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促合肥经开区再上台阶--安徽省十一届政协委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姚卫东
地方两会
安徽省十一届政协委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姚卫东
转型发展促合肥经开区再上台阶
【记者郝玲 通讯员张和允合肥报道】 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正在参加安徽省“两会”的安徽省十一届政协委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姚卫东接受采访时表示,转型发展也是合肥经开区再上台阶的自身需求。
姚卫东介绍说, 按照合肥市“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要求,合肥经开区始终坚持“大工业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一手抓前景无限的中小项目。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电子、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等支柱产业集群升级,产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95.6%,联合利华、日立建机、海尔、江汽等一大批先进的现代制造业大项目快速发展,产值均已突破百亿。现在,该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叉车、冰箱和低速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目前,全区产值超10亿元企业41户,其中超50亿元企业12户,在全市工业企业10强中占据了6席。同时,近年来相继引进的航嘉电子、宝龙达、联宝电子、花王日化、尼普洛等一批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也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基地。仅联宝入驻,就已经有12家配套企业在合肥建立运营中心,另有28家正在洽谈,电子信息产业链正加速完善,以联想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千亿产业正加快形成。
姚卫东说,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经开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合肥经开区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规模化”经开路径。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84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充分利用区内17所高校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00多项,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产值400多亿元,仅去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就达2140件。2011年,经开区还荣获中国产学研界的最高荣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如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35%。
合肥经开区用不足28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创造了超2000亿的产值,对此,姚卫东却表示,合肥经开区如果要再上台阶,必须走转型发展的道路,因为受土地空间的制约,经开区在招商的侧重点将更偏向于带动面广、产出效益好的重大投资项目。
- 01-22祁南矿掘进二区“三字诀”抓实职工安全培训
- 03-26天马山矿业用“加减乘除”答好“两张考卷”
- 12-05合肥市瑶海区小小志愿者“爱心暖空巢”
- 05-30合肥市瑶海区流动儿童DIY风筝“迎六一”
- 08-06金融拥抱“量子”“安徽造”量子保密通信干线
- 02-04朱庄矿创新职工荣休仪式受职工热捧
- 01-06食品安全检查守护合肥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12-11淮北矿业青东煤业“三餐”医“三违”
- 02-18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凯翼X3配套体系
- 04-05淮北矿业工程建设公司三项小技改破解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