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吴明 >

贯彻“六稳”“六保” 合肥人社局民生为本助发展

时间:2020-12-28 15:29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吴明 张骅 张晓梅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聚焦重点产业稳定用工,催生市场主体产生新的就业岗位。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⑨
 
贯彻“六稳”“六保” 合肥人社局民生为本助发展
作者:吴明 张骅 张晓梅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聚焦重点产业稳定用工,催生市场主体产生新的就业岗位。”12月28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合肥人社局)总经济师陈勇,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说,合肥人社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市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合肥全市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围绕就业创业,贯彻“六稳”落实“六保”
         合肥人社局积极搭建企业和劳动者用工对接平台,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累计实现新增就业超过110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
         建立健全“1+X”工作机制,建立就业形势动态监测机制,精准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6.33万个,托底安置近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02万人实现就业。安置4638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开发2.18万个就业见习岗位,补贴见习人员1.1万人。全市各级公共  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共举办各类网络和现场招聘会4550场,进场单位12.3万家(次),提供岗位314.6万余个。
        组织8239家(次)重点企业赴清华大学等342所高校举办校园招聘会及人才新政推介会,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1.7万余个,服务在校大学生22.3万人,达成初步来肥就业意向约5.6万人,其中博士152人,硕士1.5万余人。积极落实在肥就业补贴、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等各项援企稳岗政策,累计减免社保费用148.7亿元(含医疗保险),惠及20.99万户企业。
        尤其是为稳定疫情期间就业形势,为7188户小微企业发放新增岗位补贴3795万元,为685户小微企业发放社保补贴1029万元,为1411户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3.98亿元,新发创业担保贷款6637笔11.7亿元,减免房租669.88万元。
        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创新政府购买创业培训模式,为近8万人提供培训服务,累计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64个,孵化各类创业组织(实体)15289个,吸纳就业11.1万人;孵化企业6808户,带动就业10.3万人。
 
健全保障体系,提升保障服务能力
         合肥人社局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成52.21万人的入户调查工作。截至2020年11月底,养老、失业、工伤、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累计参保达1196.95万人次,较“十二五”末增长299.03万人次。基本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183家机关事业单位122899名参保人员录入经办系统,66559名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无一差错。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市2016年调整前人均养老金1947.25元/月,2020年调整后人均养老金2609.1元/月,人均增资661.85元/月,年均增长6.8%。296.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8.25万名符合领取条件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率达100%,人均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水平均居全省前列。60.67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
         截至2020年10月,对全市符合城乡居保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费84618人,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乡居保应保尽保。努力提高失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为24.44万人次支付失业保险金18.23亿元。启动失业保险价格临时补贴业务,为43.14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0.31亿元。及时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为每人每月1395元,较2016年增加了27元。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功能,2016年至2020年11月底,共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14.65亿元, 惠及企业职工435.40万人次;向企业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19亿元,惠及职工14.32万人次。
 
聚焦发展大局,让人才优势不断显现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加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一系列人才新政,形成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覆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
         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500家,博士后工作站148家。集聚各类人才190多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出台《合肥市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搭建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平台。新增高技能人才13.45万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5家。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44799人次,技能人才评价49.5万人次。
         共举办了175个(次)工种(项目)的技能竞赛活动。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和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2家技工院校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副集训基地。成功举办了第五、六届中国·合肥技工节。积极推进占地近500亩、总投入18.52亿元的安徽合肥技师学院项目建设使用。建成“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
         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630家,50家被评为安徽省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1万人。建成市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26家、全省人力资源服务“十强”骨干企业9家,营收突破200亿元,税收突破10亿元。
 
加强依法维权,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合肥人社局全面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创建工作,覆盖面100%。加强劳务派遣监督管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与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和服务,累计签订集体合同12587份,覆盖企业45927家、职工136万人。制定《合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暂行办法》,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争议调解中心130个,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站439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800个。劳动力市场监管服务获评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典型案例。
         严格落实省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260元/月提高到1550元/月,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通劳动用工备案网上系统。
         开展各项劳动监察专项行动,“两网化”覆盖率达100%。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2019年接受省政府考核,代表安徽省接受国务院年度目标考核,成绩均为A级。疫情期间出台13条规范指引意见,为化解劳动纠纷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夯实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合肥人社局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实施“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持续落实减证便民,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平台”、柜员制综合服务,精简和优化各事项申报材料和经办流程,合计取消265件申请材料,实施19项26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80人,解决12333咨询电话溢出过高问题,综合接通率已超过90%,群众对人社服务的体验明显改善。新建四个征缴分中心,实现征缴业务全城通办、柜员制综合服务。社保卡持卡人数达728.49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290.81万张,即时制卡服务网点395家。目前,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