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工业区:“中三角”国字号项目布局样本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合肥包河工业区:“中三角”国字号项目布局样本

时间:2015-04-14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郝玲 吴明 吴文婷
 
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设计研究院三家国家顶级院所将落户合肥包河区,拟定在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设立分院;2014年11月21日,位于包河工业区的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荣获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称号;安凯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楼进入工程收尾阶段,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
 
“国字号”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落户
    2月25日,虽然是农历羊年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但走进包河工业区,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智兔电子董事长毕学农介绍:“渐变式4K超清裸眼3D电视机目前还只在广告领域使用。我们正努力改进技术降低成本,预计再过半年左右就能够进入普通家庭,市场价将控制在1—2万元。裸眼3D技术还将在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框等终端设备上运用,正在形成一个崭新的裸眼3D产业。”很显然,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合肥包河工业区转型升级新路径。
    在第八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包河展区上,一台裸眼3D电视机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无需借助任何辅助设备,就能获得逼真的立体影像,这正是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入园企业———合肥智兔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渐变式4K超清裸眼3D电视机。
    “这种电视机只需一键即可切换2D、3D电视节目,还可从3D效果调到标清或高清。”智兔电子技术负责人董吉发介绍,据了解,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具有渐变功能的裸眼3D电视。
    合肥智兔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发展的缩影。2012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在合肥市包河区设立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的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今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设计研究院三家国家顶级院所将落户包河,拟定在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设立分院。
    “‘三院’落户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对基地建设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合肥包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产办主任刘圣才说:“基地既有科研机构,带来科技和项目,又有规划机构、设计研究机构,可以有效推动项目落地,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的格局。”
    2014年10月1日,具有广电全行业领先技术的“环巢湖综合实验网”技术平台700兆骨干网传输信号开通;2014年10月30日,包河文广产业投资公司参与制作的40集动漫片《神鸡包美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生产的第一部影视作品……一系列创新成果展现着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生产发展的强劲态势。
 
全国企业示范区成电商杠杆
    “青电园是专业的电商平台,服务配套很完善。”羚羊早安执行总裁张琳琳坦言。2009年初,80后女孩张琳琳开始闯荡围巾网店“蓝海”。创业初期,一直没有固定合适的办公地点,直到入驻园区。以这里为基地,羚羊早安已做到全网销售,并拓展O2O运作模式。营业额也已由最初每年不足100万元发展到每年1亿多元。
    如今,羚羊早安开始创新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文化创意与产品相结合。“我们与合肥本土作家李筱懿合作,根据她新书的内容,推出林徽因系列围巾,在网上很受欢迎。”张琳琳表示,在网商发展大浪潮中,只有自己的产品独具特色,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背后是包河东向发展的起点思维。包河工业区通过搭建“园中园”作为企业孵化平台,让电商从产业架构到产值,实现了新突破。开园一年多来,青电园不断刷新安徽电商发展的纪录,作为电商孵化平台“潜力股”,助力包河东向同台竞技之路。除青电园外,通过服务外包引进专业策划咨询商,打造规划面积28万平方米互联网产业园,现已引进上海助跑网等企业34家。引进中国产业地产第一品牌联东U谷,自主打造规划180万平方米国际企业港,明年7月一期投入使用。
    目前,包河工业区正加快安徽青年电子商务园二期11万平方米招商,规划建设包河互联网产业园二期、三期平台,力争到今年底两大专业化园区入驻企业超200家,注册资本超10亿元,到明年底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如今,青电园、合肥包河互联网产业园、滨湖服务外包产业园三大电商平台竞相发展,成为全省电商的“领头雁”。
    在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包河工业区的现代物流产业也风生水起。据分析,包河区商贸市场基础发展潜力大,初步形成了老城商贸集聚区、新城商贸集聚区以及南二环沿线市场集聚区。随着合肥高铁南站的建成,将带来大量的客货流集散;而与之相邻的机场搬迁释放出的空间,又为大型仓储式商业态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合肥港综合码头承担着合肥港主港区的功能,随着二期工程建设的推进,其吞吐能力将大大扩张,这将为包河区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与此同时,包河区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六纵六横”骨干道路建设和四通八达的街巷支路全线贯通,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形成,为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如今,包河工业区的物流人才越来越多,企业家的观念越来越新,企业转型升级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包河的物流产业发展将会越走越高端。”包河区发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国唯一新能源汽车开发中心
    包河工业区作为全国四大新能源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区域内聚集了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为龙头的两大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以合肥工业大学、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所等为技术支撑的科研院所,以安徽巨一自动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企业20余家,涵盖整车开发、电池开发、电机开发、管理系统开发、充电站开发及建设管理、推广及金融投资等领域。
    据介绍,基地内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均与国外各大车企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共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开展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斯威本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家基金联合成立的“中澳汽车技术合作管理委员会”,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共同围绕江淮汽车、安凯客车的电动汽车产品开发需求,联合攻关,开发新的电动汽车产品。同时,包河工业区积极组织基地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所申请省级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项目4项,获得安徽省财政拨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1000万元。
    与此同时,在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调试车间,流水线上的上百台机器人正被植入“大脑”。这些机器人在江淮汽车公司投入使用,一举打破了民族品牌汽车企业主要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局面。巨一自动化的“制胜秘籍”,正是发挥了产学研合作的巨大威力。由包河区政府牵线搭桥,“巨一”与合肥工业大学、德国KUKA机器人公司、江汽集团等18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了合肥市汽车自动化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整合国内外技术和市场资源,实现机器人的工程化应用,初步形成了与国外一流汽车装备企业竞争的能力。
    在鼓励龙头企业创新的同时,包河工业区也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量体裁衣”定政策。“去年办完专利抵押手续后,我们获得区里科技基金的300万元贷款,利息比银行低三成,担保费用也降了一半。”安徽牧龙山铁皮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秦朗表示。为解决资金难问题,去年包河区与源泉融资担保、杭州银行包河支行共同发起并建立了科技基金池,专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优质成果转化和扩大再生产。今年还引入徽商银行,区科技局与担保公司按1:1比例又投入1000万元签立了“创易贷”合作协议,并设立了专门针对于科技型小企业的单笔不超过50万元的“科技转化型企业贷款”。截至目前,共发放贷款6800余万元。
 
相关:
    名片
    省级开发区——包河工业区始建于2002年5月,规划面积约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下辖包河苑等12个居村,辖区人口约8万人。截至目前,园区工商注册企业12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户,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都市产业园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省会合肥地理中心,系滨湖新区都市产业板块,位于省级政务中心核心圈。目前,以江汽、安凯为引领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车前、车中、车后的“三车经济”产业链日趋完整。近年来,园区坚持以打造城市中央商务区为目标,引进了联东U谷城市综合体、安徽青年电子商务园、包河互联网产业园、智慧汽车城、茶博城等专业化主题园区,形成了“一区多园”的新格局,并先后获批。
    “安徽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区”、“安徽省服务外包基地”、“合肥市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园”等称号。
    未来几年,包河工业区将深入实施“大空间、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的总体部署,培育以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智造”强区、创新高地、产业新城,到2017年力争实现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60%以上,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占比50%以上,成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300亿级的都市产业园,争取晋升国家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