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60余年流淌在岁月的情感中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中铁四局60余年流淌在岁月的情感中

时间:2015-04-26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中铁四局60余年流淌在岁月的情感中
作者:查高英
 
    中铁四局从抗美援朝的战火中走来,一路脚步匆匆,走过严冬酷夏、春华秋实,60余年的风雨兼程,期间动人的故事、曲折的经历、坚韧的追求和辉煌的业绩是一路走来留下的永不磨灭的记忆。
    那是改革开放不久后的1986年,当时的中铁四局建筑公司还是改制前的建筑处,承揽了淮南市上海局工人文化宫和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宅楼多项工程。一时间,几百人的队伍鏖战在五彩淮南。古德贤,是建筑公司保卫部的一名员工,参加工作近30年,彼时就在淮南参加项目建设。笔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那段艰苦岁月中的一些感人故事。
    彼时的队伍是建筑处二段二队,两三百人的大工班,每个工种二三十人,大的工种甚至有四五十人,负责几十栋楼房和配套设施的施工任务,基本上是老前辈们带着年轻员工一起战斗。
    前辈们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讲述切身感受,如何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候年轻人害怕见到大车箱整车的水泥,因为要自己搬卸,水泥烧皮肤,费体力,又累又脏,经常躲工。前辈们带头搬水泥,拣脏活累活干,还从抗美援朝的革命史说起,对年轻人进行“革命性”的教育,仿佛是受到了感染,年轻人也纷纷学习起老同志的样子,渐渐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推诿的好习惯。
    按照当时规定,段里按月给每人派发2双手套、两套工作服和半块肥皂,高强度的劳作,手套很容易磨破,很老前辈们都不舍得换新的,就拿起针线对破烂的手套缝缝补补,有时候甚至手被磨破皮,就自己用布条简单绑扎一下。一双手套缝了破、破了再缝,缝缝补补,缝补的是对单位无尽的情感、是对企业发展执着的期望。等到年底,很多老同志都把积攒下来的手套甚至是工作服等劳保用品,都交到段里材料库去——“完璧归赵”。为单位节约了成本,也发扬了好的传统。正因为如此,就有几次段部发劳保用品的时候,签字单上一个字都没有,缘由是大家认为缝补过的手套还能用、肥皂还能洗、衣服也还能穿,于是就“拒收”了新的劳保用品。
    那个年代的老同志们,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远没有现在好,而且从革命年代走来,一直延续着艰苦朴素、节约的好习惯。当时有一位叫袁顺福的师傅,是有名的起重工专家,老家在重庆,据说从山脚挑水到家要一上午时间,一天就只用一担水。在工地现场的时候,大家坚持晚上九点钟以前上床睡觉,早上六点钟起床,打开水、吃饭、洗衣服,白天进行技术讲解,时间利用的很充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也有打扑克、下象棋这些娱乐活动,就算是苦中作乐的事情了。
    流金岁月,几十年一路走来,企业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毛主席曾教育党员同志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今天的我们,同样要延续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社会进步、企业发展、个人成长,不论是顺利还是波折,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阻碍,这更需要我们认真去呵护。那些流淌在岁月中的情感,始终成为我们历史的记忆,伴着企业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