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天瑞煤矿“一把手”沉浸式管理让痛点变通途

时间:2025-07-06 22:3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李继峰
作者:李继峰 王於增(中)带着员工对智能电控参数进行修改 移挪一个监测探头需要协调几个部门?运输车辆审批卡在哪里?一线反馈的问题多久能闭环?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问题,恰恰是煤矿现场管理的真实痛点。今年3月起,中煤三建天瑞煤矿开展的一把手体验式管理,让14名部门负责人带着《服务清单》走进百米井下现场,在煤尘与机械轰鸣中寻找管理最优解。 设备病历本
作者:李继峰

王於增(中)带着员工对智能电控参数进行修改
 
  “移挪一个监测探头需要协调几个部门?”“运输车辆审批卡在哪里?”“一线反馈的问题多久能闭环?”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问题,恰恰是煤矿现场管理的真实痛点。今年3月起,中煤三建天瑞煤矿开展的“一把手体验式”管理,让14名部门负责人带着《服务清单》走进百米井下现场,在煤尘与机械轰鸣中寻找管理最优解。
 
  “设备病历本”:让维修记录不再断档
 
  机电科科长王於增在跟班检修时发现,工人排查设备故障时常常“凭经验试”,因为维修记录分散在交接班本、电子台账甚至个人手机里。于是,机电科推出“设备病历本”——每台关键设备贴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完整维修履历,包括故障现象、处理方法和更换配件。
 
  “以前查一台采煤机的历史故障得翻半个月记录,现在‘扫一扫’,就像看病例一样清晰。”检修班组长孙登前说。这一举措让设备故障平均排查时间缩短40%,维修效率显著提升。

闫峥(中)和机电人员排查设备安装中的隐患
 
  “隐患随手拍”:安全监管从被动到主动
 
  “顶板锚杆外露超过规定值!”安检员老张用防爆手机拍下照片,上传至“隐患随手拍”平台。10分钟后,支护队整改完成的对比图就反馈到了系统里。
 
  安检部部长张崇喜在体验夜班巡查时深有感触:“过去安全隐患靠安检员‘人盯人’,现在全员都是‘移动监控点’。”该平台运行三个月,隐患整改率从82%提升至98%,更关键的是培养了“人人管安全”的意识。
 
  “移动课堂”:培训从会议室搬到作业面
 
  “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会怎样?”在采煤工作面,安全副总工程师张军指着正在动作的支架现场讲解。这种“设备旁边教、故障点上学”的培训方式,源自矿长闫峥发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综采队新工人王长录说:“在教室里听十遍,不如在现场摸一次。”今年以来,这种沉浸式培训已覆盖12个工种,岗位技能考核合格率提高25%。
 
  管理启示录:服务是最硬核的管理
 
  从设备管理到安全监管,从人员培训到流程优化,天瑞煤矿的实践揭示了一个道理:管理的难点,恰恰是服务的突破点。当干部们不再坐在办公室“等问题”,而是深入一线“找缺口”,那些曾经阻碍效率的“堵点”,就变成了提升管理效能的“通道和台阶”。
 
  正如矿长闫峥所说:“好的管理,不是让工人适应制度,而是让制度服务工人。”在这场视角转换中,天瑞煤矿收获的不仅是效率提升的数字,更是一种“服务型管理”的体系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