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从古井贡酒在曲折中前进,看中国白酒的周期性发展

时间:2025-11-06 15:56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雪文
作者:张雪文 白酒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不仅是承载民族文化的精神符号,更是国民经济中消费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并非线性增长态势,而是在调整迭代升级的周期性波动中始终保持前进方向,每一轮周期都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优结构演进。古井贡酒拥有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市场基础,其发展轨迹与行业周期深度契合。以行业周期规律为脉络
作者:张雪文
 
  白酒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不仅是承载民族文化的精神符号,更是国民经济中消费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并非线性增长态势,而是在“调整—迭代—升级”的周期性波动中始终保持前进方向,每一轮周期都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优结构演进。古井贡酒拥有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市场基础,其发展轨迹与行业周期深度契合。以行业周期规律为脉络,结合古井贡酒的实践案例,可以解析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当下周期拐点的升维机遇与行业启示。
 
  螺旋上升:行业周期演进的内在逻辑
 
  梳理近70年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轮典型周期。
 
  (一)奠基期(1949年—2000年)
 
  这一时期,国内消费市场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白酒生产多以地方酒厂为主,行业集中度极低。同时,国家通过“中国名酒评选”确立了行业标杆品牌,为后续发展奠定品牌基础。
 
  古井贡酒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抓住了行业启蒙机遇,连续四届蝉联金奖,获评“中国名酒”,成为老八大名酒之一,奠定了在中国白酒行业的头部地位。此后,古井贡酒依托安徽亳州优质的酿酒生态(地处黄淮名酒带核心区,拥有优质水源与微生物环境),逐步扩大产能。
1963、1979、1984、1989,古井贡酒四蝉金奖,位列中国老八大名酒品牌序列
 
  数据显示,全国白酒产量从1949年的10.8万吨增长至2000年的476万吨,古井贡酒也完成了从“历史贡酒”到“现代品牌”的初步转型。
 
  调整期(2001年—2015年)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推动白酒消费从“大众口粮”向“商务宴请、礼品消费”升级,高端白酒需求快速增长,但2012年“禁酒令”出台,“三公”消费被严格控制,行业遭遇深度回调,中小酒厂因库存高企、渠道失灵大量退出,以致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在这一周期的波动中,古井贡酒通过“需求适配”实现了风险抵御。洞察到商务消费崛起趋势,2008年古井推出“年份原浆”系列切入中高端市场;2012年,行业整体销量下滑,古井贡酒迅速转向大众消费市场,优化产品矩阵:一方面保留“年份原浆”核心产品,通过终端调整贴合大众购买力;另一方面推出“古井淡雅”等产品,覆盖县域及乡镇市场。
 
  (三)增长期(2016年—2024年)
 
  2016年以来,白酒产量逐年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白酒产量在2016年达到1358.4万千升的高点,此后便开启逐年下滑模式,但我国规上酒企销售收入、利润规模呈增长态势。2015—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利润从727.04亿元增至2508.65亿元。
 
  白酒酒行业进入“价值主导”的增长周期,核心特征是“消费升级与头部集中”。消费群体对白酒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端、次高端白酒需求持续增长,以古井贡酒为代表的头部名酒由于品牌、品类、产区规模等优势,势能不断走强。
 
  虽然每一轮周期的核心矛盾与发展主线有所不同,但最终均指向行业价值重构。每个周期都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行业演进过程中的必要调整。上一轮周期中积累的问题,往往成为下一轮周期改革的重点;而每一轮深度调整,都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这种“创造性破坏”机制,确保了行业在波动中始终保持向上的发展态势。
 
  当下定位:周期拐点机遇的“升维窗口”
 
  2025年以来,白酒行业增长节奏有所改变。但从本质来看,当前并非行业衰退的开始,而是“价值红利替代规模红利”的周期拐点。健康消费、数字化转型、品牌国际化三大趋势,正为行业打开战略升维的全新窗口。古井贡酒在这些领域的先行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动能,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一是健康消费趋势。当下饮酒的核心价值已从“社交服从”转向“悦己体验”与“个性表达”。
 
  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顺应健康消费发展趋势,古井贡酒首创“轻度”概念,发布26%vol年份原浆轻度古20,既保留浓香型白酒的色、香、味、格,又提升了饮用舒适度,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这是继2008年年份原浆上市后的又一首创。古井贡酒还依托身处世界药都——亳州的资源优势,积极布局“白酒+健康”赛道,推出“古井神力酒”,打造“活力号”“力量号”“通透号”“忘忧号”四款功能型健康养生酒。此外,古井贡酒积极构建白酒消费新场景——“古井轻养社”,适应年轻消费者即时性、碎片化、社交化需求。
年份原浆轻度古20
 
  二是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白酒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精准化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白酒企业突破效率瓶颈、应对周期波动的核心手段。
 
  “智能制造,绿色酿造,让数字产生酒香”是在古井智能园随处可见的一条标语。早在2019年,古井贡酒便提出,要再造一个数字化的新古井。2020年,启动古井智能园项目建设。借助人工智能,古井贡酒将传统酿酒工艺转化为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关键参数。例如,通过传感器和AI算法模拟人工工匠的技艺,精准控制发酵温度、湿度等参数,更加确保了酒质的稳定性。
古井智能园酿造车间
 
  三是品牌国际化。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白酒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走出去”。
 
  古井贡酒曾多次开展酒文化全球巡礼,先后走进联合国总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地,设立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文化研究院海外分支机构,以酒为媒,传递东方文化之美,共享东西交流之美。同时在欧洲、北美等市场,建立多个海外销售网点。此外、古井还借助世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国际盛会,让海外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国白酒文化。2023年,古井贡酒与法国卡慕集团共同出资建设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项目,融合中西方酿造智慧,不仅满足养生消费需求,也为全球威士忌市场注入新活力。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文化研究院巴黎中心揭牌仪式
 
  国际化的关键是“文化共鸣”,正如古井贡酒首倡的品牌理念,“中国酿,世界香,让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语言”,古井贡酒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的同时,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行业启示:穿越周期“迷雾”的共通路径
 
  每一轮周期调整都伴随着行业洗牌,但最终存活并发展壮大的企业,都具备“守牢根基”“拥抱变革”的共同特质。古井贡酒作为穿越多轮周期的头部白酒企业,其发展实践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白酒行业在曲折中前进的必然性与确定性。
 
  一是守牢根基。品质为基,文化铸魂,两者共同构成企业抵御周期风险的“护城河”。从行业发展来看,历经多轮周期仍能稳居头部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具备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稳定品质把控能力的品牌。
 
  如古井贡酒,在品质端,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九酝酒法》,“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外,还联合国内权威科研院所成立“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粮食研究院”“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品质研究院”“中国白酒健康研究院”“安徽省固态发酵智能酿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多个方面深入探索提升。在文化端,古井循迹“贡酒”根脉,从公元196年曹操献酒到如今每年9月举行秋酿仪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脉络,同时,通过建立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出版《古井贡酒志》,与其他酒企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等方式,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品牌的无形资产。
古井贡酒传统酿造车间
 
  这种“品质+文化”的双重壁垒,使古井贡酒在多轮周期中始终保持竞争力,也为行业提供了明确启示:企业应将品质与文化作为长期战略,而非短期营销手段,才能在长期发展中抵御风险、站稳脚跟。
 
  二是拥抱变革。行业周期的本质是“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每一轮周期调整都意味着需求结构的重构,企业若固守过往经验,不愿调整战略,就可能被周期淘汰;而主动洞察需求变化、迭代产品与渠道,往往能在周期拐点处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也应看到,在白酒行业的长期发展中,波动是常态,前进是方向。短暂的下滑调整,不过是前进道路上的“插曲”,而正是这些曲折,赋予了企业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古井贡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企业,正在执笔书写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中国白酒行业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后,必将以更加自信、稳健的姿态,飘香世界,成就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