天,葛建海在监测队值班,上午11时左右,发现33采区交换机出现通信中断。区调度通过定位系统及时联系井下监测工进行现场排查,但排查许久未能找到隐患点。
 
  隐患不容忽视,“险情”就是命令。矿调度立即安排正在值班的葛建海下井处理,接到命令后,他携带好工具仪器立即赶往事发现场,由于线路较长葛建海采用分段法排除故障点,同时借助所携带的先进仪器使用光时域反射仪测量光的传输距离,初步判断隐患点在33采区三中到五中之间,于是立即将排查重点定位在此处区间光缆。
 
  但是在排查过程中又有新问题出现,眼前一排排线路中有多处接线盒,按照原方法排查光缆隐患效率低、速度慢,葛建海当机立断采用激光笔往线路两端打光可以分别判断出三中或者五中出现隐患点。最后经过一番紧急操作,在四中下30米左右接线盒内发现隐患点,迅速对光缆使用光纤熔接机重新熔接,确保了矿井通信正常。
 
  在井下处理隐患事故时,让葛建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3239风巷T1传感器出现断线电源重启工作的时候。由于当时事发突然,现场作业人员按照经验判断出线路可能受损出现短路现象,但是在场人员把所有接线盒打开后却没有发现问题,线缆、接线盒吊挂正常。隐患到底出在了哪里?在现场每个人心里骤然形成一个大大的问号。
 
  面对众人手足无措时,葛建海已经开始分析问题,T1传感器出现断线并重启而T2传感器正常,这说明线路隐患肯定在两者之间,接线盒已全部打开未出现问题,于是他用手直接握住电缆去除上面的煤灰,一边擦拭一边用手触摸电缆内外皮有无损伤,就这样一寸一寸地往前排查,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排查到450米的电缆钩处发现电缆后面与电缆钩接触的线缆由于太紧导致线芯被勒伤发生短路,从正面观察是毫无破绽,只有在用手触摸后,才能发觉隐患。排查出隐患点后,葛建海立即使用接线盒对其重新连接,实现了信号实时上传。
 
  要想练好高超的本领,勤劳、吃苦是基础,还要在工作中学习领悟、反思和创新。在2024年矿井32311工作面形成初期,由于工作面安装部分变频设备,对瓦斯传感器产生了一定的信号干扰,偶尔出现瞬间断线现象。面对这种棘手问题,一时间班组内大部分职工认为从未遇见,难以处理。
 
  下班以后,葛建海找到队长谢跃及师傅李卫星(淮北矿业集团工匠)一起分析研究原理,试验采用一种可以屏蔽干扰的方法,将电缆铺设到监控分站并在终端套上抗干扰环,重新接线,通过实验观察,最终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不再出现瞬断信号的现象。
  技术精湛,参与攻坚
 
  葛建海认为进步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学习新知识,善于学习成为他身上的特点,在每次理论考试,实践考试,以及抽考中都以高分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促使他在班组中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班组中攻坚克难的“急先锋”。
 
  前些年,淮北矿业集团通风安全监测系统迎来了一次升级改造,面对人员短缺,攻坚新技术,设备布局、线路改造等诸多难题,集团公司提出从各矿“择优抽调”人员组建一支升级改造专业化队伍,在当时的区队里,由于葛建海的综合素质较高,被理所当然推向了前台,成为一名“攻坚队员”。
 
  众所周知,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定海神针”,安全监测新系统升级改造,更是对参与升级改造人员的一次考验,如若不精准,将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
 
  在葛建海的倡议下,“攻坚小分队”一致认为应该突击学习新技术,熟练掌握新技能,学习分站与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只有把这些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学懂,学会,才能做到更好地学以致用,应用到服务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在矿井安全检测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葛建海与小分队成员首先对旧设备进行拆除,严格按照图纸安装、分线、调试,确保数据准确上传。在此期间,葛建海把多年来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在现场处理各种隐患问题时发挥到极致。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他说道,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工作中做得更好,这不仅要求速度要快,还要求准确,稍有偏差整个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对安全生产整个系统都会造成影响。
 
  经过数月的攻坚奋战,葛建海参与的“攻坚小分队”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对许疃矿、祁南矿、童亭矿、青东矿等六对矿井的通风安全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在这次升级改造期间,葛建海从理论到实践当中边学边悟,记下了满满30页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案,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擂台争霸,榜上有名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将在安徽煤电技师学院举办。葛建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名参赛。
 
  “检查周围20米瓦斯浓度低于1%,可以停电检修设备……”面对着宿舍卧室内的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竞赛规定的每一项环节。葛建海自言自语,神情专注到工友回来打招呼都忘记回答。面对安徽省六家省属企业数百人参加的竞赛,备战,让葛建海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就连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回忆着已经演练上千遍的比赛流程,每一个细节像流水一样自然呈现在他的眼前。
 
  为了缩短耗时,精准做出一套动作,葛建海往往会反复训练几百遍,不断地改进、优化,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训练期间,葛建海还邀请工友前来现场观摩,提出建议和意见。葛建海认为,我既然报名参加比赛,我将代表的是淮北矿业集团,代表的是四万名淮北矿业职工,要赛就要赛出好成绩。
 
  在睡梦中,葛建海仿佛听见父亲的声音,“建海,只要你尽最大努力,无论赛出什么成绩,今后都不会有遗憾,加油。”梦中听到的一席话,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葛建海的心里。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最后的收获就在哪里,许疃矿通风区职工葛建海用实践验证了这句话。2024年12月11日,葛建海经过层层选拔,过关斩将如约来到淮北煤电技术学院参加竞赛,竞赛过程中他迎难而上、沉着应战,将一众选手远远抛在身后。2024年12月20日,一纸喜讯从省城传来,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建海获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机会往往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精彩往往都是留给坚持不懈的人。近年来,葛建海从一名懵懂的新工人,不断地学习,提升综合技能,在各种赛事上均取得较好成绩。2020年在第十届淮北矿业集团“名师高徒”大赛中荣获安全仪器监测工徒弟组第二名,被授予淮北矿业集团“优秀高徒”称号;2020年在第十五届淮北矿业集团安全仪器监测工技术比武荣获第六名,授予淮北矿业集团“优秀选手”称号;2022年在第十六届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安全仪器监测工技术比武荣获第二名,授予淮北矿业集团“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2023年被授予许疃煤矿“许疃巧匠”荣誉称号。
 
  葛建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荣誉成果,离不开他夜以继日地坚持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在后来的采访中,葛建海告诉笔者,他将会把所学习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身边的工友,让每一名同事都能够在矿井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奉献自己的技能,绽放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