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次发布工业发展白皮书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安徽省首次发布工业发展白皮书

时间:2014-04-30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安徽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牛弩韬认为是打造安徽工业经济升级版的需要
 
    【记者张骅郝玲合肥报道】4月28日,在安徽省经信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13年安徽工业行业发展情况报告》,这是安徽首次发布的工业发展白皮书。
    该《报告》具有工业行业“白皮书”之称,全面总结了2013年全省重点工业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各行业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是安徽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安徽工业经济升级版,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复杂形势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该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我省装备制造、钢铁、电子信息制造、家电等11个重点工业行业发展状况,希望白皮书能够为各级部门、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决策提供参考。”安徽省经信委规划处处长王鹏飞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工业行业白皮书的“问世”是我省加强行业研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创新举措。
    白皮书通过大量的数据累计和分析,以求呈现出安徽工业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并提出当前行业面临的诸多核心问题。例如,当前煤炭行业要素成本上升、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行业亏损严重,白皮书建议煤炭行业应“延长产业链,建立多层次能源输出体系。” 特别提出应坚持梯级开发煤炭资源,走低碳发展道路,进一步延伸煤电—煤电化工—煤电建材产业链,促进煤炭行业由粗放能源向洁净高效能源方向发展。
    对于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白皮书认为,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下,能源、交通、空气质量压力将不断加大,采取的限购政策的城市将进一步增多,汽车内销可能将受到影响,因此预计2014年汽车产销可能有所回落。提醒汽车行业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安徽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牛弩韬表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行业是工业发展的支撑。2013年,全省多数重点工业行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钢铁、有色、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超过20%,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第1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说,为了加强行业研究是强化和改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安徽工业经济升级版的需要。近期,我委组织力量,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2013年安徽工业行业发展情况报告》。该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我省装备制造、钢铁、电子信息制造、家电等11个重点工业行业发展状况、研究分析了各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牛弩韬认为,做好工业行业的管理服务,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省经信委的职责和使命。全省经信系统将牢固树立“工业强省、创业富民、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行动计划,以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标准的研究制定为抓手,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促进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全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牛弩韬坦言,希望该报告能如实记录重点工业行业发展历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发挥积极作用,为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决策提供参考。
 
相关链接:《2013年安徽工业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全文
 
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行业,我省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仪器仪表、农业机械、其他机械等10个行业(不含汽车),是我省工业支柱行业。
一、行业现状
1、行业规模
201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57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工业增加值2451亿元,增长16.9%;实现利润580.5亿元,同比增长25.3%。继续保持第一大主导行业地位。
2、运行状况
2013年,装备工业中8个行业保持增长,其中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5%,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29.6%)、金属制品业(17.3%)、仪器仪表制造业(17.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7%)。2013年,安徽叉车集团年产销叉车突破8万台,增长20%,连续23年蝉联国内叉车行业第一。合肥锻压集团公司实现产值4.86亿元,产值产量居全国液压机行业第1位。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产量排名全国前3位。宁国耐磨铸铁件产业集群以20万吨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无为电缆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特种电缆行业中最大的产业集群。
3、行业效益情况
2013年,全省装备工业实现利润580.5亿元,同比增长25.5%。统计的8个行业全部实现利润增长。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72.3亿元,增长2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246亿元,增长18.9%;金属制品业利润60.8亿元,增长17.3%;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100亿元,增长15.1%;仪器仪表制造业利润17.7亿元,增长13.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利润3.2亿元,增长1.7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7.9亿元,增长0.6%。
4、行业投资情况
2013年,全省装备工业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091亿元,同比增长8.4%。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进入产业化,江淮巨一高端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研制成功,一批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主要产品情况
列入快报统计的72种主要产品中,4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6种同比下降。其中,工程机械由去年大幅下降转为正增长,电力电缆4季度同比下降高达37%。叉车 91550台,增长20.8%;挖掘机11408台,增长1.4%;柴油机2035.87万千瓦,增长16.0%;变压器4232万千伏安,增长15%;小型拖拉机2.1万台,增长8.8%;金属切削机床71846台,增长19.6%;电力电缆 284万公里,下降11.2%。
6、出口情况
2013年,工程机械、机床行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92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6.7%。
二、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资建设,特别是一批在建重大项目的实施和一批大型工程项目的陆续启动,为有效拉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另外,随着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要求越来越大,给我省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市场需求。
但同时,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转型升级压力持续加大。由于装备工业生产周期长、调整难度大,在需求增速放缓、产品价格下跌情况下,转型升级任务将更加艰巨。二是生产要素制约仍然偏紧。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等“三难三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省基础制造水平还较滞后,高端装备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行业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
总体来看,支撑我省装备制造业长期向好趋势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面临机遇仍大于挑战。我们应充分把握机遇,坚定发展信心,妥善应对挑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步伐。
 三、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装备产品产需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产品供需平台,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新兴装备,满足行业急需,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是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争取国家智能装备制造专项资金项目,提升我省重点企业产品水平,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是充分发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四是发挥行业集聚效应,加强对六大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调度,支持六大基地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五是全面深化装备制造业的两化融合。要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精准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汽车行业主要包括整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我省汽车行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已成为我省的支柱行业之一。
一、行业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
2013年,我省汽车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工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9.4%;实现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38.4%。
2013年,我省整车累计产销103.60万辆和102.6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3%和7.2%,低于全国汽车平均增速。汽车销量在全国汽车市场占有率下降到4.7%。其中,乘用车累计产销67.79万辆和67.1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3.9%,成为拉低我省汽车总销量和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商用车累计产销35.81万辆和35.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4%和8.9%,高于全国商用车平均增速5.8和2.5个百分点。
2、重点企业情况
2013年,江汽股份累计产销50.97万辆和50.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和6.2%。奇瑞汽车累计产销47.72万辆和46.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5.4%和16.6%,奇瑞汽车跌出全国汽车销量前十。合肥昌河累计产销2.18万辆和2.2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9.8%和49.5%,为近五年来最大跌幅。
3、出口情况                                
2013年,安徽整车累计出口16.29万辆,出口金额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9%和25.6%,出口数量占全省销售的15.8%,比上年末下降5.1个百分点。
二、面临形势
2014年,我省汽车行业将呈现以下新的特点: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合肥、芜湖两市双双入围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意味着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发展开始“双核驱动”,截至2013年底,我省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9086辆,居全国第1位,未来我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良机。二是将建设长安合肥乘用车生产基地。长安汽车重组合肥昌河,未来将导入一系列的新产品,拉动合肥昌河发展。三是奇瑞将回归“一个品牌”。艾瑞泽7、瑞虎5、E3等多款车型在2014年全新上市,有望实现销量和品牌溢价能力的同步提升。
但同时,我省汽车行业当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行业总体实力较弱。2013年,我省两大车企销量不足百万辆,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290万辆以上产销量相比差距很大。从利润水平上看,我省自主品牌企业营业利润明显低于合资品牌,盈利能力较差。二是行业配套能力不足。我省汽车零部件在企业规模、研发能力、物流供应、信息传播等方面与先进省份有很大差距。集中表现省内配套率低,各自为战,整体规模优势难以发挥。关键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未融入国际国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未来,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下,能源、交通和空气质量压力将不断加大,采取限购政策的城市将进一步增多,汽车内销将受到影响,而我省的汽车出口又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目标市场还不够稳定。因此,预计2014年汽车产销可能将有所回落。
三、对策建议
一是实施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积极寻求与国外车企合资合作,与国内龙头合资企业合作。重点做好关键零部件企业的招商引资,将我省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鼓励雷达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定位系统等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加快汽车行业自主创新。
二是释放体制机制活力。积极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大幅降低国有股比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扩充企业资本金,激活企业的市场化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率先在政府公务及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新增或更新公务用车,示范城市应以购买新能源汽车为主;非示范城市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和使用规模;示范城市新增或更新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等,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
四是鼓励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化运营业务,充分落实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税收优惠政策。
五是营造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介绍我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和应用成果,扩大我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力。
 
 
钢铁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在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行业现状
2013年,我省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工业增加值631亿元,增长13.3%;实现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100%。
2013年,我省粗钢产量达2351.49万吨,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9.4%,占全国产量的3.02%,排在全国第8位。钢材产量达3138.59万吨,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占全国产量的2.94%,排在全国第11位。生铁产量2017.35万吨,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4.7%,占全国产量的2.8%,排在全国第9位。铁矿石产量5080万吨,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占全国产量的3.5%,排在全国第6位。
2013年,我省钢铁行业形成一批优势产品。马钢公司大型U型钢产量居全国第1位(48. 6万吨),大型H型钢产量居全国第2位(166万吨);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国第1位(43.8万吨);天大石油管材公司的石油井管已占市场份额的10%以上(55万吨)。
形成了较强的钢铁装备制造能力。拥有大型矿山、焦化、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成套设备和备件自制能力。其中大型冷、热连轧机架,潜孔钻机,大型磁、浮选设备,环保设备,矿山服务车的制造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制造了亚洲最大的300吨转炉大包回转台和大型环保干熄焦车辆。
2013年,马钢(集团)公司年产40万吨复合微粉生产线和60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投入运行,成功开发了冷轧超宽幅汽车面板,同时还成立了国家首个机械产品再制造冶金中心。2013年,马钢(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23.2亿元,实现利润6850万元,一改去年亏损33亿元的局面,使得全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00%。
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积极培育一体两翼竞合型生产经营模式。以绩效考核创新与团队建设创新为抓手,外抓两头市场,内降生产成本,开展了钢种开发合作以及与国内其他知名钢企周末工程师技术合作模式,走出一条产销研一体化特钢发展之路。
二、面临形势
2013年由于国家延续实施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回落。用钢行业增速持续回落,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降幅缓慢,企业全年财务费用支出同比上升,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处于低谷。
2014年钢铁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钢铁面临着库存增加供应过剩的困境。一是面临来自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风险,如包括房地产调控、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任务、节能减排、产品升级换代的标准变化,此举将对部分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我省铁精矿70%靠进口,原料供应不确定性增多,风险较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高档次产品比例小。钢材品种不全,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
但同时我国总体上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铁路、公路交通以及汽车、装备制造、轻工家电、造船工业的大力发展及城镇化建设,对钢铁需求旺盛的基本面不会变。同时,我省具有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优势。在新一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中,我省钢铁工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对策措施
一是抓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过剩产能化解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一系列政策,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产能利用率。
二是加强规范准入管理。按照工信部钢铁行业准入条件,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耗和综合利用、工艺和装备、布局和外部条件、安全职业卫生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强化行业准入标准的硬约束。
三是按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根据环保部与省政府共同签订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加快芜湖新兴铸管和马钢(合肥)公司落后设备拆除进度,确保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全省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四是推进整合和兼并重组。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进产能置换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升级。
五是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根据企业需要,积极帮助企业搭建产品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产品销售;推动建材下乡,扩大农村市场对钢材的消费需求。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有色金属行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
一、行业现状
2013年,我省有色金属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20%。
2013年,我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28.8万吨,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27.6%,累计精炼铜(铜)产量121万吨(含外省),同比增长31.2%,占全国产量的17.71%,排在全国第2位(不含外省)。铜材产量172.9万吨,同比增长22.1%。占全国产量的11.54%,排在全国第4位。铝材27.89万吨,同比增长29.6%。铅产量47.71万吨,同比增长-2.8%。锌产量1.03万吨,同比增长130.6%。再生铜173819吨,增长1.3%;再生铅397606吨,增长0.4%;再生锌10332吨,增长130.6%。
2013年,我省有色金属行业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20亿元,蝉联安徽省首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工业企业。电解铜产量120万吨(含张家港公司),居全国第1位。
楚江集团铜板带产量居全国第1位,铜合金线材产量居全国第2位;精达股份漆包线产量居全国第1位;阜阳再生铅产量居全国第1位;华鑫铅业集团公司是全国再生铅及合金锭标准制定单位;铜陵有色稀贵金属分公司建成世界最先进的4000吨/年阳极泥处理项目。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拥有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铜铅锌金属检测中心。
二、面临形势
2013年,由于行业需求明显回升不足,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2013年全年铜平均价格下降14%,每吨下降近万元。利润总额减少。对有色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压力。
2014年有色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是我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不均衡,产品单一(主要是铜),其他有色金属品种相对较少。二是精深加工产品少,行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三是加工企业布局相对分散,行业集约化程度低。四是地质勘探工作滞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铜精矿90%以上依赖进口,黄金资源静态保证程度不足六年。五是黄金矿山生产规模较小,资源禀赋差,开采效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环境代价高,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但同时,我国作为世界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没有改变,有色金属行业在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改变。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汽车、电力、装备制造、家电、造船、电子信息行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在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较好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黄金需求也仍将持续增加,黄金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我省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交通、技术、人才、资源等比较优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关键材料加工能力,促进我省有色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二是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培育壮大铜陵有色、精达、精诚铜业、鑫科新材料、全威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多种方式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是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省内企业技术资源,依托若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力量,建设国家级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解决行业关键技术和工艺问题,同时在合金材料、高性能材料、新产品等领域进行科研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四是加快有色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在铜陵设立“国家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为金属拆解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依托铜陵市铜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发展物流服务业。争取上海期货交易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批准,在铜陵建立期铜指定交割仓库。
五是加大有色资源开发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对省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促进省内有色金属资源向铜陵有色集团等优势企业聚集。加强与国外资源国企业的合作,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建立资源长期稳定供应渠道。
 
石化行业发展情况和形势分析
 
石化行业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是我省的支柱行业之一,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传统优势行业。石化行业主要涵盖化肥、农药、塑料、橡胶、日用化工等领域。
一、行业现状
我省石化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拥有十几个子行业的产业体系,数十个产品产量在全国领先。
1、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全省石化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9.01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4.04亿元,同比增长2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78.99亿元,同比增长14.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增加值305.98亿元,同比增长10.9%。出口交货值108.8亿元,全国排名第11位。
2、主要产品平稳增长。1-12月份,全省列入统计的46个产品,产量增长的有33个,占71.7%,下降品种13个,占28.3%。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原油加工量550.8万吨,同比增长31%;硫酸(折纯)584.2万吨(全国排名第6),同比增长17.6%;浓硝酸71万吨(全国排名第1),同比增长6.1%;烧碱(折纯)47万吨,同比增长33.2%;纯碱54.7万吨,同比增长10.7%;合成氨331.3万吨(全国排名第7),同比增长12.5%;化学肥料总计(折纯)325.8万吨,同比增长5.3%;尿素(折纯)147万吨(全国排名第8),同比增长10.2%;化学农药原药(折纯)19.8万吨(全国排名第6),同比下降20.8%;聚氯乙烯树脂12.7万吨,同比增长0.6%;橡胶轮胎外胎2944.7万条(全国排名第8),同比增长17%,其中子午线轮胎外胎2304万条(全国排名第5),同比增长24.1%;塑料制品227.3万吨,同比增长4.7%。
3、运行质量显著改善。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9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21.9%;税金总额128.0亿元,同比增长40.8%;亏损企业亏损额17.2亿元,同比下降32.6%。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利润总额亏损6.59亿元,同比减亏7.55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9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6.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76.4亿元,同比增长13.5%。
4、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丙烯腈、氰化钠、碳酸二甲酯、邻(对)硝基氯化苯、柠檬酸、吡啶、橡胶密封件等一批国内领先产品;低毒高效化学农药得到较快发展,航天炉煤制气产业化、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术示范装置和煤基乙二醇等科技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二、面临形势
石化行业占我国工业经济总量的20%,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化工产品的国内需求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行业发展将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高新技术已成为影响化工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催化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为化工行业升级换代提供巨大的动力和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化工技术产生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化工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化工行业市场和技术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近年来我国的化工行业一直高速增长,但贸易逆差依然较大。主要是原油对外依存度加大,高档的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单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只能通过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国内化工行业的市场和技术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三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当前,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和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加速期,对配套化工产品的需求加大。化工新材料,汽车、建筑、交通用新型涂料及原料,电子信息行业用功能材料、胶粘剂和专用化学品及纳米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四是生物化工、煤化工将快速发展。生物化工技术可以优化化工产品的传统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合成一些性能优异的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随着化工新技术的发展,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已有大规模示范工程运行。
五是绿色化工与循环经济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化工代表当今国际化工行业发展的方向,它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物耗、能耗和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构建循环经济,将是今后新型化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各市实际,因地制宜,对重大项目布局和建设进行统筹协调,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积极构造“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态势。
二是严格规划实施。规定新建化工企业必须进入规划的基地、园区建设,严禁另外择址,分散布置。积极加强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为重大项目的实施创造条件。
三是建设化工园区应成为我省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模式。加快安庆、淮南、定远三大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和若干专业特色园区建设。园区建设要明确行业定位,突出行业功能和特色,强化环保和节能减排,科学规划,合理的利用各类资源,优化上下游行业的关系,体现可持续发展。
 
 
建材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主要包括水泥及水泥制品、平板玻璃及制品、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
一、行业现状
1、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产品产量再创新高。2013年,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8.6亿元,同比增长17.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生产水泥1.21亿吨,同比增长12.3%,商品熟料1.23亿吨,同比增长10%,商品混凝土7760.3万方,同比增长32.3%,散装水泥7816.2万吨,同比增长14.9%,平板玻璃3346.8万重量箱,同比增长40.1%。
2、运行质量改善,平均利润率稳中有升。2013年,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150.7亿元,同比增长32.3%,上缴税金85.02亿元,同比增长25.8%;销售利润率为8.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下降为7.3%,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行业运营更加健康。
3、市场需求增加,主要子行业效益转好。2013年,水泥制造、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砖瓦及建筑砌块、建筑与技术玻璃分别完成销售收入518.77亿元、509.76亿元、164.82亿元、129.64亿元,同比增长9.3%、21.1%、29.1%、10.2%。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实现利润11.58亿元,同比增长43.3%;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37%。
4、投资稳步增长,投向调整优化。全年建材行业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9亿元,同比增长13.8%。属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投资呈现负增长,分别完成投资49.4亿元、9.94亿元,同比下降22.1%、43.8%;而相对低消耗低排放各类建材制品、深加工产品增长明显,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砖瓦及建筑砌块、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为109亿元、99.2亿元、61.7亿元,同比增长39.5%、7.7%、23.1%。
二、面临形势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材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将成为必然。建材行业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是我国将继续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预计未来30年我国需要建设的房屋总面积达600-700亿平方米,为建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未来建筑业将朝着集成化、工厂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走建筑工业化道路,对建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建筑节能对建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研发生产节能保温材料,推广应用建筑综合节能结构体系、保温体系和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将对建材行业发展产生影响,能源、资源、环境已成为制约建材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材行业发展的压力逐步加大。
我省建材行业拥有资源、区位和骨干企业技术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中高档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骨干企业联合重组难度较大,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建材行业两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全行业两化融合推进机制,推广已成熟的工业控制和在线监测技术,推动建材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引导龙头企业网上集中采购,探索建立建材产品营销网络配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实施行业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工程,切实推进建材工业两化深度融合。
二是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以水泥行业为重点,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已建成产能,提高淘汰落后标准,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水泥企业聚集区,积极探索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试点,形成先进产能总体上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大组织协调和督查力度,通过加严环保能耗标准和强化差别电价、水价政策执行等手段,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援助机制,实现淘汰与发展有机结合。
三是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的作用,鼓励水泥企业尤其是熟料生产企业向下游行业延伸,发展水泥成品、水泥制品产业;鼓励平板玻璃骨干企业发展节能玻璃、汽车玻璃、电子级玻璃等技术玻璃,提高产品附加值;稳定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总规模,提高绿色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在建材产业中的比重;实施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行动计划,加强与住建、发改等部门间衔接协调,将绿色建材生产与绿色建筑发展紧密结合;继续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安全生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落实化解产能过剩、发展绿色建材、大气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建材行业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改善融资服务,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建材行业健康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形势分析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省优势产业,主要包括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LED、光伏、移动智能终端等。
一、行业现状
2013年,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始终保持在22.1-28.3%的区间高位运行,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明显好于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2.7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2.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52.7%,增速居全国第4位。
1、企业速度效益同步提升。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8.6亿元,同比增长27.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10.5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型显示纳入国家重点产业布局,计算机、平板显示等新兴领域增势强劲。全年计算机制造业完成产值288.4亿元,同比增长148.9%;新型显示业完成产值250.6亿元,同比增长33.2%;集成电路业完成产值55.9亿元,同比增长17.8%。彩电业继续转型,累计生产彩电561.8万台,其中99.8%为液晶电视。
3、核心项目带动效应凸显。合肥京东方TFT-LCD6.5代线产能进一步释放、8.5代线项目按期点火投产,联想(合肥)基地项目月产能由年初50万台上升至100万台,不仅拉动投资快速增长,对行业发展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2.4亿元,投资额居全国第5位。全年液晶显示屏产量突破1亿片,同比增长2.3倍;计算机整机产量671.8万台,居中部第1位,同比增长98%。
4、产业高端领域多点突破。合肥市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在电子信息高端领域谋求新突破。安徽量通公司的量子通讯技术进入实用示范阶段,“京沪干线”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开始构建。四创电子公司取得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发展卫星导航产业。通威集团全盘接手合肥赛维,着力打造世界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光伏产业并购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取得新成果,省内首个手机自主品牌“丰云”智能手机正式投放市场,第一款智能穿戴产品华恒智能手表面世。
5、区域发展亮点不断显现。合肥市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居前。芜湖、滁州、蚌埠等市在新型显示、LED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突破,发展实力和后劲不断增强。池州、马鞍山等市推进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发展成效突出,集成电路、数字硅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尤其是皖北等薄弱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一批产业亮点,阜阳市更是以53.1%的增速居全省第2位。
二、面临形势
从行业看,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紧密融合催生新业态新产品,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加快融合,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基础产业有望成为投资热点,移动智能终端引领4G手机、平板电脑等整机产品加速增长。新型显示领域,终端产品对面板产生巨大需求,配套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但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将加大国内企业经营压力。集成电路领域,随着政策细则陆续出台,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大,但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将低位徘徊。计算机制造领域,行业应用平板电脑将迎来成长良机,跨界融合成为计算机产品设计趋势,国内产业增长将稳中有进,但外需市场仍将低迷。LED领域,LED照明产品仍是投资重点,驱动芯片产品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但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出口受阻仍是关键制约因素。光伏产业,既有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带来的利好,又面临国际市场不确定、供需失衡等不利挑战。移动智能终端领域,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带来新机会,国内终端产品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新型智能穿戴设备将成为新热点,但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的隐忧。
从我省看,一是基础领域支撑仍然较强。电子元器件、信息机电以及彩电等基础领域继续转型、平稳增长,传统优势产业支撑较强。二是重大项目产能集中释放。合肥京东方8.5代线将实现量产、6.5代线产能进一步释放;联想(合肥)基地项目将全部达产,加上合肥彩虹和芜湖东旭第6代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线、芜湖长信和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生产线等一批配套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型显示和计算机领域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三是信息消费催生新的增长点。在信息消费带动下,我省在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领域正在加速突破,有望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对策建议
一是推进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抢抓国家促进信息消费的有利时机,围绕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热点,积极促进智能家电、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产业发展,加强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推动彩电等家电产品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二是着力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继续深入做好合肥京东方TFT-LCD8.5代线、联想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促进项目投产达效、发挥作用。同时,加快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步伐,在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等领域谋划和承接一批重大核心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三是继续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支持集成电路、物联网、下一代通信设备等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突破。进一步扩大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终端等高成长产业规模,增强新型平板显示、计算机制造等领域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关键材料等环节的本土配套能力。逐步调低高耗能产业环节,加强光伏企业规范化管理,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科学优化产能。
四是加快自主技术产业化步伐。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促进科大量子通信、中电38所雷达数据芯片、四创电子北斗导航等自主技术产业化步伐。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芯片设计、柔性显示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核心元器件领域技术瓶颈突破。
五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政策研究,科学指导行业发展。加强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及时调整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监测范围,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跟踪,提高行业运行预测水平。做好行业标准化工作,引导省内电子信息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家电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我省家电行业主要包括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等行业。
一、行业现状
2013年,在各项政策的带动下,我省冰箱、空调、洗衣机、厨卫家电等主要家电产品(电视等影像产品属于电子信息)产销两旺,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产品持续增长,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全年家电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现工业增加值约470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99.4亿元,同比增长27.2%;主要家电产品产量达8782万台(个),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纳入家电行业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43家。
1. 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业。2013年,全省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业企业数达22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79亿元,同比增长28.7%,累计利润总额35.58亿元,同比增长22.1%。主要产品包括:家用电冰箱、家用冷柜等,2013年产量分别达到29739269台、571309台。重点企业包括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六安索伊电器有限公司、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尊贵电器有限公司等。
2. 家用空调器制造业。2013年,全省家用空调器制造业企业数达13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6.14亿元,同比增长26.8%,累计利润总额38.74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产品包括为家用空调,2013年产量达到30467150台。重点企业包括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3.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业。2013年,全省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业企业数达8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47亿元,同比下降1.9%,累计利润总额13.71亿元,同比增长4.3%。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洗衣机、家用电热水器等,2013年产量分别达16978006台、7435809台。重点企业包括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等。
4.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业。2013年,全省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业企业数达11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39亿元,同比增长40.6%,累计利润总额2.27亿元,同比增长981.1%。主要产品包括:电饭锅、微波炉等,2013年产量分别达到1472128台、659818台。重点企业包括中国扬子集团、芜湖美的厨卫制造有限公司等。
二、面临形势
当前全国家电市场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依然较大,随着家电市场不断饱和,在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视等传统大型家电没有革新性的技术突破前,总体利润将持续下降。
同时,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家电行业面临着新旧政策过渡,市场有效需求回升缓慢,今后企业将需要研究在强力刺激政策结束之后,如何打开市场,调整原有战略,正确应对新的节能补贴政策,平稳度过新旧政策的接力期。
此外,安徽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低于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等省份,与作为全国家电生产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过分依赖国内市场显然不足以应对市场风险。从市场前景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安徽家电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可能是一个常态。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步伐,对家电行业关键技术、关键部件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工业设计水平,及时把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用创新增长代替产量增长。
二是积极在小家电、生活日用电器方面寻找突破口,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尽快形成家电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着力开发出口市场。要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逐步提高自主品牌的影响力,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四是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市场的家电品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组建营销战略联盟,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建立联合销售和维修服务网络,扩大家电产品销售网点的覆盖面。
五是推进产品信息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智能家电产品,发展变频家电、物联网家电,推广家电能耗管理系统,降低家电能耗,为打造“智慧家庭”奠定基础。
 
 
食品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食品行业是我省基础行业之一,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子行业。
一、行业现状
2013年,在国内市场消费旺盛和国际市场需求回升推动下,我省食品行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37.45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工业增加值997.37亿元,同比增长11.2%。2013年,我省食品行业多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米增速11.3%、乳制品增速17.1%、速冻米面食品增速217.9%,食品添加剂增速29.2%,小麦粉增速3.1%。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行业实现利润194.67亿元,同比增长10.7%。
1、农副食品加工业。2013年,全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数达1486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9.27亿元,同比增长13.6%,累计利润总额109.87亿元,同比增长10. 1%。主要产品包括:大米、小麦粉、饲料、鲜及冷藏肉、冷冻水产品等,2013年产量分别达到1577万吨、1370万吨、733万吨、90万吨、9万吨。重点企业包括安徽家乐米业、安徽宝迪肉类食品、安徽省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森淼(集团)肉禽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正大源饲料集团有限公司等。
2、食品制造业。2013年,全省食品制造业企业数达324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8.09亿元,同比增长18.5%,累计利润总额31.27亿元,同比增长33. 7%,主要产品包括:方便面、糖果、罐头、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2013年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4.1万吨、48万吨、94万吨、6.7万吨。重点企业包括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新锦丰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2013年,全省食品制造业企业数达281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09亿元,同比增长18.1%,累计利润总额53.52亿元,同比增长2.1%。主要产品包括白酒、啤酒、软饮料、包装饮用水、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精制茶等,2013年产量分别达40万吨、164万吨、234万吨、102万吨、8.5万吨、22万吨。重点企业包括安徽古井贡酒有限公司、安徽口子酒业有限公司、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合肥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合肥哇哈哈饮料有限公司、今麦郎饮品(天长)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二、面临形势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绿色、有机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技术的快速发展,我省食品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行业发展将面临很多机遇。但同时由于我省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全行业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发展总体水平不高。2013年,我省食品行业产值3804.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0.3%,另外我省食品行业在规模、结构和运行效果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新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如肉奶、果蔬、水产等食品加工明显落后,我省肉类加工量仅是山东的1/2倍,乳制品是山东的1/13倍,省外加工产品已基本主导我省市场。二是我省食品行业深加工水平较低。我省食品行业转化率低,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20%左右,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产品加工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要落后15—20年。三是行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食品行业科技进步率仅为35%,企业技术创新处于较低水平,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突破不大,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这些都表明我省食品行业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对策建议
一是大力促进农产品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通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结合安徽特色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龙头企业建设深加工基地,培育一批超10亿元的食品加工企业。
二是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通过技术改造、产学研结合和清洁生产等途径,大力发展包装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信息工程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条。
三是加强食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应用,从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开展信息化流程改造。加快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四是在食品行业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结合地方特色、采取政策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等,帮助其做大做强。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立足各地资源、制订优惠政策和招商措施,吸引东部发达地区食品加工企业入驻我省,打造一批安徽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和形势分析
 
安徽是农业大省,纺织资源丰富。纺织工业一直是我省传统支柱行业和重要的民生行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纺织行业主要涵盖纺织、服装、印染等领域。
一、行业现状
2013年,我省纺织行业在棉花市场的压力和国际市场艰难复苏的环境下取得了稳定的增长。
1、产品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93亿元,居全国纺织第10、中部第4位,同比增长12.0%;实现工业增加值382.4亿元,增长12.0%,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5%。主要纺织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化纤32.7万吨,同比增长17.1%;纱90万吨,同比增长7.9%;布10亿米,同比增长2.2%;服装8.5亿件,同比增长6.5%。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增幅环比回落。
2、经济效益取得较好水平。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5.3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12%,经济效益处于较好水平。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为1538户,中小纺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3、出口和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211.3亿元,同比增长12.2%,纺织品内销比重增加。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国纺织行业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二、面临形势
纺织行业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口。长期以来,纺织工业解决了我国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员在1100万人左右,加上规模以下企业,全行业的就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纺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城镇化将为纺织工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52.6%,如果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按当前的消费水平计算,城镇化将为服装市场增加32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其次,城镇化也有利于降低棉花原料成本。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棉花种植不成规模,种植技术和水平相对落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将逐渐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助于降低棉花种植成本,提高棉花产品质量。
    总体看来,我省纺织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也拥有华茂等一批优势企业,一些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有条件把纺织行业培育成我省支柱行业,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三、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快打造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建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提高我省纺织产品的竞争力。
二是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创新能力。整合产学研等科研资源,围绕装备技术、工艺技术、新型纤维材料技术和品牌,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打破长期依赖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模式。
三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组建以华茂等名牌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积极争取鸿润、淮北维科、舒美特化纤、铜陵麻业、芜湖永年、芜湖中天等有潜质的骨干企业实现上市,同时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四是积极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研究制定促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精细分工、产业配套能力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五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推广适合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重点行业要求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促进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全流程的深度融合。
 
煤电行业发展情况和形势分析
 
煤电行业是我省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主要涵盖煤炭和电力两大领域。
一、行业现状
2013年,我省煤电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67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74.8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利税总额95亿元,同比下降31%。
(一)煤炭行业
2013年,国际经济低位徘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游行业煤炭需求减弱,全省煤炭行业生产量、销售量同比略有下降。2013年全省煤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1起,死亡22人,安全生产为历史最好成绩。
1、煤炭生产情况
2013年,全省煤矿共生产原煤13960万吨,同比减少733万吨,下降4.9%,其中:省重点煤矿生产原煤13598万吨,同比减少698万吨,下降4.8%;国有地方煤矿生产原煤89.7万吨,同比减少14.3万吨,下降19.0%;其他煤矿生产原煤272.1万吨,同比减少49.4万吨,下降15.4%。   
2、煤炭销售情况
2013年,全省煤矿销售煤炭12012万吨(其中精煤2053万吨),同比增加81万吨,上升0.01%;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销售11650万吨,国有地方煤矿销售89.7万吨,其他煤矿销售272.1万吨。2013年底煤矿库存煤17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16万吨。                                       
在煤炭销售流向中,销售省内8086万吨,同比增加227万吨,销往省外3926万吨,同比减少146万吨;出口煤炭2.16万吨。                                          
在煤炭销售运输中,铁路运量7583万吨,同比减少645万吨,水运量694万吨,同比增加91万吨,地销量3736万吨,同比增加635万吨。                                     
(二)电力行业
2013年,全省电力生产运行情况良好,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自2012年7月起,全社会和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速均居中部第一。
1、全省装机容量及全省发电情况
截止2013年底,全社会装机容量3933.13万千瓦,其中,皖电东送机组装机容量890万千瓦,省调可用火电机组2474.6万千瓦(不包括未核准的153万千瓦备用机组)。
2013年,全省全社会累计发电197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略高于上年同期。其中皖电东送机组累计发电473.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2、全省用电情况
2013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528.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全省统调最大用电负荷2658.35万千瓦(2013年8月14日),增长17.1%。
3、全省工业用电情况
2013年,全省工业用电量累计1057.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
二、面临形势
当前煤电行业逐渐走出“涨电价、限煤价”的不利影响,全国能源发展从以保供为主向应对雾霾方向转变,我省煤电行业面临新一轮的发展环境。
一是煤制油气燃料受到欢迎。燃煤发电的传统方式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条件下受到限制,煤制油、煤制气由于工艺特殊,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可以集中处理二氧化碳,特别受到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欢迎。一些地方正在研究论证如何更多使用煤制油、煤制气,有些项目开始进入推进阶段,我省煤炭生产企业应抓住契机,转变生产工艺,乘势而上。
二是重点区域更多地使用优质新能源。像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煤炭消费将受到限制,从电力基地输电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在东部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地区,可再生、核电、天然气、煤制油、煤制气等清洁化石能源使用也将逐步提升,对我省煤炭行业将产生一定的冲击。
三是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利用耦合优化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来建设能源示范工程,实现资源消耗最少、产出效率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这对我省电力网络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煤炭工业应坚持梯级开发煤炭资源,走低碳发展道路,延长行业链条,建立多层次能源输出体系,促进煤炭行业由粗放能源向洁净高效能源方向发展。进一步延伸煤电—煤电化工—煤电建材产业链,提高精洗煤的比重,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煤炭资源勘探,构筑安全、高效的煤炭生产体系。提高煤炭综采技术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励优势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煤炭深度转化。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实施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土地复垦、塌陷区治理工程,搞好煤泥、煤矸石、灰渣综合利用。通过联合改造与淘汰关闭小煤矿,大力提高煤矿集中度。
电力工业应大力促进坑口电站建设,提高煤电的经济性和技术水平。除节能环保发电、城市垃圾处理发电、低温余压发电以及城市热电联产发电之外,在非煤产区原则上不新建火电厂,新建火电机组要同步安装脱硫等环保装置。要加强老机组的关停、技改力度,逐步进行脱硫改造,鼓励建设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创造条件加快安徽核电建设,适时推广第三代核能技术应用。着力建立与全省需求相适应的电力供应,开发应用智能电网新技术,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等环节的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
 
 
工业节能情况及形势分析
 
2013年,我省在提前实现“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的基础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又下降7.04%,超额完成年度下降5%的目标任务,但高耗能型的工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工业节能降耗仍面临较大压力。
一、工业节能现状
工业能耗平稳增长。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8919.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工业结构节能比重上升。2013年,全省工业节能量675.6万吨标准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而实现的结构节能比重上升,节能量261.9万吨标准煤,比重达38.8%,较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比重下降。2013年,全省纳入“万家节能低碳行动” 的271家工业企业综合能耗7562.3万吨标准煤,增长3.7%,能耗占全省比重由“十二五”开局之年的90.7%下降至84.8%。
高耗能行业主导能耗增长。2013年,我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耗能7580.5万吨标准煤,增长6.3%,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5.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94.2%;能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5%,高于相应增加值占比58.5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2013年,统计监测的65个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中,有43个比上年下降,下降面达66.2%,比上年扩大4.3个百分点。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不断提高。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加工转换投入11438.2万吨标准煤,产出7640.2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为66.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情况
石油和化学工业。201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9.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7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10.7%。原油、合成氨、烧碱综合能耗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86 %。重点钢铁企业的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可燃气体利用率接近10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1.9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先进工艺、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1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67%,大型水泥企业能耗指标基本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1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65%。全省平均发电煤耗由2010年的309.65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到2013年的301.52克标准煤/千瓦时。
煤炭工业。2013年,我省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5.76千克标准煤/吨,原煤入洗效率为91.5%,提高0.1个百分点。四大矿业集团吨原煤生产指标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三、全省工业节能管理情况
逐步完善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全省已有307户工业企业将能源管理岗位设立情况报送省经信委备案。18户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储备。
大力推动工业节能技术进步。搭建节能技术(产品、装备)和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等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项目。节源节能等6家节能服务公司获得工信部推荐。
加强工业节能检查、监察。依法开展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情况、能源管理岗位备案情况和新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多项节能监察工作,完成575户重点企业节能监测。
四、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节能空间逐步收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加快皖北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及其他领域的能源消费需求都将大幅攀升,在客观上将造成能源消耗的大幅刚性增长,全省及多数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
(二)高耗能行业占比过大,结构调整矛盾凸显。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持续走高,而全省消费八成以上工业能源的六大高耗能行业,仅创造了不足三成的工业增加值。高耗能行业多数属于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行业,影响面广,调控难度大。随着一批高耗能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将对全省和所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系统节能基础薄弱,能力不足。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能源管理而实现的直接节能空间收窄,工业节能工作已进入系统节能的新层面,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源管理基础薄弱、系统分析判断改造和科学管理能力不强、节能技术服务业支撑不足等制约了企业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用能设备效率仍有提升空间。由于绿色设计能力差、能源梯级利用水平低、用能设备效率监控管理不足等因素,总体来看用能设备运行效率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存在“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等不完全匹配现象。部分企业仍在使用高耗能落后设备。
五、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管理节能,以信息化提升系统节能水平。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控信息化工程,建设全省工业节能信息化网络,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现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控信息化。发挥国家下达的18个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示范作用,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逐步实现能源管控信息化,到2014年底利用工业节能专项资金为全省50户以上示范企业配置能源管理系统,力争2017年底前所有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均建有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
二是强化技术节能,深入推进企业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搭建节能技术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产品。召开全省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和点对点节能技术、产品、服务专题推介会,组织工业企业实施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双百行动,力争2014年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百万千瓦、工业锅炉节能改造300台(套)。
三是强化结构节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贯彻执行国家能耗限额标准、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加速推进工业结构调整,降低重化工业比重,加快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管理,落实国家鼓励和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和农林废物等实现资源化利用,做好新型墙材和散装水泥推广,升级行业装备水平。
四是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业,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为节能服务公司和工业企业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节能专家进企业活动。大力推进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服务。制定我省工业领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方案,开展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等关键成套设备和装备的产业化示范,大力推广一批成熟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产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