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农:药企创新升级成为亳州改革着力点
时间:2016-03-09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张骅 本报记者 张晓梅

杨敬农
3月5日,前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升级调整关键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在企业,在于激发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活力,只有企业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和服务得到了调整升级,才有能力向社会提供有效的供给。
杨敬农认为,要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找准工作着力点,加大有效供给,什么是有效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供给。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新兴消费领域等发展,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要为企业做好服务、营造好环境,努力降低企业负担,进一步简政放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
“作为亳州的首位产业,现代中药产业目前已经在亳州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当前,亳州市把加快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双千亿’产业,作为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抓手。药业企业的创新升级成为亳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杨敬农说。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包括安徽谯城经济开发区和安徽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部分,区内80%以上企业为中药产业。
杨敬农说,“十三五”期间,亳州将继续围绕“六个坚持”重点任务,通过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督查考核、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宣传引导,落实保障措施,努力实现2020年全市开发区“一个翻番、四个显著提升”目标(经济总量翻番,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贡献率和外向度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在谈到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时,杨敬农表示,无论是园区升级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依然是原动力。亳州市依托“国家火炬计划亳州中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保证中药材品种质量;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集成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升产业技术层次;投资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科技创业孵化器,完善基地配套服务功能。中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国家火炬计划亳州中药特色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复核。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位列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5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位列全省第8位。
相关文章
- 03-27税费政策快兑现 肥东县企业复产信心足
- 08-24双龙矿业通风区盯控薄弱点把好安全关
- 04-02“量身定制”,合肥高新区打造“1+1”项目管家
- 03-26奇瑞MPV定名艾瑞泽M7
- 02-20“三下乡”活动扮靓安庆市怀宁县和美乡村
- 07-07确保安全度夏,朱集西矿实施“三心”攻略
- 09-18怀宁县石镜乡“爱心超市”积分兑出脱贫志
- 12-25城管“党旗红”引领合肥市瑶海区“城管蓝”
- 04-25坝上街华丽绽放,合肥瑶海再添一座城市综合体
- 08-18大唐洛河发电厂打造品牌服务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