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担当创新使命,合肥聚力推进国家级科学中心建设

时间:2023-04-26 18:39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吴明 彭学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彭学英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速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合肥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 创新长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彭学英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速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合肥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
 
  “创新长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介绍,长期以来,合肥始终聚焦国家战略科技需求,久久为功持续投入,系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原始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
 
  在合肥,可以说是举全市之力建好“国之重器”,以“舍得”的气魄,把最好的地段、最优的资源、最充裕的资金留给创新,科学中心建设已投入资金近300亿元,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全力以赴承接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合肥国家实验室实现首批首挂,量子创新院1号科研楼投入使用,实验室管理、科研、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在董铺湖、三十岗等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地方布局建设近20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形成12个大科学装置建成、在建、预研梯次推进的格局,获批“十四五”国家大科学装置数量、建成在建装置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三。

大健康研究院
 
  依托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汇聚了一批以量子“GDP”为代表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潜心研究,源自合肥的原创性“大成果”不断涌现。稳态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等装置运行不断突破世界纪录。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等助力我国“量子优越性”持续巩固,“托珠单抗”、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药物、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2017年以来合肥共3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017-2020、2021年尚未评选),10项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两院院士参与评选),以科学中心项目单位作为第一单位发表的CNS正刊(细胞、自然、科学)共52篇。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
 
  “科创+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
 
  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用。“合肥始终坚持以市场化导向、企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全力畅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罗云峰说。
 
  “沿途下蛋”加速前沿技术转化,发挥核聚变、强磁场、先进光源、量子科技等领域前沿科学项目、大科学装置集聚的优势,组建运行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未来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建成类脑智能等“国字号”研究平台和离子医学中心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挂牌运行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正是依托高能级研发平台体系,太赫兹成像、大气能见度仪、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脑PET等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已催生中科离子等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聚变堆园区
 
  协同创新深挖高校院所“富矿”,先后与中科院、中科大、清华、北航、哈工大等在肥高校院所共建37个新型研发机构,集聚海内外研发人才4000多人。自建、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30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73个),累计授权知识产权超过2400件,孵化培育企业近1200家。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聚焦城市安全,依托城市级应用场景,研发的“城市生命线”成果衍变全产业链,在国内65个城市、海外1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新兴产业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培育出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量子产业核心企业,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列入国家试点培育,空天信息、虚拟现实、氢能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重点产业链扩容至16条。2022年,全市平均每天诞生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412户、两年实现倍增,科创板上市17家,居省会城市第2位、全国第6位,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56.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
 
  “全方位服务”打造创新要素汇聚地
 
  高水平科技供给离不开优质的服务保障、充裕的要素支撑。罗云峰介绍,在聚焦科技创新的同时,合肥全力用好科学中心这一“金字招牌,推动各种创新要素之间的合作、协同、补位,努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加速构建人才技术资本耦合的创新生态。
 
  多渠道强化资金支持。建立科学中心资金稳定支持机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30亿元以上资金;在全国率先组建运行科学中心专项基金,创新“财政补助+股权投资”研发投入模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已投入3.2亿元支持8个产业化项目。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新设立200亿元政府母基金和5亿元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种子基金风险容忍度分别提高到40%、50%。

同步辐射光源
  全链条拓展转化服务。组建专班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转化成果,常态化开展“‘科里科气’科创荟”路演,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大市场和永不落幕的科交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29家(其中国家级52家)、总孵化面积140万平方米。打造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引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已打造“三新”示范应用场景272个。2022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首破万件,技术合同交易总额首破千亿。
 
  全球化汇集创新人才。集成整合全市各类人才服务政策,成立人才发展集团,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创新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为科学家量身定制研发机构,在人财物、技术路线、内部机构设置等方面赋予充分自主权,目前在肥服务“两院”院士达138位,经认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达1.5万人、在肥工作外国专家超1500人。全面启动“科大硅谷”建设,出台20余项高含金量政策举措,规划“一核两园一镇”空间布局,加快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已对接全球校友项目超400个;同时组建了全国首家科技商学院——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着力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