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杨郢乡“三板斧”破解秸秆禁烧难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来安县杨郢乡“三板斧”破解秸秆禁烧难

时间:2015-06-08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詹宇晨
 
 
 
    “金浪滚,麦穗黄,禁烧战斗已打响;乡村干部上战场,田间地头来宣讲……”
    每年的夏收、秋收时节,都是秸秆焚烧高发季。过去,农作物秸秆是农民的家庭燃料、家畜饲料的重要来源;而今,随着农民耕作方式的改变,秸秆大多被弃之不用。因此,许多农民为了图省事,往往将秸秆付之一炬。年年禁烧年年烧,一把火缘何难禁。这禁烧之难,到底难在哪?近日,笔者跟随来安县杨郢乡的乡村干部,坐着宣传车,走进该乡的各个角落,实际了解该乡秸秆禁烧的破解之策。
    相比于来安县南区乡镇,地处北区的杨郢乡由于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小,每年的禁烧压力要小一些。可即便如此,每年午收和秋收时节,乡党委政府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破解秸秆禁烧的难题。为了探寻新形势下秸秆禁烧工作的新举措,该乡上下联动,多措并举。采取“宣传为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坚持“依靠干部、依靠群众”的方针,着力探索秸秆禁烧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4年,该乡在全县秸秆禁烧中排名前列并获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今年,截至发稿之日起,该乡未出现一把火,没冒一处烟,秸秆禁烧工作实现有序开展。
 
深入剖析原因,了解禁烧到底难在哪
    “单纯不让我们烧,但是一地的秸秆怎么处理?放在田地也烂不掉,现在农村烧锅都用不上秸杆了,秸秆收了也用不上了。”杨郢乡宝山村农民张老汉说,“不能耽搁了播种,那样我们一年可就全白忙活了,所以一烧了之也是没办法的事。”
    对此说法,该乡红星村书记朱奎昌深有感触。“以前上面一布置禁烧,我们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县里、乡里也派人下来死看硬守。但即使这样,最后还是有人偷着烧,有的甚至夜里出来点一把火就跑。”朱书记说:“每年都会宣传,因此大家也知道焚烧秸秆的危害,但过去就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村民偷烧的举动我们也能理解,不烧往哪放呀,再说,他们还想利用晴好天气播种生产呀。”
    在乡政府,笔者从分管农业的乡领导处了解到,杨郢乡地处山区,林地多,耕地少,全乡耕地面积只有1万多亩,但由于山区地势崎岖,耕地田块基本成不规则的小地块分布。因此,在杨郢,承包大面积土地的种粮大户人数很少,基本都是一家一户经营的。虽然上面要求秸秆还田,但农户们却不情愿这样做,因为秸杆埋到田地不易腐化,旋耕还增加成本。是故以往对于秸秆,人们大多选择一烧了之。
    在长期的摸索中,该乡认识到了禁烧难是多方面的,解决禁烧难题不能指望一个办法,一劳永逸,得认清症结,多管齐下。为此,该乡提早制订了禁烧方案,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方面做足了功课。
 
做足宣传、严防死守,不让一处冒烟
    在杨郢乡各村,笔者经常看到带着大喇叭的秸秆禁烧宣传车在到处跑,在田间地头,只要有人收割和播种的地方,也能看到骑着摩托车,带着大扫帚的村干部忙碌的身影,大家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确保全乡“不冒一处烟,不着一处火”,今年,安徽省制定了最严厉的秸秆禁烧处罚政策,对于禁烧不力的单位予以严厉的处罚,这个压力非常大。因此,所有乡村干部丝毫也不敢懈怠。
    面对秸秆禁烧的严峻形势,该乡提前谋划,多方宣传禁烧的方针政策,同时,实行“乡—村—组—农户”四级联动监管,驻村包保,包保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密集督察,24小时蹲点值守巡查。“看住每一台收割机、管住每一个人、盯住每一把火。”对于出现火点情况的,
坚决问责。确保全乡“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变堵为疏,让秸秆还田
    在杨郢乡红星村的麦田里,笔者看到,有两台收割机正在踏“浪”前行,收割机过后,地里只留下一层低矮的麦茬。“今年乡里要求所有收割机必须加装秸秆切碎还田装置,秸秆直接还田,养地还增产。”红星村书记朱奎昌这样向笔者介绍。
    据悉,杨郢乡为确保秸秆禁烧任务完成,改变工作思路,变堵为疏,通过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引导和鼓励农民在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秸秆切碎还田装置,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实现从机收到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条龙”作业,解决秸秆过长腐化困难问题,从源头上消除秸秆焚烧的隐患。
    据了解,秸秆切碎还田装置的加装简单轻便,只需在收割机秸秆出口安装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再与主机用皮带连接即可。秸秆粉碎还田后有利于加快腐化,增加土壤的有机含量,提高土质肥力,还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病虫害的多重效果。
    在乡政府我们了解到,今年,杨郢乡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奖惩办法,要求所有收割机必须加装秸秆粉碎装置,在午秋两季关键时期,乡里还派出专业人员到田间现场指导,要求收割田块留茬高度不超过10厘米,小麦、油菜、水稻秸秆切碎长度控制在 10厘米以内。以便于耕种。
 
综合利用,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秸秆利用不当是污染,利用恰当就是宝。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还田,主要路径还是机械化。据该乡农经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年度,该乡秸秆还田率将达到70%以上。剩余30%的秸秆将用于食用菌种植、牲口饲料等再利用,变废为宝的同时,还使得农民得到了实惠。
为拓宽秸秆利用途径,该乡依托食用菌生产和养牛大户,收购秸秆作为农业基料和动物饲料。“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料,取材方便,节约环保。”该乡红星村食用菌种植户刘代宽说,我们一直以来在农民手里收购秸秆,每生产1万袋平菇约需秸秆6吨。
    每到秋季,在杨郢乡总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好多农民把秸秆打捆后,抬到一辆辆停在路边的农用车上,然后拉倒自家的空地上晾晒。据乡干部介绍,由于该乡养殖业较发达,这些秸秆被很多养牛大户提前预定,因此市场上非常紧俏。“其他地方都在忙禁烧,我们这里你是让他烧他也不肯烧,因为秸秆能卖钱,烧了太可惜了。”
    最后,笔者从该乡乡长冯劲处了解到:“未来,杨郢乡还将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在美好乡村集中居住点,加快推行秸秆气化、秸秆沼气工程建设,同时,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固化和炭化项目,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多下功夫,逐步形成以秸秆机械化还田、回收再利用为主,秸秆沼气、固化、发电、氨化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利用格局。为打造生态杨郢,绿色杨郢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