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张骅 >

精准施策 合肥市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效提升

时间:2020-12-25 20:39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吴明 张骅 张晓梅
12月25日,合肥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陈学超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合肥市卫生健康委。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⑦
 
精准施策 合肥市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效提升
作者:吴明 张骅 张晓梅
 
        12月25日,合肥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陈学超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合肥市卫生健康委,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推进健康合肥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熟定型,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精准施策,使合肥市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得到了有效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全面优化。2016-2019年,全市政府卫生总投入274.64亿元,年均增长11.17%。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472家、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8.15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27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4.23人,较“十二五”末(下同)分别增长56.61%、45.80%、43.42%、47.39%。
        二是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74元/人。孕产妇死亡率7.62/10万,下降6.25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2.41‰,下降2.48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4‰,下降2.84个千分点。2019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2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势头良好。生育水平保持适度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持续提升。2020年统计年度全市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10.03‰,自然增长率5.83‰;围产儿严重出生缺陷发生率7.4/万,下降0.92个万分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日臻完善,计生家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健康合肥”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个、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县城1个、省级卫生区3个、省级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村64个;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厕所革命”。
        二是积极推进健康促进工作。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实践基地1个;4个主城区均已启动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其中,包河区、蜀山区被评为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包河区、庐阳区分别完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和省级健康促进县(区)评审。
        三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合肥市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健全完善了健康产业支持政策,有力推动了合肥市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合肥市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先后被授予第二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及互联互通工作试点市、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可以说,“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优化
        一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历史机遇,4家市属医院与国家选定的高水平医院开展合作共建;开诊市妇幼保健院西区,床位1500张;建成国家级卒中中心2个、胸痛中心2个、临床重点专科2个,21家省市县医疗机构加入合肥市卒中急救地图;建成互联网医院1家;全市三级医院由20家增加至27家,其中三甲医院由13家增加至15家。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获全国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1个。
        二是医疗安全管理不断加强,累计成立医疗质控中心55个,开展专科培训3万余人次;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达到50%和70%的国家标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专项督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无院感事件发生;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市属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覆盖率100%。
        三是重点学科及人才建设进一步加强,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766万元,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市级117个;建立了全市卫生系统应用医学科研项目平台,确定重点应用医学科研项目68个、一般项目70个、自筹项目70个;大力开展新冠肺炎有关科学研究,立项科研课题22项;累计获得科技进步奖24个,其中省级4个;4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被确定为省级推广项目;市属医疗卫生单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077名,其中正高级172名。培养全科医生1698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64人,接收住院医师规培生761人,圆满完成国家级继教项目175项、省级122项。
        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基本实现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全市现有6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全省60%)、20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0个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38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省级先进单位、24个乡镇卫生院省级一级甲等医院、18个中心卫生院二级综合医院,13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
        五是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计划投入38.3亿元建设、改善市县两级中医院,计划建设床位3980张,累计投入1420.8万元建设标准化中医馆153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总数的95%;全市现有三级中医院1个、二甲中医院2个、在创二甲中医院1个,建有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项目4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项目2个;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5个、全国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6个,培养了一批临床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作用,中医药参与救治率98.3%。
 
预防为主方针全面贯彻
        一是强化传染病报告工作,报告率≥95%,传染病监测完成率100%,暴发疫情调查率100%,市、县级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100%,网络直报覆盖率100%;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建成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9个、智慧门诊79个、数字化门诊50个。
        二是加强重大传染病救治,累计建成HIV检测点125个、实验室55个;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三是加强慢性病及地方病防治,创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省级4个;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顺利通过省级终期评估,全市达到疟疾消除、碘缺乏病消除以及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四是重视心理卫生健康,获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年均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救助患者约5000人次,荣获全省首届精神卫生防治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效提升
        一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增加产前筛查机构1家,产前诊断机构2家,建设规范化婚前保健门诊10家,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53家,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47家,创建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4家(全省6家);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0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9个,母婴安全有效保障;建成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网络,婚前医学检查率96.16%,免费产前筛查率67.56%,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率99.18%;实现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完成宫颈癌检查35.2万人、乳腺癌检查25.8万人;大力开展儿童先心病免费筛查及干预工作,筛查儿童16.5万人;有序开展母婴阻断工作,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梅毒感染和乙肝抗体检测率均达100%。
        二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合政〔2016〕15号)明确了医养结合系列支持政策,优化了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环境;全市共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5个,城区东、南、西、北规划建设的4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全部纳入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2个老年护理院示范项目启动建设;加强医养结合内涵建设,合肥市被确定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4家医养结合机构和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3家单位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入选国家卫健委与世卫组织“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在全国宣传推广。
        三是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开展职业健康体检415160人次,开展职业健康基本工作要求与评估,评估企业1641家;大力开展职业病防治周宣传活动,宣讲咨询148场次,受众12万余人。
        四是健康脱贫成效显著。构建了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体系,优化医疗服务,开通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系统,开辟就医绿色通道,设置健康病房,实施大病专项救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问题。2014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56万人,其中,因病致贫占比35%。到2019年底,全市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9户31人,已脱贫人口无因病返贫发生。到目前为止,所有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自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以来,贫困人口慢病得到有效管理,小病不出村,大病得到及时救治,看病就医费用明显减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补偿比达90%以上,慢性病报销补偿比达95%以上。因病致贫、返贫户得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