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开启减人提效“组合键”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钱营孜矿开启减人提效“组合键”

时间:2014-08-1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吴琼宿州报道】随着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在提高管理效率上下功夫,通过优化优化人力结构和生产系统,简化生产环节,充分发挥先进装备的效能,实现了“多用装备少用人,多用技术少用工”,推进矿井持续安全、高效生产,将矿井转型工作推向深处。
 
以管理换人
    为建立高效运转的生产秩序,该矿推进管理人、机、环三要素和谐统一,积极推进“技术设计为掘进服务、掘进为回采服务、机电为采掘服务、辅助专业为采掘机电服务”等管理措施落实,先后成立了回收大修车间等专业服务团队,并建立回收仓库。优化采场布局,实现集约化生产,先后对采场进行持续调整,主采场合理集中,大大简化运输系统,减少大量设备占用及后路辅助人员,实现安全生产,做到集约生产、减员提效。
    该矿持续开展岗位优化工作,分步骤实施了岗位普查、人员优化、岗位置换工作,对人员效能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区分。针对二线女工较多的状况,对优化出的人员分流到地面后勤等岗位对劳务派遣工进行置换。通过开展车间无人值守课题研究,率先在抽风机房等三个车间实行集中监控,并积极向选煤厂等车间、硐室推广。目前矿抽风机房、压风机房、循环水泵房、主井上口接收仓等9个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减员78人,年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621万元。为严格实施定员管理,控制用工总量。该矿巩固人员优化成果,正在着手做好井下采区变电所、瓦斯泵房无人值守、选煤厂栈桥改造等工程改造,减少岗位人员84人,将富余人员充实到后勤等部门,将全矿劳务派遣工人数由134人核减到50人以内,达到“用管理换人、用技术换人、用机制换人”的目标。
 
以设备换人
    该矿坚持把推广、引进、使用一批大功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设备,作为推进“机器换人”,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先后应用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生产装备,加强了采掘主导及其配套技术攻关。所有回采工作面实现综采化,掘进半煤岩实现综掘化,井下工人转岗进入产品部等辅助和地面岗位。
    钱营孜矿井下集运巷担负着全矿2个采区、6个掘进迎头同时生产的任务,是运输的“咽喉要道”。以前,电机车司机、押车工、轨道维修工等50多人“连轴转”,仍难以缓解轨道运输环节多、运力小的压力。如今,该矿机运部员工王西川坐在集控中心的操控席位上通过查看显示屏幕上的影像和数据,就可以通过电脑远程控制整个集运巷的运转。推进运输系统集优化建设,将集运巷由轨道运输改造为皮带运输,80P型皮带机额定运输能力提高至400吨/小时。通过道岔远程控制系统,电机车司机在驾驶舱内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最近道岔的方向,也可以在地面集控车间内直接调度车辆运行方向,有效提高运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在井下、地面轨道运输各弯道处加装了弯道报警器,降低了电机车司机的劳动强度和出错率,提升了轨道运输的安全性。
    机运事业部部长杨明利研制“组合式清煤器”,让长达4800余米的集运巷顺利实现了无人清理。在主运皮带机尾安装滑动式清扫器,实现机尾本质安全型工作环境,降低事故率,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经过岗前培训,这6名员工进入运输系统进行轮岗,使运输系统在人员配备上满足了大幅增长的车皮需求。
 
以效率换人
    为提高生产效率,该矿对原有施工工艺进行灵活“变身”,在掘进事业部着力推行“综掘机+单轨吊+皮带”的“三机配套”技术工艺。该矿综掘二区实施“三机配套”以来,推行“生产准备班”管理,打破常规的煤矿“三八工作制”生产模式,在早班设置专门的“生产准备班”,成立“专职服务队”,队员由具有小绞车司机、小电车司机、信把工、输送机司机、单轨吊司机等持证上岗的“特殊人才”组成,由他们运用专业的服务,在固定时间内对迎头进行防冲检测以及卸压、运输生产所需的支护材料、机电设备点检及拆检维修、运输系统的维护、管线敷设、文明生产整治等一系列生产准备工作,此举保证了中夜班设备完好、材料充足,为生产班次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和后勤保障,促进掘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改变了以往掘进生产被动局面,每班进尺提高幅度达到20%。全矿上半年岩巷9次超过集团公司岩巷110m快速掘进标杆队标准,煤巷5次超过集团公司煤巷400m快速掘进标杆队标准。推行“AB”岗工作制,培养“多能手”的岗位工,重点对机电提升、运输等部分岗位工进行了多岗培训,每位岗位工在做好自身A岗的同时,也能熟练掌握B岗技能。
    自2013年4月份开展岗位优化以来,该矿减少在岗人员263人,减少劳务派遣工164人,岗位优化工作初步告捷。通过科学组织管理,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生产秩序,推进管理人、机、环三要素和谐统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