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五年看点】党建引领 合肥市基层治理有实招
时间:2021-08-18 20:27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注重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月16日,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工委书记李大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编者按:8月16日,“合肥五年看点”集中采访正式启动,来自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将在为期一个月时间内,共同完成这一大型集体采访活动。《中国企业报》融媒体平台从即日起,将陆续刊发来自前方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呈现合肥市五年来的发展亮点。
“注重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月16日,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工委书记李大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五年来,党建工作扎根基层
李大勇告诉记者,合肥市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市委“1号课题”,大力实施“书记工程”,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方面,围绕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功能,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突出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的主责主业,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堡垒作用。全面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社区常规性事务由156项减少到73项,精简率达53.2%,涉及社区的“一票否决”事项一律取消。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按“四级十二档”岗位等级全面兑现薪酬待遇,全市近9000名社区工作者人均年增收约9000元。
另一方面,强化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壁垒,拆除行业藩篱,实现同一区域不同领域党建互联互通。不断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按照常住居民300—500户或者1000人左右为单位,调整优化社区网格5800多个,建立网格党支部3200多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万余名。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做实“非公工委+行业党委”模式,深化机关单位与城乡基层“四联四定”工作,19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7万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2020年,全市10.9万余名党员值守疫情防控一线、投身防汛救灾战斗,构筑起应急处突的红色防线。
特别是在经费落实上,实行项目化经费保障,按照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30万元的标准,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以每个社区每年10万元为基数、每名党员增加200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全市每年投入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近2亿元,均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
用好阵地,办好老城区惠民实事
合肥市庐阳区针对老城区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场所“小”“旧”“散”的特点,从顶层设计入手,进行整体谋划,通过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化建设,筑牢党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
为了解决“散”的问题,庐阳区按照“1+11+N+X”建设模式,即:1个区级阵地、11个街镇阵地、N个村居阵地和X个楼宇(商圈)阵地,形成一核多点、四级联动的党群服务阵地网络。目前已建成党群服务阵地127个,进一步消除党群服务“空白点”。实行“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编号赋码、统一功能设置、统一管理考核”的标准化建设,着力在“管”上提“质量”。加大经费保障,配备500余名党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引进11家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运行管理,以专业力量保证阵地建设运行有力有序推进。
庐阳区在坚持“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链”。凸显“智慧化”功能,做强“磁力场”的同时,提供“集成化”服务,架起“连心桥”。
全力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党群服务阵地功能拓展、内涵深化、服务升级。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将党组织关系接转、养老保险办理等150余个服务事项纳入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深度整合教育、商务等区直单位部门资源力量,聚焦党员群众需求,推出“名师来了”公益讲座、大数据产业联盟等57个服务项目。联动民政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合力打造社会治理学院、职工之家、巾帼驿站、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开展公益红娘、3D打印、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创新打造24H党群服务驿站,按照“政务服务一体机+自助借阅机+自助售卖机+漂流伞+充电宝+X”的“5+X”模式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为民服务24小时“不打烊”。
2021年以来,全区党群服务阵地累计接待服务党员群众20余万人次,开展党史讲座、党建展览、经典阅读、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1500余次,办理为民服务事项2万余件。
微心愿台账,将温暖流入一家一户
合肥市瑶海区方庙街道万绿园社区利用入户走访、日常活动时机,及时了解辖区群众需求,更新需求清单,精准匹配形成微心愿台账,采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举办“微心愿集中认领”仪式,组织辖区爱心党员、非公企业、共建单位等认领居民微心愿,2019年以来共帮助20余户居民完成微心愿,赠送包括电饭锅、电风扇、微波炉等生活用品,以及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将党的温暖流入一家一户。
万绿园社区位于临泉东路与铜陵北路交汇处,下辖4个居民小区,2个专业市场,常住户约3300户,9000余人。辖区内有党员239名,其中退休党员占60%以上,市场党员72名。
近年来,万绿园社区以打造服务型社区为目标,打造“十个有”新建日间照料室、爱心捐助家园、生活指导室、心理咨询室、四点半课堂、社区大舞台、社区俱乐部等阵地设施13处,创新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城市生活e站”活动项目,收获了社区居民的集体称赞,社区也应工作突出,荣获了“全国社区工作自主创新成果百花奖”,合肥市首批标准化示范社区之一,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安徽省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示范点,并曾多次获得合肥市“先进村(居)”“文明社区”“优秀妇女之家”等殊荣。
基层治理面对千家万户,面对千头万绪,仅仅依靠社区力量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为更好服务群众,合肥市瑶海区万绿园社区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凝聚党员,团员,市场商户,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起了“同心快递员”安徽大市场“红色理市会”,党员义务消防队等微团队3支,今年以来,提供送书、送餐、防疫物品代办等党群志愿服务共计30余次;参与党群共建、助商转型、户外巡查,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20余次;2020年防疫防洪期间捐赠各类物资约8000元。
【合肥五年看点】党建引领 合肥市基层治理有实招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注重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月16日,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工委书记李大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五年来,党建工作扎根基层
李大勇告诉记者,合肥市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市委“1号课题”,大力实施“书记工程”,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方面,围绕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功能,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突出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的主责主业,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堡垒作用。全面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社区常规性事务由156项减少到73项,精简率达53.2%,涉及社区的“一票否决”事项一律取消。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按“四级十二档”岗位等级全面兑现薪酬待遇,全市近9000名社区工作者人均年增收约9000元。
另一方面,强化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壁垒,拆除行业藩篱,实现同一区域不同领域党建互联互通。不断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按照常住居民300—500户或者1000人左右为单位,调整优化社区网格5800多个,建立网格党支部3200多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万余名。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做实“非公工委+行业党委”模式,深化机关单位与城乡基层“四联四定”工作,19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7万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2020年,全市10.9万余名党员值守疫情防控一线、投身防汛救灾战斗,构筑起应急处突的红色防线。
特别是在经费落实上,实行项目化经费保障,按照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30万元的标准,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以每个社区每年10万元为基数、每名党员增加200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全市每年投入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近2亿元,均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
用好阵地,办好老城区惠民实事
合肥市庐阳区针对老城区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场所“小”“旧”“散”的特点,从顶层设计入手,进行整体谋划,通过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化建设,筑牢党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
为了解决“散”的问题,庐阳区按照“1+11+N+X”建设模式,即:1个区级阵地、11个街镇阵地、N个村居阵地和X个楼宇(商圈)阵地,形成一核多点、四级联动的党群服务阵地网络。目前已建成党群服务阵地127个,进一步消除党群服务“空白点”。实行“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编号赋码、统一功能设置、统一管理考核”的标准化建设,着力在“管”上提“质量”。加大经费保障,配备500余名党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引进11家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运行管理,以专业力量保证阵地建设运行有力有序推进。
全力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党群服务阵地功能拓展、内涵深化、服务升级。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将党组织关系接转、养老保险办理等150余个服务事项纳入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深度整合教育、商务等区直单位部门资源力量,聚焦党员群众需求,推出“名师来了”公益讲座、大数据产业联盟等57个服务项目。联动民政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合力打造社会治理学院、职工之家、巾帼驿站、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开展公益红娘、3D打印、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创新打造24H党群服务驿站,按照“政务服务一体机+自助借阅机+自助售卖机+漂流伞+充电宝+X”的“5+X”模式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为民服务24小时“不打烊”。
2021年以来,全区党群服务阵地累计接待服务党员群众20余万人次,开展党史讲座、党建展览、经典阅读、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1500余次,办理为民服务事项2万余件。
微心愿台账,将温暖流入一家一户
合肥市瑶海区方庙街道万绿园社区利用入户走访、日常活动时机,及时了解辖区群众需求,更新需求清单,精准匹配形成微心愿台账,采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举办“微心愿集中认领”仪式,组织辖区爱心党员、非公企业、共建单位等认领居民微心愿,2019年以来共帮助20余户居民完成微心愿,赠送包括电饭锅、电风扇、微波炉等生活用品,以及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将党的温暖流入一家一户。
万绿园社区位于临泉东路与铜陵北路交汇处,下辖4个居民小区,2个专业市场,常住户约3300户,9000余人。辖区内有党员239名,其中退休党员占60%以上,市场党员72名。
基层治理面对千家万户,面对千头万绪,仅仅依靠社区力量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为更好服务群众,合肥市瑶海区万绿园社区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凝聚党员,团员,市场商户,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起了“同心快递员”安徽大市场“红色理市会”,党员义务消防队等微团队3支,今年以来,提供送书、送餐、防疫物品代办等党群志愿服务共计30余次;参与党群共建、助商转型、户外巡查,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20余次;2020年防疫防洪期间捐赠各类物资约8000元。
相关文章
- 12-20转型发力 淮南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投用
- 10-09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首批项目签约
- 08-23发挥聚集优势合肥经开区拓展综合服务
- 03-07建议推动模块化运输加快交通强国建设
- 11-27解析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诞生历程
- 04-26三大亮点为江淮汽车北京车展造势
- 01-12增长8%左右,今年合肥市经济发展锁定高质量
- 03-10淮河能源集团担起抗疫情保供应双重责任
- 03-10“十四五” 宿州市锁定“一城两区三基地”
- 05-24百年变局 奇瑞汽车将在世界上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