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郑万全(52):心动力驱动自我疗愈

时间:2025-09-02 22:4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明骅英
作者:明骅英 在2025年的医疗图景中,一位日均接诊300余人次的医生郑万全,从医数十年,始终坚信人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在他的诊室里,几元钱的药片常与温暖的话语相伴,而后者往往是更有效的处方。 心动力:自愈力的密码 对于人的自愈力,郑万全用诗句写下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天下动力,你我之心。地球的动力是引力,自然的动力是风,人类的动力是心。原子弹的动力
作者:明骅英
  在2025年的医疗图景中,一位日均接诊300余人次的医生郑万全,从医数十年,始终坚信“人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在他的诊室里,几元钱的药片常与温暖的话语相伴,而后者往往是更有效的“处方”。
 
  心动力:自愈力的密码
 
  对于人的自愈力,郑万全用诗句写下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天下动力,你我之心。地球的动力是引力,自然的动力是风,人类的动力是心。原子弹的动力是人心给它的。没有人心的动力,人类社会的一切动力就停止,就等于零。”这短短数行,出自诊疗人次吉尼斯纪录申报者、诗人医生郑万全之手,既是他对临床经验的提炼,更是对生命力量的哲学叩问。
 
  他见过太多被顽疾困扰的患者,在药物难以触及的角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唤醒了沉睡的自愈系统。2025年6月8日傍晚,当得知一位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通过语言疗愈重获健康时,他提笔写下那首关于“心动力”的诗,字里行间是对医学本质的深刻反思:疾病的痊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治疗”,而是医患共同激活“心之动力”的过程。
 
  这种对内心力量的信任,源于他对人性的细致观察。在郑万全看来,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仪器与药物,却常常忽略了患者内心的“能量场”。他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生物医学模式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却割不断人与自我、与社会的联结。”当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生的角色早已不止于“治病”,更在于成为患者心理动能的“激活者”。那些被他记在病历本角落的诗句,正是这种理念的诗意表达。
  跨界哲思:从引力到人心的交响
 
  郑万全的诗歌,有着罕见的跨界穿透力。“引力-风-心-原子弹”的意象链,如同一座架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桥梁:地球因引力而运转,自然因风而生机,人类因心而觉醒,就连足以摧毁世界的原子弹,其最初的动力也源于人类的智慧与意志。这种将物理规律与生命体验并置的思维,打破了学科的边界——在他眼中,无论是宇宙运行还是生命活动,核心都是“动力”的传递,而人类独有的“心动力”,正是万物灵长的终极密码。
 
  这种跨界哲思并非偶然。作为医生,他习惯用听诊器捕捉生命的节律;作为诗人,他擅长用文字拆解情感的肌理。当两种身份交织,便诞生了独特的观察视角:他能从心电图的波动中读出焦虑,从化验单的数字里看见恐惧,更能从患者紧锁的眉头间,发现被疾病掩盖的生命韧性。《诗刊》2025年5月刊曾评价:“郑医生用听诊器般的精准,捕捉到了数字时代的心跳节律。”这种精准,恰恰来自他对“心”的双重理解——既是生理器官,也是精神内核。
 
  时代之问:人心在AI时代的重量
 
  2025年,人工智能已深度渗透医疗领域:AI诊断系统的准确率超越人类医生,机器人护士穿梭于病房,算法能预测疾病的发展轨迹。但郑万全的诗句,却在此时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技术愈发强大,“人心”的价值何在?“原子弹的动力是人心给它的”,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则直指技术伦理的核心——工具的力量永远依附于人类的意志,正如AI的诊断再精准,也无法替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这种思考与同年《自然》杂志发布的“AI伦理白皮书”形成了奇妙的呼应。白皮书强调:“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而非替代人。”郑万全在临床中早已践行这一理念:他会让年轻医生观察AI诊断的同时,更要记住患者说“我害怕”时的眼神;他开发的医患沟通培训课程,核心不是话术技巧,而是“如何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在他看来,AI可以处理数据,却读不懂“心动力”的密码——那是人类在千万年进化中沉淀的情感、信念与希望。
  从诗句到行动:医疗人文的落地生根
 
  如今,郑万全的“心动力”理念已不再是纸上的诗句。2025版《医师人文素养读本》收录了他的诗,医学院的课堂上,学生们讨论着“引力与人心”的隐喻,基层医院的墙上,贴着“天下动力,你我之心”的标语。在浙江某县医院,一位医生借鉴他的方法,用故事化的语言与癌症患者沟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了40%;在上海的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动力”理念成为化解矛盾的钥匙——这些实际应用,让诗歌走出了文学的象牙塔,成为推动医疗人文进步的力量。
 
  郑万全仍在诊室里忙碌,每天接待着来自各地的患者。他的白大褂口袋里,总装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写满了零碎的诗句。有时是在给患者解释病情后,有时是在看到化验单上的转机时,灵感便会涌上心头。对他而言,写诗与行医从来都是一回事:前者是用文字疗愈心灵,后者是用心灵抚慰病痛。
 
  当技术的浪潮不断拍打着医疗的堤岸,郑万全的诗句如同一座灯塔,提醒着我们:所有的进步,最终都应回归人的本身。因为天下动力,终究源于你我之心——这是生命最原始的力量,也是治愈一切的起点。