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养老参保“第一”背后的故事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来安县养老参保“第一”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4-04-12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朱守晶 / 文
 
    日前,来安县人社局传来捷报,该县从宣传推动、完善服务和落实待遇上下功夫,提前9个月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参保人数已达29.6万人,征缴保费3628万元,任务进度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实现了开门红。
 
把宣传做到群众心坎上
    “没想到你们能走那么远的路来找我们,让我们了解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以后我们渔民养老也有保障了。”在汊河镇的一艘渔船上,王静紧紧握着汊河镇副镇长王建丽的手,感动的说。
    王静一家四口以打渔为生,以渔船为家,长年在长江流域打渔,汊河镇的社保工作人员多次走访,终于找到打渔归来的王静,将城乡养老保险政策送到他家中。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在张家港打工的孙务奎,“没想到家乡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这么好,这是我外出打工15年来,第一次有家乡人到我们打工的地方,向我们宣传养老保险政策。”
孙务奎是来安县施官镇人,也是该县在外务工的13万大军之一。今年年初,来安县人社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队来到张家港,为在这里务工的几百名来安同胞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受到在外务工人员的一致好评。
    为扩大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群众知晓度,来安县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网,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地开展政策宣传,确保不留死角;组建宣传队,奔赴长三角江浙沪等外出务工人员聚集地宣传,把政策送到建筑工地、企业厂矿,真正做到入户宣传率、资料送达率、居民知晓率三个百分之百,把宣传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打通居民参保的肠梗阻
    “现将各乡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进度通报如下:汊河镇100.3%,水口镇98.5%……”这是近日,施官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副所长朱广州收到的一条信息。自3月1日以来,这样的信息每天都会发送到县分管领导、乡镇党政一把手和劳动保障所负责人的手机上。
    “通过发送短信,比进度、比征缴资金的入库率,各乡镇对城乡养老保险征缴工作的重视度明显提高。县委、县政府还对率先完成任务的汊河、施官两个镇,发贺信表彰。”该县人社局副局长王能说,除发送短信、发贺信外,他们还将征缴时间提前到春节前,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
    据王能介绍,以前养老保险征缴都在第二季度开始,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难以保障。今年,他们将征缴时间提前到春节前,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集中期开展征缴工作,扫除了居民参保的“盲点”,提高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据统计,春节期间,共有43000余人参保,缴纳保费560万元。
    此外,来安县还在全市率先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网上查询系统,主动上门服务,在各行政村及参保缴费人员较为集中的居民区,设立163个参保缴费便民服务台,安排工作人员分组轮流值班,全天候办理参保业务,实现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打通了居民参保的“最后一公里”。
 
“银发”红利全面释放
    “以前,手里有钱但心慌,总担心物价涨了,钱不值钱了。现在有了养老保险,再也不担心了。”拿着刚领到手的273元养老金,施官镇农民谷守伟呵呵的说:“虽然钱不多,但能减少儿女负担。”
谷守伟刚满60周岁,在缴纳3万元后,从今年2月份开始领取养老金。他算了一笔账:“只要9年,我就能拿回3万元本金,以后都是赚的。而且,保障所的人还告诉我,以后养老保险会跟着物价涨,比把钱存在银行划算多了。”
    在来安,像谷守伟一样开始享受“银发”红利的老人还有很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打破了农村以儿养老的旧格局,即减轻了农村年轻人的负担,也为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可靠保障。今年以来,该县坚持一月一审批,及时兑现养老保险待遇,1至3月份共为7万余名到龄老人发放养老金119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