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崛起,肥东县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将突破130亿元
时间:2025-08-19 20:21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彭学英/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8月13日,记者在肥东县采访时了解到,作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近年来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通过精准布局、政策扶持与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肥东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14%;2025年上半年再传捷报,完成产值64.7亿元,预计全年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8月13日,记者在肥东县采访时了解到,作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近年来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通过精准布局、政策扶持与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肥东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14%;2025年上半年再传捷报,完成产值64.7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31亿元,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链协同发力,构建多元发展格局
肥东县新能源汽车产业紧扣合肥市整车制造核心优势,以产业链配套为导向,形成了覆盖零部件生产、动力电池材料、汽车内饰、电子元器件等多领域的产业矩阵。
在零部件生产领域,马合钢铁、海源机械、中原内配、方源机电等企业聚焦车身、底盘及发动机构件制造,凭借精密加工技术与稳定的产品质量,成为合肥本地整车厂的重要供应商,为新能源汽车“骨骼”提供坚实支撑。
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方面,国轩新能源基地、力翔电池、巡鹰新材料等企业构建了从电池材料制造到综合回收利用的闭环体系。其中,国轩新能源基地专注于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巡鹰新材料则在电池回收领域形成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汽车内饰与电子元器件领域同样亮点纷呈。格拉默、继峰座椅等企业以智能化、轻量化设计为核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舒适环保的座舱解决方案;恒新基、吉顺新能源等企业深耕车载电子元器件研发,助力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肥东县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1家,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达12.4%。在汽车后市场领域,特斯拉、理想智行、联昊等企业年销售额突破36亿元,形成“生产+服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此外,肥东县通过发放3200万元汽车消费券及85万元置换补贴,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约18亿元,有效激活市场消费潜力,为产业发展注入终端动力。

精准施策强根基,三大举措助推产业升级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肥东县围绕企业培育、链条完善、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打出政策“组合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动态监测+精准培育,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肥东县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运行监测机制,聚焦工业增速等核心目标,实时跟踪重点企业生产进度、订单变化及指标波动情况,通过定期分析研判,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将具备一定规模、符合产业政策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纳入培育库,通过“一企一策”提供专项扶持,助力企业扩产能、提效益,逐步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骨干企业。
分区布局+错位发展,构建集群化产业生态。按照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规划,肥东县结合各区域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差异化布局,形成“一区一特色、多区协同进”的发展格局。
肥东经开区依托继峰、格拉默、海源机械等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座舱、车身构件、汽车电子及轮毂等产业,打造智能化零部件产业高地;合肥循环园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链,以国轩高科、巡鹰新材料、马钢钢铁为核心,构建电池材料制造与回收利用产业集群;撮镇镇凭借丰华汽配、明辉汽配等企业优势,主攻车身及底盘构件、空调配件等领域,强化与整车制造的配套协同;东部新城核心区则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园,为产业未来向高端化、集成化发展预留空间,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全要素保障+流程优化,打造优质发展环境
肥东县将要素保障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机制创新与服务升级,为项目建设与企业运营扫清障碍。
在项目推进方面,严格落实产业链链长调度机制与重点项目县领导包保联系机制,以“项目签约即配地、土地报批即清表、项目开标即进场、企业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建立全流程协调推进体系,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在政务服务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减少审批部门、事项、环节及时间,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机制,大幅精简办事流程与申报材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在政策支持方面,一方面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专项资金,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另一方面以“亩均效益评价”为核心,完善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通过政策叠加效应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做大做强。

展望未来:乘势而上,迈向产业新高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肥东县正以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为抓手,持续强化与合肥市整车制造产业的协同联动,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该县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肥东县将继续聚焦动力电池、智能零部件等核心领域,加大招商引资与技术创新力度,力争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为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贡献肥东力量。

从零部件配套到产业链协同,从政策扶持到生态构建,肥东县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幅产业兴、经济活的崭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 上一篇:吕中杰:践行一份跨越九年的生命约定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4-24双龙公司“四站合一”用心用情助推安全
- 08-08怀宁县社会各界自发组织炎炎烈日送清凉
- 03-08招大引强,怀宁县特色产业集群渐成规模
- 09-02孙疃矿强化作风建设从严抓会风开始
- 01-27宁县互助保险为渔民添加“护身符”
- 01-22刘庄矿业:振奋!亮眼成绩单滚烫“出炉”
- 04-06合肥市瑶海区做好平安文明清明祭祀市容安全保
- 09-10马钢炼焦总厂“质量月”活动多点开花
- 03-21合肥市农家书屋网络借阅满足特殊时期需求
- 02-26中铁四局一公司某项目一月连获两次环保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