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合肥市都市现代农业渐入佳境
时间:2020-12-24 20:1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骅 吴明 张晓梅
“五年来,合肥市发展战略由追求单一生产步入现代多功能融合的新阶段。构建“环湖、近城、岭上、多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⑥
五年发展,硕果累累构建新格局
2016年以来,合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都市现代农业“1196”工程、特色种养业扶贫“1151”工程、虾稻产业“3115”战略、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合肥智慧农业谷”等大战略、大工程,经受2018年年初雪灾、非洲猪瘟,2019年夏秋冬三季连旱,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重重考验,都市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城乡融合不断深化、农业防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明年上半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会将在我市召开。2017年、2019年,合肥市农业农村部门连续两次获得农业农村部先进集体称号,全国省会城市农业农村部门唯一。
都市现代农业引领发展。粮食安全有力巩固。“十三五”期间,合肥市粮食平均播种面积稳定在78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合肥贡献。“菜篮子”持续优供。全市发展设施蔬菜面积37.83万亩,建成省级蔬菜标准园19个,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首次考核位列“优秀”。创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9家。2019年全市家禽存栏3391万只、禽蛋产量19.42万吨,分列全省第一、第二。全市虾稻综合种养总面积达80万亩,较2016年增长10.8倍,合肥市荣获全国唯一的“中国龙虾之都”称号。农业产业加速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9家、省级95家、市级67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20个增加到123个。“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1093个,覆盖率达100%,2020年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亿元。
农村经营制度持续创新。2016年以来,合肥市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制度,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实际确权面积746万亩,发放经营权证书农户96.98万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量化集体资产40亿元。实施“三变”改革村居1121个,占比74.5%,基本消除空壳村。年收入超50万元的经济强村发展到133个,较2015年增长4.4倍。家庭农场从2821家增加到11596家,较2015年增长4倍,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主体联合、跨界融合、提升发展的新态势。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19年,合肥市节水灌溉农田面积144万亩,比2015年增长335%。全市土地综合整治面积101.4万亩,较2015年增长16.8%。农村公路总里程18606公里,其中村级公路12077公里,全市20户以上的较大自然村全部通达四级以上水泥(沥青)路、且具备双车通行条件,村民出行道路泥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安全饮水覆盖1213个村居,受益373万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19.2%、38.1%。全市农村常住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6年的30.7%提高到目前的92.04%,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村常住农户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乡镇政府驻地实现污水处理厂(接入城市管网)建设全覆盖,中心村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污水治理率分别达60%、80%以上。巢湖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激励。
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2016年以来,合肥市农村居民年收入连续5年实现“跨千元增长”,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2元,较2015年增长42.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7046元、6441元,居全省第3,全国省会城市第8。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04元,比2015年增长39.7%;恩格尔系数33.9%,比2015年下降2.8个百分点,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划分的标准已实现小康向富裕迈进;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1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6.3平方米。每百户农民拥有小汽车25辆,是2015年的3.7倍,农民出行更加方便。
五大“突破”,步入五个“新阶段”
工作思路实现新突破,发展战略由追求单一生产步入现代多功能融合的新阶段。构建“环湖、近城、岭上、多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坚持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并举,突出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生态化、产业化“五化”模式,有效引导农业围绕城市需求加快建设,推动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一是抓产业融合。坚持生产、生态、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突出“生态宜居产业旺,生活美好展新颜”主题,下好先手棋。推进虾稻产业“3115”发展战略(即到2021年,实现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100万亩以上,一产产值10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总产值5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契合,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新业态跨界融合,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产业融合体系。二是抓提质增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优农、品牌强农,争创庐江国家农业高新区,高水平建设合肥智慧农业谷,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培育更多在全国叫得响、在国际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品牌。三是抓业态创新。大力挖掘城市居民的田园和乡村情结,植入历史传承文化元素,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意农业、加工体验、订制认养等新业态。
城乡融合实现新突破,乡村建设由“物的新农村”步入“人的新农村”的新阶段。坚持全域推进、内外兼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规划、产业、生态、环境、民生、管理和服务建设,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新家园。一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创新“六主六辅”合肥改厕模式,抓好中心村污水处理建设和运行维护。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农村污水、垃圾、厕所全面整治,统筹推进。二是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遵循“净化、硬化、亮化、绿化”要求,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硬化路“户户通”,实现村内道路和公共场所公共照明全覆盖。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中心村“10项整治建设任务”,建成省、市级中心村530个,在建中心村76个,我市2012年确定的“到2020年,规划布点中心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目标将如期实现,全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将达606个。
改革实践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由重点环节步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统筹农业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改革创新的综合配套、系统实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农村产权制度、财政扶持机制、特色种养业扶贫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多改联动,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激活农村资源。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步伐,全面唤醒农村土地、宅基地、房屋等“沉睡的资源”。二是推进执法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整合10项行政执法职责;全面联动市县执法功能,推动行政管理方式由“重前置审批监管”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全面把握行政执法红线,严格遵循中央和省政策,严格规范实施。三是力促农民增收。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惠农政策、强化设施建设、壮大村级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合肥产业扶贫升级版,实施1151工程(即通过建立十大特色主导产业、树立十大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典型、形成五大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指导一批扶贫农产品申报“三品”认证或建立品牌并开展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健全农业产业和贫困村、贫困户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步入“用治保”一体的新阶段。坚持“调、退、减、治、转、保”综合施策,突出药肥减量、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土地整理并重,大力推进环湖、沿山丘岭和水源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联动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的覆盖建设。全域开展午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及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95.75%和99.07%,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田生态治理,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95万亩。
政策创设实现新突破,保障支撑由农业生产步入“三农”全局的新阶段。坚持跳出“就农言农”抓保障,统筹财政支农、农业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涉农政策的综合创设和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了涵盖农业经济、农村发展、财政金融、综合改革、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农村民生等一系列主导全市“三农”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形成了农业发展、农民权益、农村民生“三农一体”的政策保障新格局。据统计,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三农”发展各类支持资金达711.63亿元,有力引导和集聚了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建设。一是扩大有效投入。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体系,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纳入全市大建设计划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创新农业财政金融产品,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联盟共同基金、农业发展融资担保资金规模,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按照城乡融合要求,补齐农村路、水、气、网、电等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均等化和全覆盖。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组建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50个,构建“包村联户”农技推广机制,开展“百人帮百村”农业科技扶贫行动,实现112个重点贫困村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形成“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农民靠乡”的人才支撑大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合肥市都市现代农业渐入佳境
作者:张骅 吴明 张晓梅
“五年来,合肥市发展战略由追求单一生产步入现代多功能融合的新阶段。构建“环湖、近城、岭上、多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12月24日,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夏伦平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说,2016年以来,合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前,都市现代农业已渐入佳境。作者:张骅 吴明 张晓梅
2016年以来,合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都市现代农业“1196”工程、特色种养业扶贫“1151”工程、虾稻产业“3115”战略、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合肥智慧农业谷”等大战略、大工程,经受2018年年初雪灾、非洲猪瘟,2019年夏秋冬三季连旱,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重重考验,都市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城乡融合不断深化、农业防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明年上半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会将在我市召开。2017年、2019年,合肥市农业农村部门连续两次获得农业农村部先进集体称号,全国省会城市农业农村部门唯一。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19年,合肥市节水灌溉农田面积144万亩,比2015年增长335%。全市土地综合整治面积101.4万亩,较2015年增长16.8%。农村公路总里程18606公里,其中村级公路12077公里,全市20户以上的较大自然村全部通达四级以上水泥(沥青)路、且具备双车通行条件,村民出行道路泥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安全饮水覆盖1213个村居,受益373万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19.2%、38.1%。全市农村常住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6年的30.7%提高到目前的92.04%,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村常住农户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乡镇政府驻地实现污水处理厂(接入城市管网)建设全覆盖,中心村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污水治理率分别达60%、80%以上。巢湖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激励。
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2016年以来,合肥市农村居民年收入连续5年实现“跨千元增长”,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2元,较2015年增长42.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7046元、6441元,居全省第3,全国省会城市第8。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04元,比2015年增长39.7%;恩格尔系数33.9%,比2015年下降2.8个百分点,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划分的标准已实现小康向富裕迈进;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1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6.3平方米。每百户农民拥有小汽车25辆,是2015年的3.7倍,农民出行更加方便。
工作思路实现新突破,发展战略由追求单一生产步入现代多功能融合的新阶段。构建“环湖、近城、岭上、多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坚持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并举,突出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生态化、产业化“五化”模式,有效引导农业围绕城市需求加快建设,推动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一是抓产业融合。坚持生产、生态、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突出“生态宜居产业旺,生活美好展新颜”主题,下好先手棋。推进虾稻产业“3115”发展战略(即到2021年,实现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100万亩以上,一产产值10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总产值5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契合,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新业态跨界融合,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产业融合体系。二是抓提质增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优农、品牌强农,争创庐江国家农业高新区,高水平建设合肥智慧农业谷,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培育更多在全国叫得响、在国际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品牌。三是抓业态创新。大力挖掘城市居民的田园和乡村情结,植入历史传承文化元素,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意农业、加工体验、订制认养等新业态。
改革实践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由重点环节步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统筹农业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改革创新的综合配套、系统实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农村产权制度、财政扶持机制、特色种养业扶贫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多改联动,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激活农村资源。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步伐,全面唤醒农村土地、宅基地、房屋等“沉睡的资源”。二是推进执法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整合10项行政执法职责;全面联动市县执法功能,推动行政管理方式由“重前置审批监管”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全面把握行政执法红线,严格遵循中央和省政策,严格规范实施。三是力促农民增收。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惠农政策、强化设施建设、壮大村级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合肥产业扶贫升级版,实施1151工程(即通过建立十大特色主导产业、树立十大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典型、形成五大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指导一批扶贫农产品申报“三品”认证或建立品牌并开展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健全农业产业和贫困村、贫困户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步入“用治保”一体的新阶段。坚持“调、退、减、治、转、保”综合施策,突出药肥减量、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土地整理并重,大力推进环湖、沿山丘岭和水源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联动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的覆盖建设。全域开展午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及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95.75%和99.07%,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田生态治理,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95万亩。
政策创设实现新突破,保障支撑由农业生产步入“三农”全局的新阶段。坚持跳出“就农言农”抓保障,统筹财政支农、农业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涉农政策的综合创设和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了涵盖农业经济、农村发展、财政金融、综合改革、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农村民生等一系列主导全市“三农”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形成了农业发展、农民权益、农村民生“三农一体”的政策保障新格局。据统计,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三农”发展各类支持资金达711.63亿元,有力引导和集聚了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建设。一是扩大有效投入。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体系,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纳入全市大建设计划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创新农业财政金融产品,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联盟共同基金、农业发展融资担保资金规模,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按照城乡融合要求,补齐农村路、水、气、网、电等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均等化和全覆盖。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组建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50个,构建“包村联户”农技推广机制,开展“百人帮百村”农业科技扶贫行动,实现112个重点贫困村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形成“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农民靠乡”的人才支撑大格局。
相关文章
- 08-08伦敦观光大巴江淮安凯造
- 08-22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在中国声谷崛起
- 11-30合肥包河经开区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 07-17第五届汽车(房车)露营大会11月芜湖举办
- 01-14安徽叉车集团让蓝领实现价值梦
- 12-24合肥经开区新产业版图正在加快构建
- 05-26特别策划:“六稳”“六保”显担当 安徽华源医
- 08-28合肥市商业发展七十年掠影(上)
- 08-03对标百强 合肥长丰县视民营经济为发展第一要务
- 12-14中煤矿建集团改革减负轻装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