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袁店一矿两名员工被评为淮北矿业“工匠”

时间:2019-02-13 10:53来源:未知 作者:王爱林
日前,从淮北矿业集团七届三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袁店一矿通风区瓦斯检查工乔伟、安全监测工路思远同时被授予“淮北矿业工匠”称号。
        日前,从淮北矿业集团七届三次职代会暨2019年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袁店一矿通风区瓦斯检查工乔伟、安全监测工路思远同时被授予“淮北矿业工匠”称号。
        此次表彰的30名“工匠”,袁店一矿通风区就有2名,工匠是如何炼成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笔者走进了通风区。


 
        据通风区党支部书记徐劲松介绍,近年来,通风区十分重视职工技能素质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实操比赛等多种举措搭建练本领的平台,组织职工参与每两年一次的淮北矿业集团、矿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促进职工业务技能提升。2014年,年仅23岁的乔伟在技能大赛中凭借娴熟的业务技能,在安徽省煤炭行业瓦斯检查工技术比武中拔得头筹,被授予安徽省煤炭行业“技术状元”称号;去年上半年,被全国能源化学地质总工会授予“大国工匠”称号。去年8月份,路思远在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11月在第四届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安全监测)职业技能竞赛上,面对全国规模的高规格赛事和众多行业精英,他冷静思考,沉着应战,荣获一等奖,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矿分别给予奖励30000元。
        据了解,乔伟是通风区的一名优秀瓦斯检查工,2014年6月份的一天中班快下班的时间,乔伟在1022风巷发现上隅角瓦斯达到1.0%左右。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直觉告诉他情况不对。他迅速查找瓦斯来源,终于在一个充填气囊的连结处发现了瓦斯涌出。他找到采煤区跟班人员说明情况,并向通风调度作了汇报,果断安排撤换气囊,直到瓦斯浓度降到安全值后,他才放心地离开工作面升井,避免了一起因瓦斯涌出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2018年,我们拿出20万元奖励职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职工的发明创新每季度上报一次,每半年评比表彰一次。创新成果一旦被矿评为创新奖,其发明人不但披红戴花上台领取奖励,还可以用其名字命名该创新,让创新者名利双收。”袁店一矿矿长李凤荣说。


 
        近年来,袁店一矿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培育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先后建立“乌金金蓝领”评聘工作机制,激励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攻坚克难、创新超越,使一批普通职工成长为高技能人才。2006年参加工作的通风区安全监测工――路思远,面对各种仪器仪表,还真有点懵,在校他学得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跟煤矿从事的安全监测工岗位根本沾不上边。
        为了快速融入工作,路思远积极主动去寻找安全监测工方面的资料,当《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仪器监测工》拿到手后,他一边工作,一边翻看书籍。图纸,书本图纸看不懂的时候,他就跑去向老工人请教,通过反复练习、实验、研究,逐渐从一个“门外汉”成了监测监控专业的“行家里手”。路思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琢磨,他自行设计制作的“CH4传感器保护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粉尘、淋水、水雾、放炮、喷浆等对瓦斯传感器造成的损害,保证瓦斯传感器监控安全、稳定、有效,降低了瓦斯传感器的维修、更换成本。该项目在淮北矿区迅速得到推广应用。随后,他的创新发明越来越多,其中“智能开关与瓦斯电闭锁连接改造”、“插入式流量计”、“监测实验室”等小革小改分别获得淮北矿业集团“五小”实用技术成果一、二、三等奖。
        “我们不仅注重培养有绝技绝活的”拔尖技术人才“,更注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特点,创新制订“1+1”、“X+1”的名师带高徒培训方案,根据徒弟的特点、师傅的专长,制订详细的教学培训计划,采取专业技术辅导与综合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把更多的青年技术人员培养成“拔尖人才”,这是袁店一矿党委书记衡道荣的心声。
        在袁店一矿2000名职工中,具有技师及以上技术等级的职工有30人,高级工300人,先后有20多(次)人被淮北矿业授予为“拔尖人才”、5人(次)被授予“淮北矿业工匠”。他们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凭借着顽强的钻研精神,在平凡岗位上练就了一身绝活,成长为闻名矿区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