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新集公司巧用“指挥棒”激发内生力
时间:2018-09-14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许士卿 邵磊
今年以来,新集公司不断探索革新考核工作,建立差异化的分类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使考核真正成为“风向标”和“指挥棒”,促进工资增量向关键岗位、核心岗位、一线岗位和业绩突出者倾斜,让考核结果决定各单位职工、经营者的薪酬升降幅度。
划分类型,分类考核。从考核内容上凸显特色优势,树立差距明显、差别突出的指标导向,一是根据各单位的功能定位和业务特点,将各二级单位划分为生产、基建单位、专业化公司、费用单位和机关部室,强弱分开,分类考核,实现公平竞争、同步起跑。二是根据各单位的业务特点设定联动指标,以效率效益为导向,选取关键指标和管理短板指标,并设定考核目标、奋斗目标值,分类实施考核,让考核结果准确反映各单位实际工作业绩。
突出重点,导向明确。着眼于各单位工作重点,以业绩为导向,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对生产单位突出工作量和产品质量的考核,主要实行弹性激励政策,加大对有效增量和生产后续量的考核。比如,各矿随着商品煤产量完成率的增减,工资水平呈弧线升降,同时,对产量按实际商品煤热值与计划热值进行折算,确保出有效益的煤。对专业化公司突出利润、成本费用、投入产出比指标的考核,增加了人均创效考核指标。对费用单位、机关部室突出费用指标的考核,并注重对本单位KPI指标的考核。
保障共性,突显个性。在关注安全生产指标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指标的必要性。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指标侧重点的差异,设置不同权重的分项指标、对标考核奖罚。对生产矿井实行结构工资制,在工资权重、奖罚金额上体现有保有压,其中,对刘庄矿突出商品煤产量考核,占考核工资比重的40%;对口孜东矿突出掘进进尺考核,占考核工资比重的45%;对一、二矿以产量、进尺均衡稳定为主,占考核工资比重35%左右。这样既有效地克服了过去考核内容庞杂,对重点工作重视不足,落实不力的问题,又彰显了特点,让各单位既有奔头,又有盼头。
正向激励,补弱固强。目标引导,实行正向激励的弹性考核,一是强化经营者工资效益联动指标。公司对经营者实行特别奖励政策,鼓励高效产出为目标,选取各单位商品煤产量、利润总额、总进尺及重大安全隐患整治等重点指标,进行差异化弹性考核。二是优化单产单进、掘进进尺及销售创效指标考核等措施,引导各单位补弱固强。对进尺实施台阶奖励,奖罚直接到区队,激发了基层单位的生产热情。 相关文章
- 09-24大七座电混SUV,10.98-14.98万元江淮X8E家正式发售
- 03-05杨军:一切挑战都应在发展中解决
- 06-05民生工程让合肥经开区产业工人走上幸福路
- 02-26诚信经营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 03-03怀宁县加快“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建设
- 06-28安徽煤矿安全“送法进矿”系列报道之二:遵章
- 04-04洛河发电厂让职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
- 02-23童亭矿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时稳步推进
- 04-17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安全演练为生产压舱定盘
- 01-11怀宁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擦亮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