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临涣矿运输区人才活水激活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5-08-22 19:14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符心亮
作者:符心亮 杨勇 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临涣煤矿运输区以人才流动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传统岗位壁垒,构建起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流动体系,让人才之水在企业的脉络中奔腾激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打破壁垒,双通道拓宽成长空间 不能让人才窝在舒适区,更不能让企业出现人才荒。这一理念引领着运输区的变革。曾经固守一线的技术尖兵,如今拥有
作者:符心亮

杨勇
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临涣煤矿运输区以人才流动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传统岗位壁垒,构建起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流动体系,让人才之水在企业的脉络中奔腾激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打破壁垒,双通道拓宽成长空间
“不能让人才窝在‘舒适区’,更不能让企业出现‘人才荒’。”这一理念引领着运输区的变革。曾经固守一线的技术尖兵,如今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采煤能手转身投入单轨吊智能化检修,掘进技术骨干主动下沉攻坚生产难题。变革的核心,在于矿井为技术能手、管理骨干开辟了清晰的成长“双通道”。运输区大力推行“师带徒”结对培养,组建工匠大师团队,让技能人才不仅通过提升技能等级获得更高待遇,更成为引领队伍成长的“领头雁”。
深耕采煤一线12年的综采机电工禹春雨,正是转型成功的典范。转战运输区单轨吊维修岗位后,他将“安全第一,精检为主”的理念融入新战场,凭借精湛技艺获评矿“能工巧匠”。“从工作面到两巷,从采煤机到单轨吊,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解决问题的初心。”禹春雨的话道出了众多技能人才在流动中坚守的匠心。

禹春雨
工匠引领,“孵化器”释放倍增效应
高技能人才的“火种”正在形成燎原之势。集团工匠杨勇依托工作室,大力开展“课题攻关”与“传帮带”活动。运输区分管副区长王兆国,凭借单轨吊维修管理绝技,获评矿拔尖人才与党员先锋柱石,他的工作室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孵化器”。其培养的多名徒弟在集团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徒弟杨勇更被聘为集团工匠。王兆国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一系列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瓶颈,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逾200万元。
统筹盘活,构建发展“一盘棋”
人才流动机制的深化,有效盘活了人力资源“一盘棋”,为新业务拓展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如今的临涣煤矿运输区,技能人才上升有通道,管理骨干实践有舞台,青年才俊成长有空间。这股持续奔涌、充满活力的人才之水,正成为企业穿越行业周期、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的深厚底气。人才的智慧与价值,在这前所未有的流动与激荡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驱动着这座能源企业破浪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关文章
- 12-15华塑股份运用“小手笔”书写班组建设“大文章
- 11-03芦岭矿“百日安全活动”冲刺安全年
- 07-04火力全开!合肥高新区集贤路拥堵点将整治
- 11-13中铁二局四公司两项目部安全工作全面查找认真
- 09-28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以爱之名建和谐企业
- 01-16怀宁县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 04-19淮北双龙公司五老基层安全宣讲促家庭幸福
- 07-07恒源矿张干:要像身边的党员一样
- 12-14攻坚克难,恒源煤矿武保科共产党员突击队铸平
- 04-13智高为上!江淮钇为品牌正式发布,5年推4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