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促煤生“金”,中煤新集刘庄煤矿励精图“质”

时间:2024-06-14 11:56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米君良
作者:米君良 安全是根基,效益是饭碗,煤质是千金方。今年以来,刘庄煤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抓源头、严监督、保质量,全面推进煤质精细化管理,提高煤质含金量。 部门联动做到细 我们一直坚持煤质超前预控,从生产区队、相关职能科室、选煤厂等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煤质管控做到极致。一旦发现影响煤质情况,及时向生产办汇报,由生产办牵头
作者:米君良
  安全是根基,效益是饭碗,煤质是“千金方”。今年以来,刘庄煤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抓源头、严监督、保质量,全面推进煤质精细化管理,提高煤质“含金量”。
 
  部门联动做到“细”
 
  “我们一直坚持煤质超前预控,从生产区队、相关职能科室、选煤厂等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煤质管控做到极致。一旦发现影响煤质情况,及时向生产办汇报,由生产办牵头组织对问题进行分析、汇报、处置,做到超前预防、防控到位,及时化解问题,将煤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东区生产办副主任邓光伦说。
 
  “为准确掌握井下煤质动态,采样人员按照规定对不同地质条件原煤进行采样,及时升井送煤质采制化队化验,化验结果作为指导生产、强化考核、质量验收交接的依据,”东区生产办主任王亚军说,“生产条件复杂或煤质变化大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采取煤层样本,随时调整工作面循环产量、出煤刀数、刀煤产量和生产组织,做到配采合理,分流精准,确保煤质符合销售要求。”
 
  该矿利用班前会时间,让职工学习煤质管理规定,让职工充分认识煤质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煤质就是效益”的思想,引导全体职工参与日常煤质管理工作,形成“人人抓煤质、个个争效益”的良好氛围。
 
  压实责任突出“实”
 
  “为确保煤炭质量,我们修订了《刘庄煤矿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发挥部门协调联动作用,明确生产办、总工办、地测防治水科、选煤厂、运销科等部门的管理职责与权限,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管控煤质,确保煤炭质量达标。一季度以来,我们实际煤质比计划煤质提高75卡/克,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副矿长任重远说。
 
  根据矿井特点及生产实际情况,刘庄煤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煤质考核领导小组,加强对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流系统、选煤厂日常煤质管理考核,奖优罚劣,月度考核,月度兑现,极大的调动了煤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采煤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采高,避免工作面出现超高、漏顶、破底等现象出现,最大限度减少割矸量,降低原煤灰分,从源头提高煤质。”综采一队队长王孝森说,“每个班我们都有专人对设备冷却水、净化喷雾水、老塘水进行管理,防止进入煤流系统;对工作面的铁器、杂物及时清理,避免进入主运系统,影响煤质。”
 
  聚焦重点实现“效”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行情持续走低,煤炭价格连续下滑,企业效益明显下降的形势,我们本着“提煤质就是提效益,提煤质就是降成本”的原则,严把煤炭“洗选”关,提高煤炭质量。”生产副矿长任重远说。
 
  “我们不仅要出好煤,还要洗好煤。”选煤厂厂长李伟说,“紧盯煤炭洗选过程质量管控,也是提高煤质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销售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合理优化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配洗方案,对洗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及时分析产品质量偏差,确保商品煤灰分、水分、硫分合格率等关键指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该矿大力推进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力度,该厂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成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对煤质质量、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生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
 
  今年一季度,刘庄煤矿商品煤煤质比计划超75卡/克,较上年同期增加416卡/克,增幅10.5%。下一步,该矿将持续落实煤质全过程管控‘硬措施’,坚持超前谋划,科学管控,把‘粗粮做细’,‘细粮做精’,抓住矿井效益的生命线,提高煤质‘含金量’,保证在复杂经济形势下的效益最大化,奋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