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华塑股份电石分公司检修车间“焊武帝”班组
时间:2022-12-23 17:24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陈春秋
作者:陈春秋 一边,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另一边,组对焊接区焊花飞溅;冬至时节,皖东大地气温下降,走进华塑股份电石分公司检修车间电极壳制造厂房,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一个由9名平均年龄30岁青年组成的班组,每天拼装近700个组件、加工20余个电极壳就是这样一个对大伙笑称焊武帝的班组,一年为公司节约250余万元。 前生 电石生产工艺主要是由三
作者:陈春秋
一边,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另一边,组对焊接区焊花飞溅;冬至时节,皖东大地气温下降,走进华塑股份电石分公司检修车间电极壳制造厂房,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一个由9名平均年龄30岁青年组成的班组,每天拼装近700个组件、加工20余个电极壳……就是这样一个对大伙笑称“焊武帝”的班组,一年为公司节约250余万元。
前生
“电石生产工艺主要是由三个电极在电石炉内放电融化原料的过程。而电极壳就是用来保护电极的装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安全生产,是电石炉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检修车间副主任陈登元(主持工作)介绍说,过去,电极壳由外委单位加工,费用高,质量不稳定。这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17年底开始,电石分公司推行外委转自营。电极壳制造班组随后成立。
“班组最早15人,2020年6月上自动化下料生产线,减员6人。”班长马晓冬告诉笔者,自动化生产线满足了大部分生产用料,但小筋板及圆钢的制作、电极壳组对拼装,仍需人力生产,工作量很大。尤其是近两年,分公司电石产量持续增高,电极壳消耗量随之增加。“以前每月400个足够,现在月消耗520个左右,最高达到583个。”
现场
上料、校对、卡紧,组员刘洋一气呵成,俨然一副老师傅的样子。点焊、“抹缝”、加固,他的搭档刘毅手持焊枪左右开弓,行云流水。一蹲一站,忽左忽右,两人配合默契,不到20分钟,16块大筋板与16块弧板在他们手中组对成一个电极壳。
“下一步转入自动化缝焊、冷却环节。”针对未来推行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话题,刘洋解释说,化工企业生产连贯性强,对电极壳质量要求高,人工焊接组装目的是提升电极壳强度。
安全帽、护目罩、皮围裙、防尘口罩、棉布手套,即便全副武装也不影响刘洋与搭档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会意。“全靠平时磨合出来的,流水线作业,环环相扣,哪一环节出错都会影响任务落实。”刘洋说,电极壳组对就是通过模具把筋板、弧板组装焊接起来。
把关
在刘洋下一道工序,葛伟手持角磨机溜边、找茬、打磨,现场火花闪烁,流光溢彩。“大伙都有电焊证,厂房里每个工序都能干。”完成二次加工、确认质量合格后,葛伟启动行车把电极壳吊运至成品区。“打磨是为了清除电焊留下的尖角,接触元件与电极壳接触不良易产生刺火现象,影响安全生产。”
“还有一名同事胡浩,负责用电动车把电极壳产品短倒至生产车间电石炉前。”这几天,受疫情影响,班组每天只有5人在生产。马晓冬一会在车床边下料,一会去冲压小筋板,把后勤补给全包了。他说,加工电极壳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一班下来马不停蹄,根本不觉得冷。
“现在执行操检合一,班组还兼顾厂房设备的维护保养、物资领用等。”班组里就数马晓东年龄最大,最小的李政帆23岁。
奉献
“组员虽然年轻,但平时工作起来让人放心。”陈登元表示,这个班组一直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特别是减员之后,他们一直在加班加点,为公司安全生产辛勤付出。
进入2022年,电石分公司电石日产量在2400T以上。产量的提升,意味着电极壳使用量增大,“焊武帝”们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在华塑股份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的新征程上奉献“星火电石”力量。
“一班下来,一个工作组至少要消耗两包焊条。电极壳组对的时候老是站着重复几个规定的动作,说不累是瞎话。”刘洋笑着说,电焊工属于特殊工种,年轻人多学点业务,为个人成长成才作铺垫。
“今后实现全自动作业后,一部分人留下来监控作业,另一部分将转战下一个岗位。”负责成品电极壳转运的胡浩坦言,有一技之长,到哪都不担心。
画面
离开加工厂房,回头再次打量这群“90后”的“焊武帝”,他们努力奋斗的样子似一个个手持宝剑的将士,在青春的沙场上挥舞自如,畅快淋漓。风驰电掣过后,一缕青烟掠过辉光弧线,袅然而起,那画面看起来是那么地美。
相关文章
- 03-15唐口煤业“最后一公里”吹响决胜战疫冲锋号
- 07-17双龙矿业供电安全管理刚规再筑“安全墙”
- 03-14巢湖市抓住防疫复工契机务实消费维权宣传
- 10-29童亭煤矿严抓薄弱环节安全管控
- 01-30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签约暨“创业高新”启
- 06-24祁南矿保运区开展迎七一暨“两学一做”学习专
- 02-27涡北选煤厂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 08-22任楼矿以精煤战略拓展效益提升“新空间”
- 11-13双龙矿业公司狠抓教育夯实廉政思想基础
- 06-18皖北煤电智能公司抓安全也要“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