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水环境治理,合肥瑶海区交出高分答卷

时间:2022-08-01 19:01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夏漫红
作者:夏漫红 近年来,瑶海区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断面提水质为目标,以国省考断面对标进位为主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水,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积极提升水环境质量,在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中递交了一份精彩答卷。 多措并举推进水环境治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系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水污则城黯,水清则城
作者:夏漫红
  近年来,瑶海区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断面提水质为目标,以国省考断面“对标进位”为主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水,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积极提升水环境质量,在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中递交了一份精彩答卷。
 
  多措并举推进水环境治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系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水污则城黯,水清则城美。2019年以来,瑶海区围绕改善巢湖水质总体目标,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工程措施为重点,深入实施水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实施了雨污混接整改、河道整治、管网完善、初期雨水调蓄、水体达标等水环境治理项目。
 
  目前该区负责巢湖综合治理工程水环境项目共17项,已完工项目13个,正在实施项目4个。水环境治理项目总中标价为17.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89亿元。强力推进管网完善、雨分流、排口整治等,通过清淤疏浚、种植生态浮床、设置水质原位修复及曝气循环系统等方式,促进水质净化和生态恢复,水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建设二十埠河、小板桥河、南淝河、板桥河四条河流建设初期雨水调蓄项目。总中标价为12.16亿元,已完成投资10.66亿元。目前二十埠河、小板桥河、南淝河调蓄池已全部完工,板桥河调蓄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
  打造水清景美的“雨水花园”
 
  南淝河初期雨水截流调蓄工程位于郎溪路与滨河路交口西北角,占地约3.01公顷。该工程地下调蓄总规模为4.5万立方米,日处理水量1.5万立方米。采用“高效沉淀+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处理工艺。
 
  工程采用地下调蓄处理+地上游园相结合建设。通过海绵城市为设计理念,利用现状水岸绿地资源,兼顾滨河生态防护、雨水滞蓄、净化等多重需求,该工程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整体工艺采用地下式结构,地面建公园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将其打造成一座生态活力雨水花园,为周边居民新增一处“打卡”新地标。
 
  目前该项目土建、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全线截留收水正常,已具备相应水处理能力,正在运行。工程实施后,可消减污染负荷COD约504吨/年、氨氮约?41吨/年、总磷约10.1吨/年。
  “四水共治”交出高分答卷
 
  通过一系列综合施策、精耕细作、攻坚克难、创新创优综合整治措施,还市民一个清新、干净的水系空间。2020年起,瑶海区区域内南淝河、二十埠河、板桥河、小板桥河4条主要河流水质逐步好转,实现生态补偿金由扣缴向奖励的根本性转变。
 
  2021年,南淝河国考施口断面水质达Ⅳ类水,超考核目标一个类别,干支流断面水质全面达标。2022年上半年对比2019年,南淝河瑶海出境断面COD、氨氮、总磷均值分别下降28.6%、88.1%、76.9%。二十埠河瑶海出境断面COD、氨氮、总磷均值分别下降49.1%、91.6%、85.1%。小板桥河入二十埠河口COD、氨氮、总磷均值分别下降58%、95.9%、88.8%。板桥河入南淝河口COD、氨氮、总磷均值分别下降69.7%、77.1%、6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的大计。瑶海区将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涵养生态文明初心,坚定绿色发展使命。积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努力打造“水清景美,开窗见绿色、漫步进公园、四季闻花香”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态环境需求,不断改善提升全区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