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赶走“拦路虎” 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全力驯服水患

时间:2021-01-19 22:50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吴辉
“507工作面安全过浅埋深、薄煤区虽然胜利在望,但水火无情,不可掉以轻心,公司上下还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继续落实好各项治理防范措施,争取顺利通过矿井前进道路上的这片‘沼泽地’,赢得防治水工作阶段性胜利。”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辉部署近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时再次强调。
       “507工作面安全过浅埋深、薄煤区虽然胜利在望,但水火无情,不可掉以轻心,公司上下还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继续落实好各项治理防范措施,争取顺利通过矿井前进道路上的这片‘沼泽地’,赢得防治水工作阶段性胜利。”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辉部署近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时再次强调。
       水患历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稳居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智慧矿山建设标杆、上榜全国首批智慧矿山名单的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矿,也是深受水患威胁,防治水工作压力山大。矿井特殊的地貌、地质构造带来的浅埋深,薄煤区以及老空水成为了安全生产道路上的两只“拦路虎”。
 
首战浅埋深、薄煤区。
       当首采507工作面推进不到半程时,一条长达770米的浅埋深,薄煤区横亘在了前进的道路上。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死难题”摆在公司决策层面前。得知详情的集团公司领导当机立断,从集团层面成立专班,恒源股份总经理焦殿志亲自挂帅,前来麻地梁煤矿现场督战;智能公司成立了以总工程师阚磊为组长的水害治理攻关组,面对集团公司和矿井开采史上第一次遭遇浅埋深、薄煤区,攻关组坚持“从无字处读书”,严格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以灾害治理规划为指导,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开启了防治水系列“攻坚战”。
       经过地表测绘,资料分析,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显示:507上方地表离工作面最近距离仅86米,加上工作面采厚10米,冒落带42米。对于从事煤矿开采的人来说,工作面回采后,井下地面的厚度可谓是“薄如蝉翼”。特别是当时正处在汛期,遇到暴雨,处置不当,防治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雨水顺着导水裂隙带溃入井下,后果不堪设想。
       “时刻都在关注天气变化,遇到下暴雨就会提心吊胆,道路即使再泥泞难行,都要到现场观测后才能放心。”地质防治水副总工程师胡荣杰回忆起最初过浅埋深,薄煤区时的情景,似乎还心有余悸。
       为了避免地表水溃入井下,“水淹七军”,地质防治水小组采取技防加人防的形式,利用无人机、奥维互动地图及人员巡查观测等综合措施,对地表周期变化、裂缝宽度等进行实时定位,精确定位,精准治理。随时对威胁矿井安全的裂缝进行碾压,填实;及时疏通地表水流通道,确保不积水,不在工作面上方形成堰塞湖。
 
精放老空水, 化险方为夷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摸清水情水害是防治水现场管理永恒的主题。通过技术、地质防治水部门前期科学严谨的工作,智能公司初步完成了矿区的地形航测及地形地质图修编,摸清了地表水分布、流向情况及井下507工作面老空水位置及水量,为科学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507工作面第二积水区的1万多立方的水量,防治水攻关组采取上、中、下的顺序,利用疏放孔有序、可控性进行排放。为防止老空水内有害气体涌出,在孔口利用U型管进行疏放,达到隔离氧气,防治煤层自燃的目的。为确保安全,每次疏放水时,都有瓦检员、水文地质人员携带仪器,现场检测,保障了疏放安全和过程安全。
 
提升防治水“功力”。
       在完善井下排水系统,提升排水抗灾能力的提升,及时下发了《井下排水系统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流程及措施。
       针对当前所采工作面两巷辅顺高,胶顺低的实际,在胶顺水仓铺设了沉淀池,挡水坝等设施,防止出水时溃沙淹没水仓;把临近水仓的供电开关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止水大时开关进水,关键时刻“掉链子”。
       在井下每个水仓处,都增加了应急水泵,并将应急水泵接入制氮管路(热备);井下排水系统全部实行双回路供电,为防治水工作加设了“双保险”。
 
智能防范,如虎添“翼”
       “无人则安、少人更稳”。智能公司继续完善提升矿井智慧化建设水平,大力实施“三减三提”工程,努力打造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和无人化的“新四化”矿井。并积极与中国矿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在防治水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科学治水,智能防范已成为公司防治水的最佳选项。
       “我们将在当前防治水技术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新技术的吸收、探索和应用,持续增强技术治理、科技保安能力,实现生产效率、矿井效益的革命性提升,着力打造安全集约高效全国防治水样板矿井和智能化样板矿井。”智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劲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