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张骅 >

【合肥五年看点】减负担增福祉,合肥市医改创新百姓受益

时间:2021-09-02 19:21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8月31日,记者“合肥五年看点”集体采访时了解到,合肥市医疗保障局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完善居民医保制度,创新“互联网+”医保服务,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得到了安徽省医保局的充分肯定。2018年、2019年、2020年合肥市医保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政府激励表扬,2019年、2020年合肥市
       8月31日,记者“合肥五年看点”集体采访时了解到,合肥市医疗保障局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完善居民医保制度,创新“互联网+”医保服务,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得到了安徽省医保局的充分肯定。2018年、2019年、2020年合肥市医保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政府激励表扬,2019年、2020年合肥市医保民生工程满意度调查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持续完善医保政策,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整合,统一了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创新设置居民大额普通门诊制度,连续三年修订完善居民医保政策,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其中,慢病病种由整合前的30余种扩大到现在63种,居民医保各项保障待遇较整合前分别提高了5-10个百分点。2021年6月,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共参保560.89万人,参保率达99%以上,居民医保基金支付了26.33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达达到79.18%;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
       将未达到慢病标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药品费用纳入居民医保保障范围,201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合肥市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截至2021年6月底累计11万余人次享受“两病”门诊待遇,政策范围内门诊平均支付比例达63.5%,有效降低了群众负担。
       创新建立国家谈判药品 “双通道”供应保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在国家谈判药品供应保障和临床安全使用中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定点零售药店在国家谈判药品供应保障方面的便捷、补充作用,打通服务患者最后“一公里”,2018年以来,全市先后两批公开遴选25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联网结算,切实减轻参保患者购药难、负担重的痛点,目前国家和省规定的国家谈判药品全部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得到了国家医保局充分肯定和中央媒体高度关注。
       截至2021年7月底,参保人员累计在医疗机构购买使用谈判药品77.05万人次,涉及谈判药品171种,共发生药品费用14.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10.6亿元,平均报销比例71.2%;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报销5.8万人次,涉及谈判药品91种,共发生药品费用 1.07亿元,医保基金支付7607.63万元,平均报销比例71.1%。


 
城市医联体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按照“两建两改五统筹”建设思路(即建立健全城市分级诊疗新秩序、构建医防融合发展新机制;推进管理体制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统筹医疗、后勤、药耗、信息化和绩效考核),2020年合肥市二院与瑶海区以大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新模式,以紧密联结促进服务优质,以三医联动推进改革深入,落实分级诊疗、推动医防融合,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2020年12月12日运行安徽省首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集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市医联体集团以来,目前已在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人、财、物、事、绩”一体化管理,并计划逐步在瑶海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积极打造四个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做好区域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在保持“四个不变”(法人地位不变、固定资产不变、政府投入不变、社会职责不变)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五包十统一”(五包:打包基本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实行医联体集团编制总额打包管理,医联体集团“包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统一: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医疗服务质量、统一医保补偿政策、统一药品耗材供应、统一慢病防控管理、统一信息化建设、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后勤服务建设),推动医联体集团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一位负责人说,随着试点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合肥市瑶海区—市二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成效逐步显现,群众得实惠。通过市二院专家下沉、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铺开,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相关价格均按基层标准执行,居民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全流程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让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合肥市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导向,不断提升医保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互联网+”智慧医保,打造以“网上办”“掌上办”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医保公共服务新模式。医保便民服务平台已上线参保缴费、异地就医备案、门诊慢病申请等14项服务,实现“全天候”“在线办”“不打烊”,全年网上办件量突破1400万件。在全省率先上线医保电子凭证,申领人数超过470万、申领率达61%,结算金额超过10亿元,申领人数、结算金额均居全省第一。
       基于医保电子凭证具有方便快捷、应用丰富、全国通用、安全可靠四大优势。按照省医保局的部署,合肥市积极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在部分医院创新试点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看病就医全流程改造,群众在定点医院仅凭医保电子凭证即可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报到、诊疗检查、药房取药、医保结算、报告查询等看病就医的全流程线上办理,免去在医院就医反复排队、来回奔波等问题,大大缩短了群众就医时间,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目前,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已成功上线。
       群众看病就医全流程线上办理,可通过合肥医保微信公众号或就诊医院公众号小程序操作。该流程是国家医保局最新应用标准,采用“实名+实人”的线上安全核验技术,实现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线上医保结算,确保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有利于防止欺诈骗保行为,更好地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合肥市计划年内将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全流程应用拓展到更多的医疗机构,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安全的医保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互联网+医保”,实现异地就医网上备案
       异地就医网上推行多渠道备案,形成了“合肥医保”微信公众号、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备案小程序、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皖事通APP等多渠道网上备案体系,实现异地就医从备案到结算的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不见面申请就医、不见面费用报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路。上半年通过网络或电话办理异地就医备案11193人次。
       开通省内异地刷卡。5月25日,我市成功在安徽立方连锁药房有限公司梅山路店实现首笔省内异地零售药店刷卡购药结算。截止6月底,省内共有13个地市(蚌埠、宣城、六安、马鞍山、滁州、亳州、阜阳、芜湖、黄山、宿州、淮北、淮南、安庆)参保职工已在我市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直接结算,共结算14395笔(人次),涉及金额152元。我市参保职工共在省内15地市(池州、马鞍山、滁州、亳州、六安、蚌埠、宣城、淮南、安庆、铜陵、芜湖、黄山、宿州、淮北)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直接结算,共结算12411笔(人次),涉及金额131万元。
       优化慢性门诊申办程序。推出微信公众号“合肥医保”及“安徽政务服务网”办理门诊慢特病相关业务。符合条件的慢性病(特殊病)患者可在网上传个人信息资料,实现在线病种申请、网络鉴定、鉴定结果查询等全过程网上“无纸化、不见面”办理。从原来至少需要跑两次到实现让参保人足不出户即可操作申请,鉴定时限大大缩短,由之前的3个月缩短至15个工作日。上半年,合肥市共受理鉴定材料31674份,其中符合鉴定标准23837份,鉴定通过率为75.2%。
       实现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微信公众号“合肥医保”可提供参保信息、职工医保账户等16项查询服务,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申请、生育备案等9项业务办理,疾病目录、特殊病药品目录等在线信息指南。安徽政务服务网可提供参保信息查询等15项事项服务。今年以来,推出微信公众号“合肥医保”办理生育备案、生育医疗机构的变更服务,其中微信备案达68039人次;今年4月,流产津贴微信申报功能上线,上线以来共1953人通过线上申报流产津贴;6月,新生儿参保在线办理模块上线,合肥市新生儿(入本地户籍)参保不用再准备纸质材料、无需去社区现场办理,可直接通过合肥医保便民服务平台“新生儿参保缴费”功能模块“一键办”“随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