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郎中”:中煤三建朝源煤矿安全矿长何海龙
时间:2025-07-03 23:5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李继峰
作者:李继峰 何海龙(右)检查一通三防标准化达标 清晨五点半,毛乌素沙漠的晨雾还未散尽,中煤三建朝源煤矿安全矿长何海龙已经装着他那标志性的桔黄色的工装走向井口。这个被工友们称为安全郎中的老安监,每天无早无晚,都喜欢在副井口转转,查查入井矿工的隐患,说说安全事,忙得是分身乏术。 知道怎么处理事故不算真本事,关键是要让事故根本没有发生的机会。
作者:李继峰

何海龙(右)检查一通三防标准化达标
清晨五点半,毛乌素沙漠的晨雾还未散尽,中煤三建朝源煤矿安全矿长何海龙已经装着他那标志性的桔黄色的工装走向井口。这个被工友们称为“安全郎中”的老安监,每天无早无晚,都喜欢在副井口转转,查查入井矿工的隐患,说说安全事,忙得是分身乏术。
“知道怎么处理事故不算真本事,关键是要让事故根本没有发生的机会。”这是何海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凭着这样的理念,这位被工友们亲切称为“安全郎中”,带领团队创造了朝源煤矿连续六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佳绩。

何海龙(右二)通过突击抽查杜绝饮酒者入井。
“望”诊:练就火眼金睛
在31105回风巷,何海龙正指导技术员乔鹏升使用新型矿用声波检测仪进行“闻诊”。“看这个波形,正常煤体声频波动范围应该在100Hz以内,现在检测到280Hz的异常频段,说明煤体内部存在离层风险。”乔鹏升边操作边解释。
这支由何海龙一手打造的隐患巡检队,已经建立了包含20余个特征波形的“声纹库”,使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惊人的92%。“何矿长教会我们,安全监测要像老中医看病一样,既要看表象,更要察本质。”乔鹏升说。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班,何海龙在巡查时发现31103工作面顶板有细微的“汗珠”——这是他对顶板渗水现象的独特称呼。经过仔细检查,果然发现该处顶板存在0.5米的离层隐患,随时可能发生冒顶事故。“要不是何矿长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在场的支护工张建军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何海龙(右三)和群监员通过视频对规范作业进行抽查
“闻”诊:数据会说话
何海龙常说:“设备虽然不会说话,但运行数据会报警。”他推行的“三级询证”制度,将传统的安全检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套制度要求每班必须严格执行“询问操作人员→核对运行日志→验证设备状态”的标准化流程。
今年3月,正是通过这套制度的严格执行,巡检队在交叉验证转载机运行数据时,及时发现链轮存在异常磨损情况,避免了一起可能造成2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设备事故。“何矿长总能在我们觉得‘没事’的时候发现问题。”电工班长周绍华感慨道。
在何海龙的电脑里,存储着五年来矿上每台关键设备的完整运行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他能够精准预判设备的“健康状态”,就像老中医通过脉象诊断病情一样准确。“设备和人一样,生病前都会有征兆,关键是要能及时发现这些征兆。”何海龙这样解释他的工作理念。

何海龙(左)对锚杆扭力进行考核验收
“问”诊:细节决定成败
何海龙的“问诊”功夫在矿上是出了名的。他总能在看似平常的对话中发现安全隐患的蛛丝马迹。“张磊,昨晚检修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王强,这台液压泵的声音是不是比平时大了些?”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井下各个作业面重复着。
去年雨季,他在变电所巡查时发现电缆沟盖板有轻微变形。虽然当时看起来问题不大,但他坚持立即组织更换。三天后的一场暴雨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原位置的盖板被证实已经锈蚀穿孔。“要不是何矿长坚持更换,雨水灌进去肯定会造成重大事故。”变电所电工刘鑫说。
“切”诊:开出精准“药方”
在何海龙的“移动急诊箱”里,有一本特殊的“处方笺”——隐患整改通知单。与普通的罚单不同,每张通知单都附有详细的“预防建议”。针对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的问题,他不仅要求每班检测压力,还创新性地设计了“双人互检”制度;对于巷道积水隐患,他制定了“三级排水预警机制”。
“何矿长开的不是简单的罚单,而是治标又治本的‘保健药方’。”运输队队长王敬说。去年,王队长因为矿车连接环检查不细致被记整改,何海龙非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送给他一个专业放大镜:“老王,用这个看得更清楚些。”如今这个放大镜已经成为运输队的“传家宝”,见证着何海龙独特的安全管理智慧。
防患于未然的“平安经”
清晨5点20分,天还没亮,何海龙已经站在班前会会议室门口。他特意比平时早到半小时,手里拿着崭新的酒精检测仪。
“老何,这么早就来‘坐诊’啊?”采煤三队班长赵虎打着哈欠走过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酒气。
何海龙没说话,只是把检测仪往前一递。赵虎脸色变了变,讪笑着说:“昨晚就喝了两杯啤酒...”
“别骗我,喝酒就是不能入井作业”何海龙翻开记录本,“老赵,你是老工人了,应该知道酒后下井的后果。今天先在井上醒醒酒,下午再补个安全学习。”
这一幕被陆续到来的工人们看在眼里。有几个昨晚喝过酒的,悄悄退到队伍最后面。何海龙看在眼里,走到队列前说:“昨天是个好日子,咱们矿实现安全生产六周年。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我们煤矿安监员和医生一样,最高明的不是抢险救灾,而是让事故根本没有发生的机会。”何海龙笑着说。这或许就是朝源煤矿能够创造安全管理奇迹的真正“秘方”。
相关文章
- 09-02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党委精心烹制红色“营养餐”
- 10-24红心永向党,安徽肥西县山南镇举办服装缝纫技
- 01-05保生态求质效 合肥市资源规划水平全面提升
- 07-24怀宁县举办“顶雪贡糕杯”乡村歌手大赛
- 12-04合肥市瑶海区“12345”送到村民家门口
- 02-03刘桥一矿巧施新年安全“五良招”
- 12-23第500万辆奇瑞汽车下线 乘用车中国品牌成就新纪
- 05-21东航直播间推出百张免费机票、3万份满减券等惊
- 03-31黑土地上开拓17年,转战江淮再奉献
- 02-09合肥市瑶海区留守儿童包饺子“过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