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皖北煤电百善矿一位宣传工作者的人生感悟
功夫在“诗”外
——皖北煤电百善矿一位宣传工作者的人生感悟
胡云峰 / 文
人在职场,不开心的事情难免,如何应对?据华龙网11月22日报道:“近日,一身着列车员制服的男子,以《江南style》的曲调用方言唱着各种粗口并竖中指,抱怨工作累、待遇低,发泄对工作的不满,没想视频意外走红,之后男子被单位停职。”
视频意外走红当然开心,被单位停职就不尽如人意了,那么,该男子面对视频抱怨产生的系列后果,是继续发泄、抱怨?还是选择缄默、失声?很显然,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不开心的事实。既然这一办法行不通,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供选择,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实际上,应对工作中的不开心也是如此。作为不开心事件的当事人,身陷“局”中,跳出来了,灰色的心情烟消云散,跳不出来,就会反复纠结于不开心的事情,造成自己的苦闷,甚而会成为不理智行为的导火索。所以,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要尽快跳出来,逃离“火场”,避免伤及自己和他人。
从旁观的角度来看,从不开心的阴影中走出来很容易,而对当事人来说,却很难,这需要当事人有跳出和“逃离”的方法和手段,而这离不开平时修养的积累。据说,孔子的弟子颜回在市场看到卖方和买主为8个3文钱的东西该付23文钱还是24文钱争执不下,就站出来说是24文钱,如果不是,愿意把头上的帽子给那个坚持说是23文钱的人,那人说,这件事只有夫子才配评说,于是找到了孔子,孔子稍作沉吟,就说是23文钱,结果颜回不得不把帽子给了那人,但从此对老师有了看法。这件事当中,本来当事人只有2人,结果颜回站出来了,就成了3人,找孔子评说,孔子再坚持,就变成了4人,事情解决不掉,又会牵扯更多的人,最后成为一团乱麻,让大家都不开心。孔子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虽然有违心的成分,但巧妙地避免了自己成为第4个当事人,而且事情得到了解决,避免了无休止的争执和纠缠。
从这件事中,我们得到如下结论:首先,要学会规避不开心的事情。当别人来找孔子解决纠纷的时候,孔子清醒地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有可能让自己陷进去的“局”,所以他巧妙地保持了“旁观者”的角度,并没有陷进去,想想我们工作当中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自己在处理的时候,不是清醒地守,而是奋不顾身的跳,所以才造成了不开心事情的发生;其次,要将不开心的范围缩至最小,防止扩大。在这件事中,如果孔子也固执己见地说是24文,事态就会进一步扩大,那个坚持说是23文钱的人还会拉着他们去找别人评说,事情的牵扯面会越来越广,越来越麻烦,越来越说不清,而一句“违心”的话就把事态的发展拦腰斩断了,不由人不佩服孔子的高明。工作中不开心的事情有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认为事情不公或者自己正确,找来别人帮助判断,结果卷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弄的大家都不欢而散,所以,在不开心的事情已不可避免的时候,要及时消化,防止因事态失控造成更大的不开心;第三,处理不开心的事情要让其处于可控状态。在这件事中,虽然事情得到了解决,但颜回对孔子产生了不满,但我们想想,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啊,也就是说,颜回即便知道孔子是错误的,也不会不给老师面子啊,换做是别人,这件事情可能还会继续争论不休,而得到了解决,就是因为孔子通过分析看到了事情的可控性。工作中不开心的事情发生后,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很难理智地做出判断,设若当事双方,能够不那么激动,用较清醒的态度去应对,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对不开心,功夫在诗外,加强自身修养,客观分析、清醒面对,学会规避一些事情,学会做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当事人”,学会“跳出来”,而不是“陷进去”,不开心的事情,还会那么多吗?
- 03-10【两会特稿】徐进:保证品质才是白酒可持续发
- 07-25合肥市瑶海区退休职工喜领金融社保卡
- 08-07合肥高新区空天信息产业“十四五”末将形成1
- 03-21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采风团聚焦“中国最美矿山”
- 06-22双龙公司:井口送清凉 浓情“安全月”
- 04-09童亭矿严格火工品管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06-10阜阳工务段狄秉旭:青春色在京九线上绽放
- 07-06劲增80.4%,奇瑞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424457辆
- 10-09刘桥一矿综掘区强化学习助力青工提素
- 06-02想买什么车,瑞虎5x HERO告诉你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