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修旧利废持续发力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钱营孜矿修旧利废持续发力

时间:2015-12-12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紧紧手 年年有
作者:李继锋
 
    皖北煤电钱营孜矿从经营管理工作的机制上进行创新,立足内部挖潜,在修旧利废的“收、修、奖、用”关键环节上发力,坚持交旧领新,修复奖励,存新发旧,有力地推动了矿井降本增效工作。今年1—11月份,矿实现修旧利废产值800万元。
 
交旧领新物尽其用
    修旧利废最主要的一环是有“旧”可修。为推动废旧物资回收,把旧的材料从井下回收上来,该矿规定,各单位每领一样材料必须按照一定比例交旧,否则不予发新料。
    新规定带来了“能收尽收”的新理念,全矿上下更加重视对现场废旧材料回收工作。在对采煤工作面收作、系统巷道封闭时,矿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现场会,首先落实设备、材料等物资的拆除、回收单位和回收期限。采煤工作面退尺、巷道报废时要求回收单位严格按规定对材料进行回收。高、低抽巷拆除打封闭栅栏之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先自查无遗留材料后通知物供部现场确认,方可进行封闭,真正把废旧物资回收工作覆盖到各个头面、各个地点,确保能收尽收。
与此同时,矿将回收、交旧工作与单位的工资总额和材料员的收入挂钩,通过对标的方式,一月一考核一奖惩,积极鼓励基层单位回收复用。
    “以前,井下废旧材料到处都是、浪费严重,现在紧了一扣,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单位必须要转变认识,加大现场回收力度,让职工下班不空手,尽量把废旧物资多带一些上井来,节约材料成本。”掘进事业部材料员李国山说,虽然领料的手续比以往繁琐了一些,对降成本益处多。
 
修复奖励全员参与
    修旧利废最关键的环节是“修”。矿专门出台鼓励政策,对修复的废旧物资按照新产品价格的10%进行奖励,鼓励能修尽修,尽量多修,让废旧物资旧貌换新颜,重新发挥作用。
    特殊的激励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采予区自觉投入到修旧利废工作中去,今年以来共修复托辊3000余串、“H”架1500余个,产生效益可观。
    动力部回收队在做好日常废旧物资回收、分拣、监督工作的同时,主动从上手快的项目开始干起,购买了锚杆调直机、弯曲机、剪切机、台钻、砂轮机、电链锯等设备,用于开展修复、加工工作,每月仅锚杆修复量一项就在800根左右,今年以来矿没有购买过新锚杆。
    “多修就多得实惠,也是给自己创造收入。”修旧队队长王琳算了一笔细账,现在队里每个月修复的锚杆、固轨器、道夹板可创造产值16万元,除去修复的配件成本等5万元,队里扫比例可以拿到1.5万元,修旧每个人又多开了600元工资。
    职工算细账,矿上算大账。动力部党支部书记纪桂光介绍说:“一根2.8米的旧锚杆,如果按废铁卖,只值块把几毛钱,可经过回收队职工剪切—拉直—除锈—上螺帽这么一修复,就成了一根价值40多元的新锚杆,身价一下子上涨了40多倍,效益空间很大。”
 
变旧为宝刷新价值
    修旧利废“收”和“修”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用”来进行检验。矿物供部库房存新发旧,积极鼓励基层单位领用修复好的旧材料,推动修旧利废工作常态化。
    “我们将经过修复、加工好的物料录入物资经营管理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及时为它们找好‘婆家’,优先审批发放,鼓励多用旧料。”矿机修厂负责人尹成忠介绍说,现在矿每个月发放的旧料都在60万元以上。  
    对于“有旧不发新”这种管理模式,基层单位也持欢迎态度。开拓事业部材料员李建波也算了一笔账,领用一根新锚杆是45元,而领修复的材料每根是15元,每一根只花三分之一的价钱。现在开拓事业部每个月领用修复的锚杆都在400根以上,主要用于巷道帮部以下的挂网支护,仅此一项,该区一个月就可减少成本投入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