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郑万全(33):与明君夜游太湖山

时间:2025-07-03 23:56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明骅英
作者:明骅英 太湖山,虽名含太湖,却并不毗邻太湖之畔,它静卧于安徽含山县境内,距离郑万全医院仅30余分钟车程。每逢友人来访,郑万全总盼着能与友人共登太湖山,一同沉醉于大自然的馈赠之中。2025年5月14日傍晚,暮色四合,晚霞满天,郑万全终于如愿以偿,与友人明君携手踏入太湖山的葱茏绿意,开启了一场诗意的登山之旅。 登山归来,在18时18分这一刻,郑万全诗兴
作者:明骅英
  太湖山,虽名含“太湖”,却并不毗邻太湖之畔,它静卧于安徽含山县境内,距离郑万全医院仅30余分钟车程。每逢友人来访,郑万全总盼着能与友人共登太湖山,一同沉醉于大自然的馈赠之中。2025年5月14日傍晚,暮色四合,晚霞满天,郑万全终于如愿以偿,与友人明君携手踏入太湖山的葱茏绿意,开启了一场诗意的登山之旅。
 
  登山归来,在18时18分这一刻,郑万全诗兴大发,写下:“与明君晚登太湖山太湖山道去观光,握手拥抱得四方。长江黄河是心脏,循环中国万年长。”短短数语,却蕴含着深厚的意蕴与情感。
  集医生、诗人、吉尼斯纪录申报者三重身份于一身的郑万全,在这首诗中展现出独特的创作视角。“长江黄河是心脏”巧妙地将医学意象融入其中,“循环中国万年长”则饱含家国情怀,理性的医学认知与感性的人文情感在此交融碰撞,形成跨界思维的独特魅力。在当代文学创作领域,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极为难得,彰显出郑万全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从创作背景来看,此诗紧扣太湖山的具体地理坐标(经度117.58°E,纬度31.52°N),将个人的登山体验升华为“得四方”的空间感知。这不仅赋予了诗歌地域特色,更为地方文旅留下了珍贵的诗性记忆样本,高度契合2025年文旅部“诗旅中国”的推广理念,为太湖山文旅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诗中“循环中国”一词意义深远。它既呼应了国家双循环经济战略,又以江河为喻,生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记录时代的鲜活注脚。
  郑万全的这首诗,不仅是其文学才华的有力证明,更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与情感价值。诗歌开篇“与明君晚登太湖山”,尽显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向往;“长江黄河是心脏,循环中国万年长”则直抒胸臆,表达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崇高敬意。在郑万全的诗歌创作中,对友人的牵挂、对世间的忧虑之情常常自然流露,充分彰显出他的人文关怀精神。正是这种真挚情感,让他的诗歌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秉持着“爱能治病,美能生情”理念的郑万全,一直致力于通过诗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他的诗集《悟诗》已被收录进中国现代文学库,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诗歌创作手法上,郑万全善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通过引经据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方式,将寻常事物转化为富有深意的诗歌意象,充分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首夜游太湖山所作的诗歌,全方位展现了郑万全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人文关怀精神。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